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专利申请、审查与授权的实质条件
第十二章 专利申请、审查与授权的实质条件
(四)本国优先权
无论是要求获得国外优先权还是国内优先权,申请人都应 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3个月内提交第一 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 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第二节 专利申请文件
一、书面原则
书面原则是指申请人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专利申请并办理 各种手续。
《专利法》第47条第2款中规定:宣告专利 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 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 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 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 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 溯力。
需要注意的是:“无追溯力”原则的前提 是原专利权人没有过错,以及专利实施许 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的被许可人和受 让人已经从原专利中获得了利Hale Waihona Puke ,或者对 专利侵权人并无明显不公。
第四节 专利审查
一、专利审查概述
形式审查制是指对专利申请只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即只审 查申请是否履行了法定手续、申请文件是否齐全以及主题 是否属于专利法的保护对象等。
实质审查制则要对申请是否符合专利实质条件进行审查。
二、发明专利的审查程序
(一)初步审查 (二)早期公开 (三)实质审查 (四)授权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单一性原则也有例外。《专利法》第 31条规定: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种产品所使 用的一项外观设计。但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 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三、申请的分案
申请的分案指在专利申请中含有两项以上的发明、实用新 型或者外观设计,而申请人将其中一部分发明、实用新型 或者外观设计从原先的申请中分割出来,另行提出申请。 分案大多是因为一个申请中包含的两项以上发明、实用新 型或者外观设计不符合单一性的要求,为了获得专利权而 必须分案申请。申请人也可以主动进行分案。分案之后的 申请是独立于原申请之外的另一个申请。因此,即使原申 请被撤回、放弃、驳回或者被宣告无效,对分案申请也不 会发生任何影响。但分案申请可以享有原申请的申请日, 如果原专利申请享有优先权的,对分案申请可以保留优先 权日。
需要注意的是:第三次修改后的《专利法》 第47条并未规定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 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 行的“裁定”不具有追溯力。
第三节 单一性原则和申请的分案
一、单一性原则的概念
“单一性原则”又被称为“申请主题单一性原则”,是指 一件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创造或设计。如果希望就 两个或两个以上发明创造或外观设计获得专利权,申请人 必须提出相应数量的申请,而不能在一件专利申请中提出。
二、单一性原则的例外
如果两个以上的发明创造之间密切相关,以至于将其放在 一个专利申请中更便于审查和检索时,《专利法》允许将 这些发明创造放在一个专利申请中提出。
第十二章 专利申请、审查与 授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 专利申请日
一、先申请原则与专利申请日
我国《专利法》采取“先申请原则”,即两个以上的申请 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 请的人。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当面递交专利申请文件 的,以递交日为申请日。以邮寄方式申请的,以寄出的邮 戳日为递交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出证明 外,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日为申请日。
二、外观设计授权的实质条件
(一)新颖性
2008年修改《专利法》时,对外观设计新颖性的要求有 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法》没有为外观设计规定“不丧失 新颖性的公开”。
(二)具备区别于现有设计的特征 (三)不与他人在先合法权利相冲突
第七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根据《专利法》第45条和第46条的规定,自公告授予专利 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 专利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 权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应进行 审查并作出决定。如果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了宣告专利权 无效的决定,应当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和公告。如果专 利权人对于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不服, 或者申请人对于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 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 院起诉,法院应当通知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 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对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 当事人不服的,还可以上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 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被宣告无效的专 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2. 判断创造性的标准
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的技术而言,《专利法》要求其具 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三)实用性
1. 实用性的概念
实用性是指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者使用, 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2. 判断实用性的标准
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具有实用性,应当看其能否在 产业上制造或使用并解决技术问题,以及能否达到积极和 有益的效果。所谓“在产业上制造或使用”是指发明或实 用新型能够具有通过产业中的标准化模式被稳定地再现。
第五节 复审
对于在初步审查或实质审查后驳回申请的决定, 申请人应当获得救济的机会。根据《专利法》第 41条的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复审委员 会。专利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申请的决 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专 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对于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不服的,专利申请人可 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需 要注意的是,2001年修改《专利法》之前,对于 专利复审委员会关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 请的复审决定,申请人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优先权
(一)外国优先权的概念
(二)享有外国优先权的条件
申请人必须是前述有资格在我国申请专利权的人。 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外国申请必须是正规申请。 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外国申请必须是申请人就同一主题
提出的第一个申请。
(三)外国优先权的效力
享有外国优先权则意味着在外国的首次申请日,即优先权 日被视为在中国的申请日。这样,判断该申请在中国的新 颖性和创造性都只能以外国优先权日为准。
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审查程序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对国民经济或技术进步的作用远较发 明要小,因此,多数国家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并不进行 实质审查。我国也是如此。
《专利法》第61条第2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 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 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 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 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 权纠纷的证据。
第六节 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一)新颖性
1. 新颖性的概念 2. 判断新颖性的标准
出版物公开 使用公开 其他方式的公开 抵触申请
3.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
(二) 创造性
1. 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的概念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是不同的。对于发明而 言,创造性是指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 点和显著的进步。对于实用新型而言,创造性是指实用新 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二、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的 文件
(一)请求书 (二)说明书及其摘要 《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三)权利要求书 (四)对遗传资源来源的说明
三、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当提交的文件
(一)请求书 (二)外观设计图片或者照片 (三)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