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家里的故事》发生在家里的故事(一):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每一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搞笑的故事。
酸,甜,苦,辣。
你想不想听听我家的故事?那就让我来讲讲吧!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十分和气。
常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声。
有一天,顾老师说:学校要开展冬季三项运动的比赛,其中有我最喜欢的踢毽子。
我高兴极了,放学时我缠着妈妈买了一个粉红色的毽子,我跑回家,立刻踢了起来,可惜踢一个,掉一个,有几次一个也踢不到。
但是我不灰心,仍然努力地踢着。
正当我兴致勃勃,满心欢喜的时候,妈妈喊了一声:快来吃饭了,别踢了。
我心不甘情不愿的匆匆吃完了饭,刚准备继续战斗,爸爸走过来说:我和你讲讲毽子的由来,你也一边休息一边增长点知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
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
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
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间,彩蝶飞舞,似闻春讯,这个活动有益健康而搞笑,更重要的它根植于民间,千年不衰。
说完他把毽子抛向空中,看我的,由于他把毽子抛得太远了,没接住。
我看着老爸笨拙的样貌,忍不住哈哈大笑,老妈听见了笑声,立刻跑过来,留意翼翼的踢了几个。
我突然像找到了感觉和要领,让我来,我大声说!我眼脚并用,注意协调,掌握节奏,一,二,三我一口气踢了三十九个!爸爸妈妈拍手叫好。
我们家就像欢乐的海洋!这就是我家的故事,是不是很搞笑?在我家住,每一天都会发生搞笑的事,这些事串成一个风铃,当记忆的旋风吹来时,那风铃清脆的声音,总在我耳边响起发生在家里的故事(二):发生在家里的故事这天叔叔出去吃饭,家里只剩下奶奶、我和弟弟。
我们吃完饭,奶奶就说她要去洗澡,让我看好弟弟。
看好弟弟,那还不很简单,我心里想。
一开始弟弟还很听话,不哭不闹,在床上躺着看着我,可还刚过十几分钟呢,弟弟就开始大哭,我也很纳闷;你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哭什么的?我想了想,也想不出他为什么哭。
弟弟的哭声越来越大,我使劲哄他,越哄他越哭得厉害,我恨不得拿个胶布把他的嘴封上。
奶奶听到了弟弟哭声,疑惑地问我:怎样了?我难为情地说:我也不明白,他说哭就哭了。
奶奶笑着说:拿个玩具哄哄他不就好了吗?我一想,我怎样想不起这个办法呢?我赶紧到柜子里拿玩具。
这一拿不要紧,我刚刚从床边走开,还没走到玩具箱那里,弟弟突然从床上摔了下来,正好奶奶洗完澡来了,奶奶一看,赶紧把弟弟抱起来,问我怎样回事,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诉奶奶,奶奶听了说:没事,你看他不是不哭了吗?下次留意就好了。
我点点头。
怎样看小孩那么难啊!我想,我从小是不是也这么样,要真是这样,妈妈也真不容易。
发生在家里的故事(三):家,就是一个舞台,家里的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主角,在家的舞台上,每一天都上演着或快乐、或悲哀、或遗憾、或难过的故事。
在我家的舞台上,就上演了一个让妈妈悲哀,让姐姐生气,让我难过的一件事。
今年暑假的一天,窗外的树叶打蔫儿了,小狗白白无精打采地躲在树丛中,吐着舌头。
我也十分烦躁,就随手拿了一盒特伦苏牛奶,因为喝得太猛了,所以被呛了,结果牛奶喷吐了一地,我手忙脚乱地拿抹布擦了一下,又扔在了地上。
姐姐看我没擦干净又扔在了地上,就生气地对我说:你怎样不擦干净啊!妈妈听了姐姐的话,就走进房间,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一看地上竟然全是牛奶,就大声地对姐姐说:怎样回事,地上怎样全是牛奶?姐姐就对妈妈说是我干的。
