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我国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发展
• 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由整机厂研制RF连接器; • 六十年代组建专业工厂,开始了专业化生产; • 一九七二年国家组织集中设计,使国产的RF连
接器是自成体系,只能在国内使用,产品标准 水平低,且不能与国际通用产品对接互换; • 八十年代起开始采用国际标准,根据IEC169和 MIL-C-39012,颁布了GB11313和GJB681,使射 频同轴连接器的生产和使用逐步与国际接轨; •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通用RF连接器的整体 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但精密连接器的设计与 生产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IEC标准 • IEC标准是指导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
因此很少被直接引用;值得一提的是德 国在某些专用新型连接器方面也有一些 优势,例如:DIN47223 7/16(L29) 系 列、DIN47297 SAA系列 DIN41626、 DSA系列,这些系列产品在通信领域应用 较广泛,德国的标准和产品已得到全世 界认可,但美国尚无这些标准出现。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二、射频连接器的标准体系
美军标 •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用型RF连接器制
造和消费国,其技术水平也是一流的, 因此美国军用标准MIL-C-39012被认为是 RF连接器的最高标准。 • 其它先进国家的标准有德国DIN、英国BS、 日本JIS和IEC标准等。这些国家或国际 标准大都是参照或等同美军标制订的, 有些国家或公司甚至直接应用美军标。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3) 按功能分为: 通用型(2级) 精密型(0级、1级) 专用型(耐辐照、耐高压、防水等) 多功能型 (含有滤波、调相位、混频、 衰减、检波、限幅等)
4) 按尺寸大小分为: 标准型 (N、UHF、C…) 小型 (BNC、TNC…) 超小型 (SMA、SMB、SMC、MCX、BMA、SAA…) 微型 (SSMA、SSMB、MMCX…)
射频同轴连接器 技术简介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目录
一、射频连接器发展概况 二、射频连接器的标准体系 三、射频连接器基本概念及技术特点 四、射频连接器主要技术指标 五、常用射频连接器介绍 六、射频连接器的选择与使用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射频连接器发展概况
• 1939年出现的UHF连接器是最早的RF连接器; •展二,战期间,随着雷达、电台和微波通信的发
光纤( fribre optic)四大类。频率范围如下:
Audio——20KHz 以下
Vidio——30MHz~500MHz 以下
Radio——500MHz~300GHz
Fibre——167THz~375THz
其中应用
在Radio波段的连接器称作RF连接器。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工程中常用的波段划分如下(单位GHz):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3、接触电阻 RF连接器的接触电阻是指接触点的电阻一
般在毫欧级,数值应尽量小。它主要考核接触 件的机械性能,测量时应去除体电阻、焊点电 阻的影响。 4、绝缘电阻
主要考核介质材料特性、结构设计优劣及 装配过程中零件表面是否清洁。绝缘性能差会 产生漏电流,轻则产生噪声,严重时无法有效 传输信号。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四、射频连接器主要指标
(一)电气方面 1、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Zo)是RF连接器十 分重要的基本参数,它直接影响电压驻波比、 工作频带、插入损耗等指标 。特性阻抗计算 公式:
2、工作频带设计 RF连接器的工作模式是 TEM波,其下限截止频率为零;H11模的截止频 率就是同轴线的上限工作频率。公式为:
L 0.39~1.55 S 1.55 ~ 3.90 C 3.90 ~ 6.20 X 6.20 ~ 10.9 K 10.9 ~ 36.0 Q 36.0 ~ 46.0 V 46.0 ~ 56.0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3、RF连接器的分类 1) 按端接方式分为 连接器 MIL-C-39012 (GJB681) 转接器 MIL-A-55339 (GJB680) 微带与带状线MIL-C-83517 (GJB976) 2) 按连接方式分为: 卡口式(内卡口、外卡口) 螺纹式(右旋螺纹、左旋螺纹) 推入式(直插式、带止动式、自锁式)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我国现行标准 • 我国现行通用 RF 同轴连接器标准分两
部分,一部分是军用标准(GJB681、 GJB680、GJB976及其详细规范)。另一 部分是民用产品标准,按IEC169-1制定 的GB11313。 • 不论是国军标还是国标,基本上都是照 搬国外先进标准制订的,主要指标不折 不扣搬过来,因此,可以说我们现行标 准与国际接轨,且指标和技术水平与国 际先进水平同步。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三、射频连接器基本概念及技术特点
1、RF连接器的定义 通常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 为实现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
一体化产品。简单地讲它主要起桥梁作用。
2、连接器的分类
连接器种类繁多, 根据技术特性的不同, 按频率划
分为音频(Audio) 、视频( Vidio)、射频(Radio)、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5、介质耐压 介质耐压考核的对象与绝缘电阻差不多,
但介质耐压一旦不合格,危害性很大,它可以 使连接器或整机系统直接发热或烧毁。所以介 质耐压指标不过关是RF连接器的致命缺陷。 6、射频高电位耐压
一般测试频率为5~7.5MHz,而不是介质 耐压的50Hz,在这一频率时介质承受电压能力 是不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连接器耐受高 频电压的能力。
产生了N、C、BNC、TNC等中型系列; • 1958年后,随着整机设备的小型化,出现了
SMA、SMB、SMC等小型化产品; • 1964年制定了美国军用标准MIL-C-39012《射
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 • 七十年代末,毫米波连接器出现; • 九十年代初,HP公司推出频率高达110GHz的
1.0mm连接器,并用于其仪器设备中; •大九十年代出现表射现频同贴轴连装接器射技术频简介同轴连接器,并
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简介
7、电晕电平
进行这项试验,是为了考核连接器在低气 压条件下耐受空气电离产生电晕的能力。因为 电晕引起持续的放电,会导致连接器破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