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70分(含卷面分3分)
班级座号姓名
一、古诗文积累。
(2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2、,夜吟应觉月光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陶渊明《饮酒》中通过写景来表现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句子是:,。
6、李白在《行路难》中高歌,。
以此来表现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7、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那些年事已高,却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余热的人。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博大济世情怀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古往今来,许多人仁志士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佑铭,把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视为千古绝唱。
10、,,山河表里潼关路。
11、东风不与周郞便,。
12、,望峰息心;,窥谷忘返。
二、文言文阅读。
(47分)
(一)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
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注释】①骥(jì):良马。
②称:衡量。
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④介胄:披上战甲。
⑤酉:酉时,指傍晚。
⑥褫(chǐ):解除,解下。
⑦受大:指饮食量大。
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粗体字的意思。
(8分)
(1)故常奇之()(2)比行百余里()(3)安求其能千里也()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执策而临之()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5、⑴在甲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2分)
⑵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共同特点:
甲文句子:
乙文句子:
6、本文运用了的手法,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3分)
7、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
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理?(3分)
(二)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6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礼愈至()(3)濂具以实对()(4)间召问群臣臧否()
(5)卒获有所闻()(6)俟其欣悦,()
2、与“以中有足乐者”一句中“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衾拥覆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诚然,卿不朕欺。
4、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
5、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6、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3分)
35977 8C89 貉838125 94ED 铭|20434 4FD2 俒40358 9DA6 鶦30257 7631 瘱'j31428 7AC4 竄8"A 20072 4E68 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