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通知
各建设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行为,确保城乡规划有序实施,根据《重庆市城乡规划管理条例》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结合万盛经开区实际,现就项目建设规划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强化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套建设
(一)严格城区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套要求。
城区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控规及《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年)要求配套建设室内停车位。
城区住宅建设项目必须在室内配建停车位,室外停车位不计入住宅建筑的配建指标,商业、办公、旅馆等建筑室外停车位数量为其配建停车位数量的10%—30%。
除特殊地质条件限制以外,停车位数量原则上不得执行任何折扣标准。
确因特殊地质条件限制导致地下配建困难的,经过论证研究,地下停车位不得低于配套要求的80%,差额部份应在地面配建解决。
(二)优化景区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套方式。
1. 配套停车位计算方式。
景区建设项目按照建筑面积和户数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停车位配建指标,取较大值作为项目配建要求。
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将部分室外停车位纳入指标计算,但室外停车位配套比例不得大于50%。
(1)按建筑面积计算:按住宅不低于1.0个/10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不足1个的按1个计。
(2)按居住户数计算:按住宅不低于1个/2户计算,不足1个的按1个计。
2. 鼓励利用架空层配建停车位。
鼓励建设项目结合地形高差做架空层建设停车位。
用于停车的架空层需计算建筑面积,可以不计入计容面积,架空层必须至少有三面围合,并且除必要的入口、门厅、通道外,不能在墙上开设门、窗。
用于停车的架空层不得改作其他用途,如改变用途,必须纳入计容面积,重新核算容积率,由此引发的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三)建立停车位配套补偿机制。
若确因地质环境等特殊条件限制,不能在项目地块范围内配足停车位的,应当按要求异地建设停车位。
项目业主可委托相关单位异地建设停车位,停车位配套异地建设费用按项目综合成本价确定(10万元/个)由项目业主承担,该费用标准每两年确定一次。
规建局设立停车位配套异地建设费用专户,由财政监督管理。
二、优化社区用房等配套设施布局
(一)细化明确社区用房布点。
由民政部门牵头,组织、规划等部门配合,进一步细化社区用房布点,并通过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规范性文件形式予以明确。
纳入规划布点的社区用房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小于500平方米(套内面积)。
在后续项目建设及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民政、规划、建设、房管等相关部门及各镇街要密切配合,严格按规划落实社区用房的配套。
(二)严控社区用房建设规模和标准。
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社区用房。
配套的社区用房需设置在平街一层或二层,有独立的出入通道,采光、通风要满足办公建筑的相关规范要求。
同时,房屋结构上要便于使用,一站式服务大厅原则上必须位于社区用房一层,确需布置在二层的,必须设置无障碍设施。
(三)收取配套社区用房异地建设费。
项目地块未布局社区用房的,建设单位应按照应配套社区用房的面积缴纳社区用房异地建设价款。
建设价款缴纳金额为:相邻地段项目住宅销售均价(套内面积)×应配套社区用房面积。
项目住宅销售均价由国土房屋主管部门进行核定。
社区用房异地建设价款由区规划建设部门负责核算收取,应在项目第一次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缴入财政专户,由民政部门统筹安排建设计划,财政部门调拨资金用于社区建设,以及购买超出项目应配建面积的社区用房。
三、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后规划管理
(一)放线和验线基本程序。
建设项目在场地平整后、基础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建筑工程放线通知单》,并进行放线和验线程序。
未进行放线和验线程序的项目,一律不得进行基础施工。
(二)基础竣工核实基本程序。
建设项目在基础竣工后、主体施工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基础竣工核实。
建设项目未进行基础竣工核实的,一律不得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三)加强外立面装饰材料专项核查。
各建设单位应进一步提高对外立面装饰材料重要性的认识。
在外墙砖、外墙漆、玻璃幕墙、金属条板等外立面装饰材料实施之前,应在项目现场制作不小于1平方米的样板,并提供对应小样报送区规划建设局进行专项审查和备案,经区规划建设局核验同意后,方可正式大面积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严格审查程序。
建设单位应自觉按照以上管理要求予以落实。
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规划、建设、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不予办理项目后续相关手续。
(二)加强跟踪管理。
区规划建设局要在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大巡查和跟踪管理力度,督促相关建设单位认真落实以上管理要求,并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制止、纠正和批评教育。
(三)加大处罚力度。
对拒不履行管理要求及采用欺骗、隐瞒手段获取非法利益的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从严从重进行处罚。
(四)挂钩诚信评价。
将建设单位在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相关行为纳入房地产开发行业诚信体系进行评价,对诚信等级高的单位,在政策方面予以相关支持,如帮助提高开发资质等级等;对诚信等级低的单位,要对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不良行为要进行曝光,并不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情节严重的要上报列入市级黑名单。
本通知未涉及的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执行。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特此通知
万盛经开区管委会
2014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