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井通井技术总结.ppt

固井通井技术总结.ppt


二、通井前井眼准备
通井前应进行通井技术交底,并制定详细通井技术措施,严防 通井作业中卡钻。对全井复杂井段、重点井段充分做好井眼准备工 作,对起下钻过程中的摩阻大小应分井段记录好相关数据,所有通 井作业都必须注意摩阻变化,严格区分和掌握摩阻与遇阻吨位,不 能猛提猛放,严防阻卡,确保通井安全;每次通井在重点及复杂井 段若不能顺利通过,则进行划眼并反复多次上下提放钻柱,以修整 井壁、破除台肩、消除井壁阻点,最终实现井眼光滑、通畅、无沉 砂、无阻卡等的目的。对出入井的所有通井工具应丈量和记录好其 尺寸。最后一次通井到底后,充分循环将井底岩屑和沉砂彻底携带 干净。
理局的固井管理规定内容。它最初在罗家寨的固井中首次提出。 1
444.5
339.7
Ф444.5mm钻头+Ф254.0mm钻铤1根 +Ф400mm扶正器1只+Ф254.0mm钻铤 2根+原钻具组合
Ф444.5mm钻头+Ф254.0mm钻铤1根+Ф400mm 扶正器1只+Ф254.0mm钻铤1根+Ф390~ 400mm扶正器1只+Ф254.0mm钻铤1根 +Ф390~400mm扶正器1只+原钻具组合
一、通井目的
通井的主要目的是扩划井壁、破除台肩、消除井壁阻点。通井钻 具结构应充分考虑所钻井井眼轨迹和入井管柱的特殊性,通过计算 下部钻柱和入井套管的刚性,对比分析其尺寸、刚性和长度因素, 模拟套管刚度通井,综合考虑该井的井眼准备情况,设计通井钻具 结构进行通井作业。通井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保证: 1、套管下至设计井深 2、扶正器的加入
3
215.9
177.8
Ф215.9mm钻头+双母接头+回压凡尔 +Ф165.1mm钻铤1根+Ф210mm扶正器 1只+Ф165.1mm钻铤5根+原钻具组合
Ф215.9mm钻头+双母接头+回压凡尔 +Ф165.1mm钻铤1根+Ф210mm正器1只 +Ф165.1mm钻铤1根+Ф200~210mm扶正器1 只+Ф165.1mm钻铤1根+Ф200~210mm扶正器 1只+Ф165.1mm钻铤3根+原钻具组合
四、川渝地区通井技术
通井技术措施---通井钻具组合
序号川渝井(眼m地尺m)区寸 通套(井管m尺m技)寸术的发展,第主一要次 是针对通井无规范性的第二文次件和 相应的技术标准,结合实践经验发展而来的,现已成为四川石油管
Ф152.4mm钻头+双母接头+ 回压凡尔+
理局的固井管理规定内容。它最初在罗家寨的固井中首次提出。 4
152.4mm 148/145
127 141.3 148/145
汇报提纲
一、通井目的 二、通井前井眼准备 三、通井管柱设计 四、川渝地区通井技术
四、川渝地区通井技术
通井技术措施---加入刚性扶正器尺寸规范
1. 对于311.2mm井眼下入244.5mm套管重合段使用普通刚扶Φ外 径308mm;裸眼井段使用螺旋刚扶Φ外径295mm或Φ外径 300mm。
三、通井管柱设计
常见套管接箍外径
井眼 mm
通井扶正正器 mm
套管尺寸 mm
接箍外径 mm
套管扶正正器 mm
444.5mm 400
339.725 365.1 400
311.2mm 300/290 244.475
269.9 300/290
215.9mm 210/208
177.8 194.5 210/208
固井通井技术
汇报人:李炜 塔中油气开发部
汇报提纲
一、通井目的 二、通井前井眼准备 三、通井管柱设计 四、川渝地区通井技术
一、通井目的
为解决深井、超深井在实钻过程中由于井眼轨迹不规则、盐膏底 层缩径,斜井段下套管作业的实际难题。在调研下套管方法的基础 上,结合川渝地区深井、超深井的特点,建立了井眼、套管相容性 模型,总结出通井下套管模拟步骤,确定出与套管柱刚度相当的通 井管柱结构。模拟下套管通井技术在川渝地区成功运用,为深井、 超深井通井下套管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2
311.1
244.5
Ф311.1mm钻头+Ф228.6mm钻铤1根 +Ф300mm扶正器1只+Ф228.6mm钻铤 2根+原钻具组合
Ф311.1mm钻头+Ф228.6mm钻铤1根+Ф300mm 扶正器1只+Ф228.6mm钻铤1根+Ф290~ 300mm扶正器1只+Ф228.6mm钻铤1根 +Ф290~300mm扶正器1只+原钻具组合
2. 对于215.9mm井眼下入177.8mm套管重合段使用普通刚扶Φ外 径210mm;裸眼井段使用螺旋腰鼓形刚扶Φ外径208 mm或Φ外 径210mm。
四、川渝地区通井技术
通井技术措施---通井钻具组合 序号川渝井(眼m地尺m)区寸 通套(井管m尺m技)寸术的发展,第主一要次 是针对通井无规范性的第二文次件和 相应的技术标准,结合实践经验发展而来的,现已成为四川石油管
汇报提纲
一、通井目的 二、通井前井眼准备 三、通井管柱设计 四、川渝地区通井技术
三、通井管柱设计
通井钻具结构主要是增大下部钻柱刚性,钻头之上增加大尺寸钻 铤并加入相应外径较大的扶正器(扩大器),以大幅增大钻柱刚性, 提供与井壁多个切点,并用扶正器代替套管接箍进行通井作业。
套管与钻铤刚度对比:

D钻铤 4 D套管4
汇报提纲
一、通井目的 二、通井前井眼准备 三、通井管柱设计 四、川渝地区通井技术
二、通井前井眼准备
充分有效地做好井眼准备工作,是确保套管成功下 至设计井深的关键。充分了解和掌握所钻井实钻第一手 资料,认真分析井身质量、井眼轨迹特点和实钻钻具组 合结构特点,并针对下入套管的尺寸和刚性特点,制定 科学合理的通井钻具结构是充分有效地做好井眼准备工 作的前提条件。
d钻铤4 d套管4
式中:
D钻:钻铤外径;cm D套:套管外径;cm d钻:钻铤内径;cm d套:套管内径;cm
如:
m
120 127
4 4
57.154 108 .64
1.62
m>1说明钻铤的刚度大于套管刚度,套管在井下比钻铤更柔软,因此套
管应能下至预定位置(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
三、通井管柱设计
152.4
Ф152.4mm钻头+双母接头+ 回压凡尔 Ф121mm钻铤1根或88.9mm加重钻杆1根
127
+ Ф121mm钻铤1根或88.9mm加重钻 +Ф148mm或145mm扶正器1只+Ф121mm钻铤 杆1根+Ф148mm或145mm扶正器1只 1根或88.9mm加重钻杆1根+ Ф148mm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