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面试历年真题汇编20
论述题
第1题:
领导派你去参加一个联合调查小组,里面你的年龄最小,资质最浅,你如何尽快和大家熟悉起来?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我会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创造与同事交流沟通的机会,尽快地让他们对我熟悉起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第二,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多就工作上的问题与周围同事交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主动帮助周围的同事,减轻同事的工作负担,赢得他们对我的认可。
第三,在与同事的相处中坦诚相待,我相信真诚的心是最能打动人的,也是最能够赢得周围人的好感的,同时也能够让大家尽快对我有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
第四,年龄的差距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的,作为这个小集体里的年龄最小者,我要尊重年长者,同时要意识到自身同他们的差距,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虚心向有资历的老同志请教。
第五,在工作中,团结同事,关心集体,不拉帮结派,不搞宗派主义,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详细解答:
第2题:
求知、上进、责任感是人不可缺的品质,请结合自己现状和以后的发展谈谈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求知、上进、责任感是取得事业辉煌的三大法宝,离开了这三件法宝就不可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我认为作为年轻人更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这三方面的品质,这对于刚进入社会,走进职场的青年来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就我个人而言,我现在刚从大学毕业,马上就要步入社会,无论是在经验还是在个人能力方面,我感觉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如果没有求知、上进的精神,认为自己毕业就意味着结束了学习,脱离了书籍,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社会更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需要我们用心地研读,用一生去感悟。
同样,于我而言,强烈的责任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学校的学生到单位的员工,这样的角色转换意味着要有更多的担当和责任意识。
作为单位的一分子,如果缺乏了责任意识很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工作疏忽、工作态度不端正造成重大的损失。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人而言,单位的环境、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所需业务能力和应具备的责任意识,都是我所欠缺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求知、上进,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详细解答:
第3题:
你和同事做一件事,出现失误,主要责任不在你,领导却把你骂了一顿,你怎么办?现让你重新做此项任务,你又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针对出现的这种情况我会做如下处理:首先,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无论主要责任在不在自己,都应当主动地向领导承认错误,并主动地承担责任,而不是将错就错、推脱责任。
其次,我要摆正心态,积极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领导的批评而意志消沉,认识到领导之所以批评我是为了督促我改进,帮助我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
我不能因此而情绪低落。
相反我应该更加努力地、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再次,认真总结教训,找出造成工作失误的原因,并尽快地采取措施予以弥补。
我会就此事积极地听取领导的意见,并虚心向工作能力比较强、经验比较丰富的同事咨询,通过各种方式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最后,事后积极地从这件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借工作汇报的机会就此事再次咨询领导的看法,加以督促自身改进。
详细解答:
第4题:
温总理说过真理是思想品质的最高价值,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温总理的这句话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第一,“真理是思想品质的最高价值”,表明了真理作为一种思想的最高价值的体现,在实践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指导作用。
对于真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得不提到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至理名言。
它让我们看到了前人对于真理所散发的思想光芒的崇高认识,以及追求真理的不渝心志。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那个时代对真理的尊崇以及一大批真理追求者们为真理献身精神的集中体现。
那个时代也因此创造了极高的文明,成就了众多诸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这样的伟大智者。
以古观今,我们应当为追求真理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培养当代人尊重真知、追求真理的意识,并通过相关的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中,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思想文明。
第二,“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这句话精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最高价值追求。
实现公平公正,维护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时必须牢记的基本准则。
一直以来,我们的国家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公平公正问题,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切实维护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让更多的人切实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
然而,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我们应当继续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从制度上规避这一现象,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这一最高价值。
详细解答:
第5题:
谈谈你对有法不依的看法。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首先,“有法不依”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公众法律意识的淡薄,在法律法规的具体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偏远地区的群众中还存在着法律盲区。
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的普法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到位,法律法规尚未完全成为人民群众抵制违法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工作,尤其是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群众的普法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次,这也在一个层面上反应了我国的现行法律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相关的法律法规跟实际具体情况不吻合,使得依法办事在现实面前遭遇了“合法不合理”的尴尬。
对此,我们的启示是法律法规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而必须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再次,有法不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相关的执法部门在具体的法律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
法律的权威遭到蔑视,社会的公平正义遭到践踏,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的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严格规范执法行为,通过严厉的制度规范约束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