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对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摘要在弗洛伊德等人对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阐述的影响下,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充满了对命运、人类生命的关注。
而超现实主义作为西方现代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值得我们去探讨它的精神层面。
本文主要阐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以及它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并对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阐明,从超现实主义画派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的是莫名其妙的、极其真实的“荒诞”,是精神世界的内容。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潜意识弗洛伊德精神世界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超现主义(surrealism)作为西方现代艺术中横跨门类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艺术流派之一,它包括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几乎所有的文艺领域,尤其以造型艺术所受的影响最深。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追求极端的非理性,执着于对幻想的描绘。
超现实主义画派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当时的战争背景、达达主义与其他一些画派、西方哲学思想关于非理性的认识,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密切相关的。
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及其对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65-1939),是现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精神分析学发端于1895年由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著出版的《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一书,至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释梦》一书而开始建立”,是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
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在弗洛伊德主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石和核心。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后来又进一步分为本我(it)、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种:代表本能冲动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原始冲动的、前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它的任务是在最合适的时机让“本我”得到最大的满足,代表着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包括感性、意志和思想等精神活动,是属于理性的认识部分。
而潜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是潜伏在人的心理深处的、人们意识不到的、在正常情况下也体验不到的一种精神活动,属于非理性的。
前意识是意识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属于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前意识和意识共同构成了意识的岛屿,是人类精神非常有限的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相对于潜意识而言,意识仅是无意识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
”在由人类文明伦理道德和法制习俗制约的社会中,人的原欲和冲动是不能任意流泻的,而是被压抑或排斥,它只能借助合法的渠道来宣泄,以此得到满足。
所以,“本我”经常被前者压抑并隐藏在潜意识之中。
弗洛伊德将其对潜意识的发现告诉世人:“人的心理底层存在着不为理性、道德所容纳的本能与欲求。
这些潜在的力量才是个体生命最实在的‘本我’。
其中最强烈的就是性欲。
而人内心的‘本我’,实际上是支配人类行为与思想的最根本原动力。
虽然它受到现实规范的压抑,但常以梦的方式表现出来。
梦就是潜意识‘化装’的满足,代表着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由此可以看出,弗洛伊德主张“本我”不应该压抑,应该为它寻找可行的发泄方式,梦为人类找到了释放本我的出口。
而艺术创作和梦一样,是潜意识的“本我”超越现实逻辑和规范的升华表现。
2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对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画家也着力描绘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性欲望”。
在寻找精神病人的病因时,弗洛伊德突然发现,性冲动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无法畅通地实现,是精神失常者的病源。
性力是构成潜意识的最主要内容。
因此,他在精神分析学中大谈特谈“性”的压抑和发泄问题,并以很多艺术家及其创作为论证的论据。
他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的专著中,联系画家生平及其名画《岩间圣母》论证说:在达芬奇身上,一方面是那些相当特别压抑的本能;另一方面是升华本能的非凡能力。
这就是说,在画家那里,性欲的原始本能已经升华为艺术创作的冲动,并以白日梦的无意识方式使欲流在合乎社会规范的绘画创作中得到宣泄与满足。
另外,他在医疗实践中找到了性具与事物的对应关系,比如:锤子、雨伞、木棍、步枪等工具,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房间、炉子、出轨、箱子等中空的用具则是女性性器的代表。
而超现实主义画家则力图在绘画中表现弗洛伊德所启示的内容。
信奉弗洛伊德学说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十分注重梦境景象的描绘。
在他们看来,人在潜意识中所期待的东西在梦中同样能得到,生活中碰到的基本问题在梦中一样可以解决。
