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五四运动
【知识管理】
知识点1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誓死力争,还我”“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2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端。
【基础过关】
知识点1五四运动的爆发
1.“为雪心头恨,而今作禁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如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件的原始资料(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中共一大
D.遵义会议
知识点2五四运动的扩大
3.“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 )
A.学生B.商人
C.工人D.市民
4.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青年学生
5.“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
”据此电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知识点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6.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
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能力提升】
8.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9.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
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
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情况?根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是什么?
(3)材料三说“这次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指什么方式?
(4)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直击中考】
11.(烟台中考)《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2.(湘西中考)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第13课五四运动
知识管理
山东1919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青岛曹汝霖工人阶级上海曹汝霖反帝斗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
基础过关
1.A
2.A
3.B
4.B
5.D
6.C
7.D
能力提升
8.C 9.C
10.答案:(1)五四运动。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从以学生为主体向以工人为主体转变。
(3)和平请愿、示威游行、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
(写出2点即可)(4)学习他们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爱国精神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直击中考
11.D 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