妈妈听了气愤地说:你是姐姐,难道你就不会擦一下吗?结果姐姐不服,说不是她干的,为什么要她擦,还和妈妈大吵起来,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我心想:妈妈姐姐你们能不能不要吵了,是我不好。
可这句话一向没有说出口,之后妈妈走出房间,我看到妈妈哭了。
姐姐也气鼓鼓的。
那时,我心里像打翻的五味瓶,真不是个滋味。
我真想对姐姐和妈妈解释一下,这件事是我的错,让他们不要再吵了。
但是我还是没勇气和他们解释。
之后姐姐还是不情愿的把地擦干净了,又把抹布洗干净了。
一晃半年过去了就要放寒假了,这件事也过去了好久,虽然姐姐早已原谅了我,但这件事却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
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我要理解妈妈,别让妈妈为难,对自己做的事要勇于承担。
正如那句古训说的那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生在家里的故事(四):刘馒头的日记太姥爷去世的时候已经一百零三岁了。
太老了,扶着拐杖的手都是颤巍巍的。
他的眼神一向都是浑浊的,看到儿女们的时候却又是由衷的欣喜。
2008年,是我们这边家族第一次去盐城看望太姥爷。
之前两家积怨太深,以前说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如今时隔多年,太姥姥也早已去世,坚冰最后在我爸爸这一代得以融化。
太姥爷姓张。
年轻时据说也是极风流的一个纨绔子弟。
他是板浦人,年轻时做着绸缎生意,绸缎质量好,一向畅销到江南。
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自然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
太姥姥年轻时据说是极漂亮极温柔的一个女子。
之后小辈们忆起她时,都会连连叹命苦。
她过去也是个大家闺秀,父亲做船舶生意,家里有几十条大船。
绸缎商人配船商之女,这段姻缘看起来顺其自然。
不明白他们是否相爱过。
只明白太姥爷之后迷上了鸦片,抽上了瘾,很少回家。
那时候的女子只能低声下气的应承着,不然还能怎样?再多的寂寞,冷壁孤灯,那人的忽略,该总像针般的扎在心上吧。
绣花枕头饱浸了泪水,清晨起来,还是冷冷的墙,冰冰的被。
日本人进城,烧毁了太姥姥娘家的船,杀害了她的父亲。
丧家丧父,若是丈夫对自己还温存,便也能够减轻些痛苦。
可那时,太姥爷却在盐城,流连花街柳巷。
之后太姥姥才明白,他早在盐城又安了个家,娶了个二太太,是个鸦片馆老板的女儿。
父亲那辈的人谈起这个二太太总是带点蔑视的。
或许因为她们家那边不是嫡出,嫡出的对庶出的总有些看不起,庶出的对嫡出的总有些敌视。
他们口中的二太太,黑,瘦,小,并且就是个小市民,照他们的话说,一个开鸦片馆的人生出的女儿,能怎样?抛弃两家的怨恨不谈,单说说我自己的客观想法,那二太太定不是十分难看的,要不怎能勾住太姥爷的心?只靠一身狐媚的功夫?再怎样的狐媚,若没有得体的容貌,也只是丑人多作怪吧。
而且我见盐城那边的亲戚长得倒也算端正清秀,想他们的祖宗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
太姥姥一个人在板铺,孤单的抚养着三个女儿。
太姥爷从不回家,也不给钱。
我的奶奶是大女儿,十六岁就外出当裁缝学徒。
二女儿,三女儿也步了她的后尘。
小姐的身子,丫头的命,大抵也是如此吧。
三女儿据说是最漂亮最有才气的,以前想要考中央美院,谁料临考前夕腿上长了个东西(具体是什么我给忘了),本来是很好医治的,只因太姥爷不给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我三姨奶最终也是去当了裁缝学徒,中央美院,该是她一生的遗憾了。
她至今也是残疾,一生,只因父亲的凉薄,就这么改变了。
本该灿烂,却最终黯淡。
那个时代,女子生了儿子便为贵。
许是太姥姥只养了三个女儿,而二太太一生就生了个小子,导致了太姥爷的不公平。
太姥姥也是有过个儿子的,出生的时候妈妈和三个姐姐都视若珍宝,太姥爷也很欢喜。
某日,盐城的二太太派人说要来接小少爷去盐城吃晚饭,太姥姥自然是不愿的,但也只能无奈的答应。
确实是吃了顿晚饭,就送回来了。
谁料,到了半夜,小儿子上吐下泻,三岁大的孩子,折腾了一夜,一早身子就凉了。
