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库顶板传料口及施工电梯预留洞施工方案)

车库顶板传料口及施工电梯预留洞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说明..........................................................................................2...三、编制依据..........................................................................................2...四、车库顶板洞口及后浇带留置位置..................................................3..五、回顶范围及设计.............................................................................3...六、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3..七、支撑架设..........................................................................................4...八、监督和检测要求.............................................................................7...九、安全保证措施.................................................................................8...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万科花溪大都会B1-B10 号楼及B1-B10号楼地下室2、工程地点:贵阳市花溪区田园中路西侧3、建设单位:贵阳万宏房地产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重庆两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深圳市建星项目管理顾问有限公司6、建筑概况:万科花溪大都会B1-B10号楼及B1-B10号楼地下室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田园中路西侧。

花溪大都会B1-B10号楼及B1-B10号楼地下室项目,B1-B5 号楼地下为二层地下车库,地上为27 层住宅;B6-B10号楼地下为一层车库,地上为27 层住宅。

序号项目内容总建筑面积为175330.49 ㎡1 建筑规模建筑层数功能:自住型商品房楼号业态楼层B1-B10 高层住宅27F/-1-27、结构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 基础类型桩基础、筏板型基础2 结构形式剪力墙、框架结构3 抗震设防烈度 6 度4 抗震等级二级5 钢筋原材HPB300、HRB400、HRB400(E)基础垫层C156 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底板、梁、地下墙体C35主体结构墙、柱、梁、板、C30~C45楼梯基础垫层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顶板抗渗等级为P6C25构造柱、枹框、圈梁、腰带、过梁二、编制说明为了保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进行预留传料口及施工电梯洞等,进行回顶加固措施。

三、编制依据1、本工程设计图纸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0-200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 年版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四、车库顶板洞口及后浇带留置位置车库顶板传料口、后浇带及施工电梯的洞口留置位置详附平面图。

五、回顶范围及设计为保证施工安全,按以下要求回顶:传料洞口:在传料洞口所在范围外扩2m 范围,地下室进行回顶,拆模时仅拆除模板,按支模时立杆间距900×900进行回顶。

后浇带:道路通过后浇带时按照第三章进行加固处理,后浇带处采用16#工字钢和20×1200×9000 钢板架设在后浇带上以便过车。

后浇带平行于道路,或在材料堆场范围内时,后浇带位置需按模板支撑架要求900×900 回顶。

施工电梯处:施工电梯处地下一层在施工电梯基础外扩两米范围内按地下室模板方案立杆间距900×900 回顶。

钢筋直条堆放区以及半成品堆放区地下室均按立杆间距600×900,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地300mm,最上端水平杆局支撑点距离不大于650mm。

架体外侧四周设置连续剪刀撑。

六、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一、材料准备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不小于 2.75mm的Q235钢材质的焊接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损伤者禁用。

立杆、纵向水平杆的钢管长度为3.5 ~6m或每根最大重最不超过25kg 为宜,钢管应全涂防锈漆。

扣件: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要接触良好。

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木枋:50×100 mm,支撑架体上端软接触均加顶托。

加强对使用材料的检查,检查钢管是否合格,是否变形,检查扣件是否松动,螺栓螺纹是否有损,检查钢管型号、质量等,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在本工程中使用,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扣件、钢管。

二、人员准备架体搭设操作必须由架工搭设,架工必须持证上岗。

搭设前必须由技术、安全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交底必须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同时进行,并且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

七、支撑架设支撑架搭设及拆除一、搭设范围按现场施工通道和材料堆放的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车道、钢筋原材、砖、砂石等材料和钢筋、木工制作房、半成品堆场放部位;(加固区域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若位置调整按调整后的区域加固)。

二、工艺流程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小小横杆→第三、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

三、构造要求1、杆件与扣件(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平杆、纵向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立杆上下交叉使用顶托抵紧上部梁板。

(2)杆件之间的斜交节点采用旋转扣件。

对于平杆、立杆、斜杆交汇的节点,其旋转扣件轴心距平立杆交汇点应≤150mm。

(3)杆件接长采用对接扣件。

立杆的对接,错开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步内,错开距离≥500mm,立杆接头与中心接点之间不大于600mm。

2、搭设要求(1)脚手架构架所有立杆纵距,立杆排距均为900mm×900mm;立杆步距为1500mm,实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

地面200mm高为第一道横杆( 扫地杆) 。

(2)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横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证上、下层的立杆同心。

钢管立杆顶部应采可调节U 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U型托上部增设5×10 木方以分散上部荷载。

(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在竖向须沿长度连续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交角在45°~60°之间,跨越立杆的根数在5~7 根之间,剪刀撑应在纵向整个长度和连续布置,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可靠连接,即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部分上,这样可以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弯。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 1 米,设置3 个旋转扣件,旋转扣件距管头100mm以上。

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梁高强顶托50*100木枋Φ48钢管剪刀撑扫地杆砼结构面钢管加固支撑示意图3、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拧紧扭力距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第八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一、支撑架的使用1、支撑架搭设完,应经业主、监理、施工方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支撑架使用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扣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动,脚手架是否变形,并做详细书面记录。

3、严禁随意拆除支撑架杆件和进行危及架子的作业。

二、支撑架的保养1、检查扣件是否有松动的同时,应对扣件的旋转面及螺丝丝口上油一次。

2、每天检查一次架体的变形情况,架体是否固定牢靠,发现问题及时加固修复。

三、支撑架的拆除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2、架体拆除时应分划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3、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软底鞋。

4、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剪刀撑、斜撑、后拆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需分段拆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