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独立柱基础、承台、地梁、集水井、电梯井、外墙侧面等砖胎模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 .9基础工程砖胎膜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2、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3、根据拟建工程类似工程经验;4、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 50300-20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1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第二节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地下1层,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米。
本工程地面以下设一层地下室,主要作车库和设备用房。
室内±相当于绝对标高米。
基础形式本工程采用砼管桩筏板、承台基础。
基础砼强度均为C35p6。
本项目砖胎膜主要使用部位为电梯井、集水井、截水沟、地下室底板侧面、独立柱基础、地梁、承台、标高不同时变截面等部位。
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B06 水泥砂浆)做砖胎膜。
第二章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1、地质概况本场地处于滨海滩涂地段,场地现状大部分为养殖鱼塘,地形基本平坦,总体地势较低洼,部分地段有积水。
本地区大地构造属于雷-琼喜山沉降带湛江断陷区。
湛江断陷是雷州半岛新生代局部断陷,根据收集到的区域地质资料,区内第四纪底层发育,厚度达数百米。
本次勘察除发现有松散状人工填土、淤泥松软土层外,未发现有岩溶、土洞和断层、断裂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场地未发现岩溶、土洞、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基岩属下第三系泥岩,地基稳定,场地作为建筑用地是适宜的。
2、场地稳定性评价勘察场地处于滨海滩涂地段,经人工平整,场地基本平坦。
现场地质调查显示,场区及附近未发现断层、滑坡、坍塌、沉陷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空采区、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稳定性较好。
3、场地地基土均匀性评价钻孔资料显示,场内浅部分布土层为现代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全新统海相沉积的淤泥质黏土、下部为下更新统湛江组海陆交互相沉积底层。
场地没有揭露到基岩,岩土层具有层位交互、交错不稳定、层厚变化大等特点,工程特性差异显着,使场地地基土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呈现不均匀性。
第三章施工部署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施工投入1)机械设备配置计划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是机械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供应计划是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
本工程机械设备供应计划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顺序安排、施工工艺编制。
2)主要材料计划及运输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并进行采购,将材料预先进场,以不误工期为准。
3、重难点重点:本项目重点严格按甲方、设计、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在安全、高效、按甲方要求工期内完成基础施工。
难点:工期紧、场地水量丰富、土方软化施工难度大、基础开挖深度大、解决排水、边坡支护问题。
电梯坑基础存在高差,为防止地面水进入砖胎膜内,需加强基坑面排水沟的排水工作。
4、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图纸,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完善材料报验,提前进场。
3)机械准备:设备调试完成,运转良好。
第四章独立柱基础、承台、地梁、集水井、电梯井、截水沟、外墙侧面等砖胎模施工本项目土方主要采用机械开挖,接近设计标高300mm处,改用人工清底开挖,挖至设计标高以后,组织设计、地勘、监理、甲方等单位验收。
1、放线定位及高程等测量工作(1)测量工作是重要环节,所以测量人员必须认真识图,精心精确计算,对测量控制点保护好,作为以后校正轴线的依据。
(2)本工程采用轴线控制法定位,建筑物轴线根据甲方业主所提供的经复核后的标线点进行引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定位,用经纬仪对轴线进行引测,将轴线直接放测到基坑地面上,并用白灰线标注,经监理复查验收后,做好测量定位放线记录。
(3)控制轴线投测的精度要求轴线交点检验时,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其精度应满足测距相对中误差<1/70000,测角中误差<″,每一控制轴线的直线度限差在1800±4″以内,角的限差应控制在4″以内,所有用角度控制的控制轴线均应以长边为基线。
(4)高程控制以甲方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绝对高程换算为相对标高,将高程引至场地内打桩定点,用混凝土包裹,周围设明显标识,避免被破坏。