拿人的原欲来说,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道德规范的限制,只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才能释放。
在梦境中则不受法律、道德的约束,不受理性和逻辑的制约。
梦的本质就是满足被压抑的各种原欲。
布列东的断言传达了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心声:“梦境和现实这两种状态似若互不相干,我却相信这两者必会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绝对的现实,亦即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画派所表现的梦境,不仅十分强调梦境的重要性,还大胆地把逻辑上毫无联系的物象加以谕示性的组合,以创造梦境所特有的怪异趣味。
超现实主义画家在创作时,善于从不同性质的物体中分离出某些部分,并丧失其特定的功能性,然后再将这些在逻辑上并没有必然联系的部分,加以寓意性的并列或组合,造成只有在梦境中才会出现的物体现象,从而引发出隐晦的、潜意识的联想。
如玛格丽特《红模特儿》大胆地运用奇特的创作性想象,从人体中分解出脚的各种表象,又从鞋中分解出鞋子的象征表象,并将二者毫无逻辑的部分对撞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梦境中的现实。
因此,超现实主义画家们把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潜意识领域、梦境幻觉、本能作为创作的源泉,即艺术是用一种“非逻辑性”来调剂现实,这种“无意识”、“非理性”、“非逻辑性”是一种扑朔迷离的境界或梦中“升华”而来的。
在他们看来,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超越的现实”。
三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达利及其作品1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 dali,1904-1989)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中影响最为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
1921年,达利进入美术学校学习,遵从学院派的训练,对19世纪学院派和浪漫主义者极为敬仰,并且在现代绘画中发现了借里柯、卡拉和意大利的形而上学派。
而对他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与他本身的个性有关。
他的个性含有妄想症,又称偏执狂,偏执狂会把某一客体看成这一客体的幻觉。
所以在达利的绘画作品中,女人的头会变成煎鸡蛋、狮子的头等等。
由这些离奇怪诞的幻觉衍化出的许多夸张、变形、肢解和错位的形象,几乎都是潜意识本能冲动和欲望受压抑和折磨的暗示和化身。
他将自己的创作方式称为“偏执狂批判法”,它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和新“自动书写”的延伸。
自超现实主义运动于1924年发端以来,它的特点便在于把自动作用和偶然性的发现作为对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贡献。
而达利的到来,使超现实主义具有了新的内容,“既要是产生于梦幻状态的无意识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就必须以完全有意识的方式来表达它们。
如果说超现实主义画派前期主要人物恩斯特的‘自动精神’是被动的话,则达利对此提倡的是积极能动的方法。
”他的这种偏执狂批判法不是机械的自动书写,他并不是在潜意识中消极地等待结果,而是要求自己积极地激发潜意识下的创作本能。
虽然他的作品是以幻想或梦境为基础,但在作画过程中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利用学院主义或古典主义的手法描绘潜意识中变形、荒谬的现实生活。
他在作画之前往往会精心地打稿,他就是以他的“偏执狂批判法”来创造出画中的幻想世界,从而达到幻想的影像与现实世界的结合。
在他所描绘的谜一般的意象中,他总是把平平常常的物象描绘得像非理性的,或者是扭曲变形的,或者是怪诞的样子;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把这些物象加以精细的描绘。
从他的一些系列画作《记忆的永恒》、《威廉·泰尔的晚年》、《以玫瑰花为头颅的妇女》等,我们不难看出,达利是以假乱真的非常细腻的描绘方法来完成他的画作的。
2 达利作品分析在《威廉·泰尔的晚年》这幅画中,达利的画面上出现了作为男人的欲望和恐怖的象征——狮子的形象。
画面中一头巨大的狮子从画外投影在画内的布幕上,令人产生一种不安的情绪。
这幅作品的画面上如同搭了一个舞台,布幕后面露出三对男女的上身,中间的是泰尔和他的女儿,正扮演着一场被抑制的爱情之举;布幕上的狮子阴影是暗示不安的男性欲望;右边岩石边的藤本植物是象征男女爱恋的纠葛。
在达利这里,威廉·泰尔的传说被篡改成为残缺不全的乱伦罪。
这是达利早期表现弗洛伊德涵义的画作。
1931年,达利创作的《记忆的永恒》是达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典型地体现了他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在这幅画中,达利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
画面看似真实,而又如此地不合情理。
远山、峭壁、达利肖像的变体以及软绵绵的钟表被不可思议地安排在同一个空间内,这些物体的并置有悖现实与现实中的景象,显示出一种充满荒诞色彩的梦境色彩。
而达利把固体的钟表表现成为一种如同奶酪柔软的东西,目的就是要撕掉理性蒙在现实上的种种面纱,努力表现面纱之下正在糜烂的软性世界。
画中以风景为衬托,软瘫的像蜡一样的钟表仿佛正在溶化,它们被跨在树枝上、落在不知名的方形体积上、搭在胚芽状的物体上。
达利利用这种不正常的极度夸张的形状来表现这些软绵绵的中标,让人不禁联想到柔软、糜烂、坍塌,挖掘出人类心灵深处隐秘的东西,也许他想揭穿资本主义内核中腐朽表面的本质,揭示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痛苦时代,人们对金钱、欲望的心理渴望的极度肮脏,如“软表”代表着人类肉体和精神的阳萎。
达利也许是洞见了人类这种精神的坍塌,所以他创造性地获得了这样一个符号,而正是这个符号,他深刻地揶揄了人类意识深处的某种灵魂的腐败,“而那些好像在挂表上蠕动的蚂蚁似的小虫大概也是‘性’的暗示。
”达利这幅作品以逼真的描绘,创造出一种过激的超现实梦境。
这幅画习惯性地被人们称为《软表》,那些不可思议的软化流淌的软表,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超越现实的潜意识的一种可见形象的同义词。
达利于1931-1933年创作了《柔软的钟表》、1979年创作了《欲望的延伸》等,软化的钟表基本上是伴随了他一生的创作主体。
四结语总之,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学说对超现实主义运动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画家已经把潜意识看作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并把表现潜意识内容当作是绘画创作的根本目的。
这样,艺术家的创作开始由意识层次转入到潜意识层次,开辟了以人的本能冲动、梦境内容和幻境视像为主的艺术表现,突破了传统绘画仅以潜意识的社会生活为描绘对象的藩篱,其结果使超现实主义绘画从思想意蕴、形象组合及艺术表现都与传统绘画迥然而异,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