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尔成功之道

海尔成功之道

1 海尔的成功之道——跟海尔学中国式现场管理
海尔集团从亏损147万元的小厂到实现全球营业723亿元人民币的国际型企业,他超常增长的经营方式是什么?他在经营、管理、研发、营销、服务、人才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张瑞敏,一位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国企业家,从哈佛到洛桑、从美国建厂到世界各地。

是什么在推动着海尔的高速发展?是海尔的企业文化,是海尔的OEC管理体系,是海尔的业务流程再造体系,是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1999年9月27日一29日,《财富》杂志在上海举办1999《财富》全球论坛,张瑞敏成为论坛指定在大会上发言的唯一一位中国企业家。

参加了全球视角的讨论后,张瑞敏对于跨国大企业有种出于职业本能的感受。

感觉跨国公司的CE0们对市场的感悟力非常强,脉搏把握得很好,而且人家的内部管理确实是非常的成熟。

比如说上海通用,它们的管理像一个模板一样。

而我们在这方面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所以,张瑞敏对自己有着清醒的定位。

他说:“它们是巨人型的企业,而我们还处在成长期,同它们抗衡是不可能的。

”他明确提出:海尔要借鉴西方和日本的管理经验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中国的世界名牌。

管理中国企业只能用中国式的管理模式。

海尔的管理模式的公式是: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一海尔管理模式。

Haier理念:
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品牌理念:国门之内无品牌。

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市场理念: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

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

创新理念:先有市场再建工厂。

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别人认为不简单的事成千上万的做到位就是不简单。

好的公司满足要求,伟大的公司创造市场。

创新是OEC之师,OEC是创新之资
通过对海尔文化的了解,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海尔那种从骨子里面的一切都从顾客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断突破,不断飞跃,不断进步,成为当今世界家电的龙头。

张瑞敏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永远以一颗不死的心积极面对每一天。

从市场出发,找准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

海尔从亏本到现在,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每时每刻都战战兢兢,生怕走出市场这个这个圈子。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这是阿里巴巴总裁说的一句话,用来形容海尔以点都不为过,但是海尔还是挺了过来。

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

勇于突破自己才是最成功的。

所以我觉得自己要向海尔学习,居安思危,永不放弃的精神,要像水一样,在时机不成熟之前,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总有一天会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梦想。

机械0804班:浦同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