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一、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
国内外对胎盘早剥的分类不同。

国外分为l、Ⅱ、Ⅲ度,国内则分为轻、重两型。

1. 轻型
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体征不明显。

主要症状为较多量的阴道流血,色暗红,无腹痛或伴轻微腹痛,贫血体征不明显。

检查:子宫软,无压痛或胎盘剥离处有轻压痛,宫缩有间歇,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多正常。

部分病例仅靠产后检查胎盘,发现胎盘母体面有陈旧凝血块及压迹而得以确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 重型
常为内出血或混合性出血,胎盘剥离面一般超过胎盘面积的1/3,伴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子痫前期、子痫,主要症状为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酸及腰背痛。

疼痛程度与胎盘后积血多少呈正相关,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

检查:子宫硬如板状,压痛,尤以胎盘剥离处最明显,但子宫后壁胎盘早剥时压痛可不明显。

子宫往往大于妊娠月份,宫底随胎盘后血肿的增大而增高,子宫多处于高张状态,如有宫缩则间歇期不能放松,故胎位触不清楚。

如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2,由于缺氧,常常胎心消失,胎儿死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重型患者病情凶猛,可很快出现严重休克、肾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

二、胎盘早剥的处理:
1.纠正休克立即面罩给氧,快速输新鲜血和血浆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以保持血细胞比容不小于0.30,尿量>30min/h。

2.了解胎儿宫内安危状态、胎儿是否存活。

3.及时终止妊娠胎盘早剥后,由于胎儿未娩出,剥离面继续扩大,出血可继续加重,并发肾功能衰竭及DIC的危险性也更大,严重危及母儿的生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因此,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娩出胎儿以控制子宫出血。

(1)剖宫产:适用于重型胎盘早剥,估计不可能短期内分娩者;即使是轻型患者,出现胎儿窘迫而需抢救胎儿者;病情急剧加重,危及孕妇生命时,不管胎儿存活与否,均应立即剖宫产。

此外,有产科剖宫产指征、或产程无进展者也应剖宫产终止。

术前应常规检查凝血功能,并备足新鲜血、血浆和血小板等。

术中娩出胎儿和胎盘后,立即以双手按压子宫前后壁,用缩宫素20U静脉推注、再以20U子宫肌内注射,多数可以止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如子
宫不收缩、或有严重的子宫胎盘卒中而无法控制出血时,应快速输人新鲜血及凝血因子,并行子宫切除术。

(2)阴道分娩:轻型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病情较稳定,出血不多,且宫颈口已开大,估计能在短时间内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

先行人工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减少子宫容积,以腹带紧裹腹部加压,使胎盘不再继续剥离。

如子宫收缩乏力,可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以缩短产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产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及胎
儿宫内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产程进展缓慢,应剖宫产结束分娩。

胎盘早剥患者易发生产后出血。

产后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及全身情况,加强宫缩剂的使用,并警惕DIC的发生。

4.凝血功能异常的处理
(1)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大量出血可导致血容量不足及凝血因子的丧失,输入足够的新鲜血液可有效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0U新鲜冰冻血浆可提
高纤维蛋白原含量lg/L.无新鲜血液时可用新鲜冰冻血浆替代,也可输入纤维蛋白原3~6g,基本可以恢复血纤维蛋白原水平。

血小板减少时可输人血小板浓缩液。

经过以上处理而尽快终止妊娠后,凝血因子往往可恢复正常。

(2)肝素的应用:是有效的抗凝剂,可阻断凝血过程,防止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消耗,宜在血液高凝状态下尽早使用,禁止在有显著出血倾向或纤溶亢进阶段使用。

(3)抗纤溶治疗:当DIC处于血液不凝固而出血不止的纤溶阶段时,可在肝素化和补充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应用抗纤溶药物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常用药物有抑肽酶、
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

5.防止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时应诊断肾功能衰竭,可用呋塞米40mg加入25%葡萄糖液20m1中静脉推注,或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一般多在1~2日内恢复。

如尿量仍不见增多,或出现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肾功能衰竭时,可行血液透析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预防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慢性肾炎孕妇,应加强孕期管理,并积极治疗。

防止外伤、避免性生活。

对高危患者不主张行倒转术,人工破膜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