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I物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本卷计算中,g 均取10m/s 2。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
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出游(如图所示)时,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从描述运动的角度,“云与我俱东”的参考系是A .河岸B .小船C .云朵D .作者2.某校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学生从图中的O 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在位置A 搜到“狐狸”,两学生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A. 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B. 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C. 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D. 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3.如图所示是一位跳水队员在空中完成动作时头部的运动轨迹,最后运动员以速度v 沿竖直方向入水。
则在轨迹的a 、b 、c 、d 四个位置中,头部的速度方向也沿竖直的是A. a 位置B. b 位置C. c 位置D. d 位置 4.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B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不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C .合运动的时间一定大于分运动的时间D .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5.下列v-t 图象中,表示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第5题图C v t B v t D v t A v t 第1题图 第2题图 A a b d c 第3题图v跳台6.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
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合外力增大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7.如图所示,同一物块分别放在水平面和固定斜面上,在两个大小相等的推力F1、F2作用下运动,F1、F2方向分别平行于水平面和斜面。
若物块在推力作用下通过的位移大小相等,则推力F1、F2对物块所做的功A.相等B.与物块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在水平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D.在斜面上推力所做的功较多8. 如图所示,可用一支笔和一块表做成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应掌握的操作要领是A.使纸带做匀速运动B.使纸带做匀加速运动C.使打点时间间隔相等D.使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9.如图所示,在孩子与爸爸“掰手腕”的游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爸爸“掰倒”孩子时,爸爸对孩子的力大于孩子对爸爸的力B.爸爸“掰倒”孩子时,爸爸对孩子的力等于孩子对爸爸的力C.孩子“掰倒”爸爸时,孩子对爸爸的力大于爸爸对孩子的力D.孩子“掰倒”爸爸时,孩子对爸爸的力小于爸爸对孩子的力10.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能直接从纸带上测得的物理量是A. 重物下落的高度B. 重物下落至某高度时的速度C. 重物下落的加速度D. 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11.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皮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D.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第8题图第9题图第11题图乙OF1F2甲F OF1第7题图F2 第6题图12.在“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必须平衡摩擦力B .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电源C .当改变橡皮筋条数后,小车可以从不同位置释放D .计算小车速度时可任选纸带上的测量点13.把一个小钢珠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钢珠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下列对小钢珠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钢珠所受的重力B .小钢珠所受的弹力C .小钢珠所受重力与弹力的合力D .漏斗壁对小钢珠的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14. 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乘员可能受到伤害。
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安全带以尽可能地减轻猛烈碰撞。
假定某次急刹车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使质量为70 kg 的乘员的加速度大小约为6 m/s 2,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最接近A. 100 NB. 400 NC. 800 ND. 1000 N15.一个学习小组,在研究物体受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m 的关系时,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 .a 与 m 成正比B .a 与 m 成反比C .a 可能与 m 平方成正比D .a 可能与 m 平方成反比16. 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如下框图所示:其中方框4中是A .提出猜想B .数学推理C .实验检验D .合理外推17.行驶中的自行车,其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都可视为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线速度最大的点是A. 大齿轮边缘上的点B. 小齿轮边缘上的点C. 后轮边缘上的点D. 自行车后轮某辐条上的中间点第14题图 观察现象 ……提出假设 逻辑推理 4 修正推广 第13题图第12题图 m 1m /kg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a /(m .s 2) 0.38 0.30 0.26 0.21 0.18 0.15 ma /( kg .m .s 2) 0.076 0.075 0.078 0.074 0.072 0.075 / kg -1 5.0 4.0 3.3 2.9 2.5 2.0 小齿轮 后轮 第17题图18.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用两个水平力由静止开始拉两个物块,使它们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断定A .两个水平力的大小相等B .两物块的质量相等C .两物块的速度变化相等D .两个水平拉力对物块做的功相等19. 如图所示,质量m =0.5 kg 的小球,从距桌面h 1=1.2 m 高处的A 点下落到地面上的B 点,桌面高h 2=0.8 m 。
以桌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A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6 JB .小球在A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10 JC .小球在B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0D .小球在B 点时的重力势能为4 J20. 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为a 1,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为a 2。
若不计空气阻力,这两个加速度的关系是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21.如图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水平板上的木块,部分实验记录见表.则实验中木块受到的A .静摩擦力恒为0.60 NB .静摩擦力可能大于0.60 NC .滑动摩擦力为0.90 ND .滑动摩擦力一定小于静摩擦力 22. 如图所示,红蜡块可以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若在红蜡块从A 点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 .直线P B .曲线Q C .曲线R D .三条轨迹都有可能二、选择题(本题为所有考生必做。
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3.物理学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最早利用磁场获得电流,使人类得以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A .库仑B .奥斯特C .安培D .法拉第实验次数 木块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第1次 静止 0.60 … … … 第5次 匀速 0.50 … … … 第10次 加速 0.90 第24题图h 2 第19题图A B R 第22题图 Q P24.如图所示,把两张用软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它们会张开。
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A.弹力B.摩擦力C.静电力D.磁场力25.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与q2,若将它们的电荷量和间距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A.21倍B.1倍C.2倍D.4倍26.以下四幅图中,表示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情况的是27.下列现象中涉及到电磁感应的是28.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电压表直接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接时,能测出的物理量是A.电压表的电阻B.干电池的内电阻C.干电池的电动势D.干电池的短路电流29.下面四个图表示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安培力F三者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正确的是30.如图为“探究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操作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开关S闭合瞬间B.开关S断开瞬间C.开关S闭合后,变阻器滑片P移动D.开关S闭合后,变阻器滑片P不移动A B DCBFI第29题图BIFIBFIBF第28题图第26题图A B C DA B C D电子束在显管中的偏转颤抖的灯丝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机场的安全门第27题图第30题图ABPS第31题图第32题图31.如图所示是一种安装在自行车轮胎边缘用于照明的装置(俗称“电滚子”),内有磁铁与线圈.该装置是一个A .蓄电池B .发电机C .电容器D .电动机32.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每次须将小球从轨道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使小球A .抛出后只受重力B .抛出后机械能守恒C .抛出后轨迹重合D .抛出时的速度方向水平三、选择题(本题分2组。
每组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其中第33-35小题为修习《选修1-1》模块的考生必做;第36-38小题为修习《选修3-1》模块的考生必做,填涂时注意第33-35题留空。
请根据你所修习的模块选做其中的一组试题,若两组都做,以33-35小题计分) 《选修1-1》33.一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和频率分别是A .14.14 V ,100HzB .10 V ,100HzC .14.14 V ,50HzD .10 V ,50Hz34.如图所示,医院常用X 光机检查人的身体.X 光机利用了X 射线的A .荧光效应B .灭菌消毒作用C .强穿透能力D .显著热效应35.如图所示,做“探究变压器两个线圈的电压关系”实验时,原线圈接在学生电源上,用多用电表测量副线圈的电压,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原线圈接直流电压,电表用直流电压挡B .原线圈接直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C .原线圈接交流电压,电表用直流电压挡D .原线圈接交流电压,电表用交流电压挡《选修3-1》36.如图所示,在一大小为E 的水平匀强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φB ,A 、B 两点的直线距离为l ,垂直电场方向的距离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