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

高考物理最新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氢原子能级关系如图,下列是有关氢原子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C.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D.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51eV2.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

若光的波长约为6×10-7m,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取hc=2×10-25J·m,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光电管K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B.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C.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D.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可能会减小3.下表是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得到的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和入射光的频率ν的几组数据.U c/V0.5410.6370.7140.809 0.878ν/1014Hz 5.644 5.888 6.098 6.303 6.501由以上数据应用Execl描点连线,可得直线方程,如图所示.则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A .3.5×1014HzB .4.3×1014HzC .5.5×1014HzD .6.0×1014Hz 4.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氢原子中的电子从n=5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a 光,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可产生b 光,a 、b 光照射到逸出功为2. 29eV 的金属钠表面均可产生光电效应,则( )A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B .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C .a 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0.57k E eV =D .b 光照射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0.34kE eV =5.用一定频率的入射光照射锌板来研究光电效应,如图,则A .任意光照射锌板都有光电子逸出B.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越多C.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D.若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频率越高,光电子的初动能越大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普朗克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最早发现了电子B.玻尔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C.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的核式结构模型7.19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使得光电效应现象得以完美解释,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入射光照射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C.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D.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增大入射光频率,金属在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增大8.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D.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9.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用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会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图(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图(丙):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图(丁):原有50个氡核,经过一个半衰期的时间,一定还剩余25个10.用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A.a光的频率一定小于b光的频率B.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C.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D.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11.用单个光子能量为5.6eV的一束光照射图示的光电管阴极K,闭合开关S,将滑片P 从右向左滑动,发现电流表示数不断减小,当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已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6eV,则()A.U=2.6V B.U=3.0V C.U=5.6V D.U=8.2V12.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频率的光。

用这三种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发生了光电效应,则关于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图象,以及这三种频率的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大小关系,下列四个图象中描绘正确的是A.B.C .D .13.图甲为氢原子部分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

用辐射出的光照射图乙光电管的阴极K ,已知阴极K 为金属钨,其逸出功为4.54eV ,则()A .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6种B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21eVC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D .如果将电源正、负极反接,电路中不可能有光电流产生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康普顿在研究X 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光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为波动说提供了依据B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荷质比,从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C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揭开了原子核组成的神秘面纱,开创了人类认识原子核的新纪元D .伽利略发现了单摆具有等时性,并提出了单摆的周期性公式2g L T π= 15.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6.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光电管就是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一种光电器件,把光电管连入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描绘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刚好不发生光电效应时的电压是遏止电压B .当电路断开时,若入射光的频率为1ν,则电压表示数为1UC .K 极的逸出功为21hv eU -D .普朗克常量为112eU νν- 17.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A .若仅增大光照强度,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B .若仅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C .若仅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D .若仅将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18.如图是原子物理史上几个著名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中间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C.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遏止电压和光的强度有关D.铀235只要俘获中子就能进行链式反应19.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的电路如图所示,加正向电压时,图中光电管的A极接电源正极,K极接电源负极时,加反向电压时,反之.当有光照射K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极中有无光电子射出与入射光频率无关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C.只有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才会有光电流D.光电管加正向电压越大,光电流强度一定越大20.图甲为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保持光的颜色和光照强度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对调电源正负极,得到电流表的示数I随电压表的示数U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B.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零C.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时,I-U图像的纵截距0I会增大D.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时,I-U图像的横截距U c会增大21.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则这两种光()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b光的光子能量小C.a光的频率小D.用a光照射产生的光电流一定大22.用a.b.c.d表示4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d 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分别可能是( ) 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23.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极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同样频率为v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A.U=hve-weB.U=2hve-weC.U=2hv-W D.U=5hv2e-we2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光子说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不仅有能量还具有动量C.是聚变反应D.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高能级从低能级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A.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33C 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错误;B.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2-E1=10.2eV,则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正确;C.因10.3eV不等于基态与n=2能级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2能级,选项C错误;D.氢原子从n=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E′=E3-E1=(-1.51)-(-13.6)=12.09eV,选项D错误;故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