本工程电梯井、承台、截水沟、集水井、等部位等选用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砖胎膜,主要是考虑回填时不致被压垮塌,形成安全隐患,同时可以避免砖胎膜变形,能保证基础截面有效尺寸。
(除叠拼1栋外其余楼栋结构形式改为承台筏板基础,电梯基坑高差约米,此处侧墙采用200厚正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垛、墙垛外400mm长、宽600mm、高度米。
)2、砖胎膜(1)基坑开挖尺寸:基坑底宽度为设计尺寸+200厚砖胎膜*2+每边工作面300*2。
(2)砖胎模砌筑,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200mm,水泥砂浆砌筑,内侧面20厚1:水泥砂浆抹灰。
(3)基坑四周回填。
待砖胎模砌体达到强度,用机械人工土方回填夯实,分次回填,每次回填厚度。
3、开挖(1)基坑开挖尺寸:基坑四周按1:1放坡,基坑底宽度为设计尺寸+200厚砖胎膜*2+每边工作面500*2。
(2)桩承台开挖:桩承台基坑四周按1:1放坡,基坑底宽度为承台设计尺寸+200厚砖胎膜*2+每边工作面500*2。
(3)基坑四周回填。
待砖胎模砌体达到强度,对砖胎模内侧用方木支撑模板加固,加固好后再用人工土方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厚度。
(4)1#楼为筏板基础采用整体开挖,2#楼、3#楼基础变为承台筏板基础,承台之间空隙较小(间距700mm 950mm)留出足够工作面后两个承台基本相连,故采用整体开挖方式,A轴上承台通长开挖,宽度米,B轴-E轴上承台通长开挖、宽度10、11米,标高挖至承台底,进行垫层施工、砌筑砖胎膜完成后,土方回填、分层夯实。
详见附图。
3#楼同2#楼。
4、筏板梁、集水井、截水沟、等砖胎膜(同上)5、砖胎模及抹灰施工(1)承台、基础梁、筏板、筏板外墙、截水沟、集水井等基础均采用 B06加气砖、水泥砂浆砌筑的砖胎模。
(2)土方开挖完成并经验收合格以后,浇筑100厚C15砼垫层,每边宽出砖胎膜不少于100mm。
(3)砖胎模砌筑施工工艺流程:(4)在垫层施工完毕后,测量人员在基层面上测设出各部位的位置,填写轴线定位测放记录,请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检查验收。
(5)轴线检查验收合格后,专业工长和班组长根据现场测设的轴线位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在垫层上用石灰线弹出砖胎模砌筑边线,注意每边预留工作面和设计构造层的宽度。
(6)在砌筑前1~2天应对标砖浇水,禁止使用干砖和含水饱和的砖砌筑砖胎模,也不宜在雨天砌筑。
在砌筑过程中要严格按“三、一”砌筑法,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7)标砖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且不能与其他品种的砖混砌。
(8)砌筑砖胎模应注意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水平、竖向灰缝厚度8~12mm。
(9)砌筑完成后,按照模板验收规范进行自检,复核轴线、标高、截面尺寸等无误后,进行交接检和专检,并进行验收记录。
(10)砖胎模施工完后,及时进行抹灰收面,抹灰时,应待24小时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回填施工。
(11)砂浆、砖运输:由于基坑槽开挖后,自卸运土车不能进入基础施工区域,以免压坏开挖好的基坑槽,必须用人工配合塔吊或者25吨轮胎吊车,将材料吊运至施工点。
(12)做好地表水排放,防止地表水浸入回填土内,造成回填土质量问题6、垫层施工砼垫层为100厚C15商品细石砼,基坑槽、底板均采用56m臂架泵浇筑垫层砼,因为砼罐车太重,不能直接开进地下室基础区域,以免压坏开挖好的基坑槽,如果采用塔吊吊运浇筑,大大降低施工效率,成本会更高。
7、基坑槽四周回填(1)各构件砖胎模施工后,留出的工作面,需在砖胎膜与基坑槽壁之间分层回填土方,自卸运土车不能进入基础施工区域,以免压坏开挖好的基坑槽,必须用人工配合塔吊从吊运至施工点,采用CR80冲击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对于高度不超过米的砖胎模,可以边砌筑边分层夯实。
(2)夯实:采用机械夯实人工配合,对于局部基坑深而狭窄,无法采用机械夯实,采用人工夯实。
(3)密实度本工程回填土,压实系数应≥,每层夯填结束后,取样检查回填土密实度。
人工夯实时,每层回填土按长度25m或场地面积为500㎡时取样一组,每组取样点不少于6个,其中中部和两边各取2各;遇有填料类别和特征明显变化或压实质量可疑处适当增加点位,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采用灌砂法检测,达到密实度后可进行上层回填。
(4)找平验收1)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2)用贯入法测定回填土质量,可使用贯入仪、钢筋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3)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11、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前严格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2)熟悉图纸;3)轴线、标高、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规范要求;4)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注重过程控制、把关、检查。
12、成品保护措施1)施工完成砖胎膜后,待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进行土方回填;2)严禁砖胎膜四周堆放材料;3)防止机械、重物损坏、挤压砖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