那时太姥姥一家的心酸如今的小辈们已感受不到,而怨念,从那时开始极具扩大。
二太太,小辈们对她颇有微词也是不无根据的。
她毒死了太姥姥唯一的小儿子,甚至派杀手刺杀过我的太姥姥。
也还好平日里太姥姥待人好,被提前告知了。
一个女子,心肠狠辣至此,也够让人惊叹的了。
女人是水,可这水,有时比烈火还可怕。
如今,三个人都相继去世了。
太姥姥和那个二太太是最先走的,太姥爷前年才走。
他说自己梦到过,一百零三岁是活但是去了。
他孤独的活了那么几十年,一向留在盐城,不知是没脸回连云港还是对这边没有丝毫感情。
我想是第一种吧,要不也不会多次请我们去盐城。
再说说之后发生的故事吧。
我奶奶,也就是那个大女儿,嫁给了从徽州来的一个徽商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
爷爷家里虽然以前辉煌,但是解放后生活窘迫起来,变卖首饰金元宝才能补贴家用。
奶奶同太姥姥该是一样的吧,温柔顺从,只是可惜少年时目睹了过多的不公平,很重男轻女,我出生时,还好因为白胖可爱,才抱了一抱;两个表妹出生的时候,她是看都没看一眼就拂袖而去的。
二姨奶,之后当过老师,极会教育子女的。
她培养出的几个孩子,个个都给她争回了一口气。
大表姑人民大学毕业,前几年刚刚把二姨奶接去北京生活;二表姑有洁癖,这点常被家里人笑话讥讽,她也改不了这心理疾病。
她嫁给了个满族人,据说还是正黄旗后代。
也生活在北京。
但是去走亲戚时是很怕去她家的,因为她的洁癖,总弄得客人很不舒服。
三表姑在加拿大,很少碰面了。
至于那个一身才气却最终辜负的三姨奶,一生就在连云港,她此刻也总做些花样送给亲戚们,拖鞋或是被罩,都是十分精致漂亮的。
天赋异能,却不能得以施展,该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吧。
今日忽然想把家里这些老故事都记录下来。
之前也一向有这个想法的,只是不该如何下手。
那个年代的爱恨情仇已经飞灰湮灭,其实有很多东西不用再去重复,但有些人却是值得纪念的。
晓萌不才,以此文为纪。
发生在家里的故事(五):我们家里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我也不例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每次都会不由自主的哼起这首歌,也不明白是什么时候学的,只记得是外公生前教我的。
没当哼起这首歌,便就会想起我那幸福却不美满的家。
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爱我,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其他小伙伴都很羡慕我有那么好的亲人,可我的心里还是有个缺口,那就是外公外婆对我的爱。
外公是在我12岁时离开的,而外婆走时,,我都没有出生,因为没有外公外婆,大人给就尽量弥补我缺少的爱外公外婆的爱。
外公很喜欢唱二人转,一有时间就会拉着外婆来一段,外婆都被外公搞得不耐烦了,但因此外婆也慢慢地从戏外人变成戏内人了,妈妈和舅舅们总是笑嘻嘻的看着他们表演二人转,好像他们生活在天堂,但自从外婆去世后,外公就再也没有唱过二人转了,他也从不抽烟不喝酒变成天天抽烟天天喝酒的魔鬼,虽然妈妈劝说了好几次,外公什么都不听,这原本天堂般快乐的一家遭到厄运之神的降临,天堂变成地狱,快乐变成悲伤外公从此变了一个人,家也变成了另一个家,就怎样过了14年外公膝下的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只剩他一个人在老房子,很少有亲人去看望他,我也一样。
奥运年的12月31日,厄运之神再次降临,外公死了。
我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默默流泪,似乎我欠外公的太多太多。
我有个幸福而却不美满的家,我已经很满足了!发生在家里的故事(六):我家节水小故事记得去年7月,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节能减排大行动。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我也在自己家里搞起了节水活动。
为了减少冲水马桶的用水量,我把两个装满淘米水的旧矿泉水瓶放入了座便的水箱里,还和上小学的儿子一齐算了算节水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