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那个拐角拐角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道道坎,那是一个个艰难的拐角,当走过那拐角后,就可饱览那一道道人生美丽的风景线。
那是一次偶然的发现,偶然领悟才使我走过那个拐角。
那是在我考试失败后的一个午后,天空飘散着淅沥沥的小雨,布满了密密的云层。
我怀着伤心,失落的心情走在泥泞小路上,漫无目的的走着。
懒散的朝着小路前的一个拐角走去。
我偶然发现了一株弱小的野菊长在拐角的角落里,那里没有充足的泥土,而它却存活了下来,我站在一旁注视着它,忽然天空中布满乌云,电闪雷鸣,接着风雨交加。
此时的我正在因为考试失败而留下失落的泪水,仿佛天地与我同哭。
大雨来势汹汹,我蹲坐在一旁观望着那株野菊。
他随风摇曳,雨滴不停的打在它那弱小的躯体上。
它那一瓣瓣花瓣被打的凋落了随地面的积水飘走,仿佛一叶孤舟漂在浩瀚的海洋上。
它在大风雨中拼命挣扎。
它那脆弱的身体仿佛断了一样左右欹斜。
我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撼了,野菊它与风雨挣扎在风雨中展现它那顽强的精神,渐渐地他的躯体开始慢慢下垂,叶子也被打的凋落了,但它没有放弃生的希望,雨渐渐小了起来,一直到停下。
野菊竟奇迹般存活了下来,虽然野菊精疲力竭了,但是它存活了下来。
野菊是多么顽强,它不抛弃,不放弃,勇往直前,而我面对一点儿困难为什么不能像野菊一样面对?面对眼前的一幕我突然领悟面对一切挫折我们应该顽强奋斗不被困难所压倒,不论多么艰难,我们也要像野菊一样坚持不懈。
困难并不可怕,只怕你无心面对!不经风雨哪能见得彩虹。
我毅然走过了那个拐角!当我走过那个拐角后我才发现原来打倒困难很简单!走过那个拐角,既丰富你的人生,又使我们生命获得升华!走过那个拐角,走向人生美丽的风景线!走过那个拐角,走向成功的大门!走过那个拐角,走向灿烂的人生!走过那个拐角路遇天涯,途经海角,行至绝境,才发现———所谓的‚绝境‛只是一个小小的拐角,轻盈地转个弯,就会看到前方另一片天堂。
——题记曾记得小时候热衷于电脑里一个走迷宫的游戏,迷宫层层叠叠,变幻莫测,每碰上一个拐角我总是犹豫不决,生怕走进了黑暗的死角。
但渐渐我发现,拐角并不是那样可怕,每拐过一个转角都有一片新天地,一份新希望,即使进了死角,但有回头的路可寻。
迷宫正如人生。
死角即是转角。
我的思绪飘向北京,那儿有我种下的梦想,我喜欢在北京的老胡同里穿行,就像走迷宫,但不同的是,在老胡同里,每遇上一个拐角我都会有新的发现。
在一堵古老的墙壁上,在一个小小的拐角里,我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东西——报箱,报箱上有一堆枯叶筑成的小小的巢,里面还零星散落着几根羽毛,想必这鸟儿外出觅食去了吧!我好奇地瞪大了眼,仔细地端详这精巧的‚建筑‛,这儿简直就是一个微型天堂!这再平常不过的枝叶儿,却成就了一只鸟的欢愉或是一个家的天伦之乐;这再平常不过的鸟儿,却不因生活在无人知晓的拐角而抱怨,反倒从平凡中绽放出一份从容的美丽!于是,我发现——在这小小的巢宇面前,所有的悲伤都是没有理由的。
生命的韧性与美丽在这处默默无闻的拐角彰显尽极致!在生命的拐角,我学习这只鸟,面对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永远持有一份希望,相信会有一天,我会在黑暗的角落,瞥见绝美的阳光!我的思绪飘向海角,那儿曾是我最向往的地方。
我留恋于天涯海角的美丽风光,却久久不能忘怀那个转角,当我们漫于银色的沙滩,却步于高大的‚天涯海角‛石旁,导游告诉我们这便是天和路的尽头,这便是绝境,我的心里倏忽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恐惧与敬畏,难道这真是尽头,真的无路可走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只是一个巨大的拐角——转个弯我就会看见天堂——天堂一般美丽圣洁的‚鹿回头‛公园!当我迈入这落英缤纷的天堂,我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一种历经霜寒重感温暖的欣慰!于是,我坚信——走过茫茫高原,才知太阳的炽热,经过漫漫长夜,才会拥抱黎明的彩霞。
生命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有时所谓的绝境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拐角,转个弯,便峰回路转,你会看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与温暖。
在生活的拐角,我遗留下关于痛苦的琐碎,捡拾起关于生命的思考。
任流年飞逝,任角落变幻,我都会用一颗童真的心去领悟、发现拐角里蕴藏着的美丽,播下希望的种子——即便在最不起眼的拐角,也能绽放出常开不败的花。
黑板上的记忆我又路过了那块小黑板,不禁驻足停留,一排排齐刷刷的‚10‛分中嵌着一个‚9‛分,显得格格不入。
‚9‛分的上方,正是我的名字,而我,却勾起了唇角……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化学试场。
每个实验台前都站着一名同学,忙碌但胸有成竹。
我也在其中。
加热不一会儿,同组同学的试剂都显出了蓝色,表明待测品是氧化铜。
而我的沸腾了好几次,却仍是透明的。
虽然怀有重重疑虑,我仍决定尊重实验事实,将‚碳粉‛填上了试卷。
我的预感果然应验,监考老师一路顺风地批着我的考卷,在短暂停留之后,在‚碳粉‛上打了个大大的叉。
旋即,她转过身,在登分的黑板上写下了‚9‛.9分,我的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只有9分,在那一排齐刷刷的‚10‛分中,是那么大而刺眼,又似乎是那么渺小……身边的同学纷纷作证,我的试剂的确没有变蓝。
我二话不说,快步走回实验台,拿起那身份不明的黑色固体,请老师做实验。
结果再次令我咋舌,加热不一会,试剂就显出了欢快的蓝色,在试管中轻飘飘地摆着……‚我还是觉得不对。
‛我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又拿出了我用来做实验的稀酸。
老师便拿来了PH试纸,它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准备作最后、也是一锤定音的检验。
我屏息,凝视着那张试纸,慢慢浸入试剂瓶--一片浓郁厚重的宝蓝色迫不及待地蔓延开来,直至吞噬了整片试纸,很深,很深。
答案昭然,原来我用来做实验的稀酸,是碱。
自始至终我都是正确的。
并且,我不曾放弃。
同学们都觉得黑板上的‚9‛分应改为满分。
而我却只是浅笑不语,就让这‚9‛停留在黑板上吧,因为,它是我坚持的成果与见证。
它与其他的‚10‛分有区别么?不,9分,也可以那样完满。
‚9‛终究保存了下来,同时,黑板上的9分,固执地不肯变蓝的试剂都将被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时刻提醒我要坚持,坚持那些不该放弃的,比如那客观的,不容任何人辩驳的事实。
这块小黑板及其他一切,都将是我最引以为傲的记忆,同时,也是激励我走下去的不竭动力。
黑板上的记忆,美好、坚定。
角落里的微感动小小角落,多半蒙尘,也总是不起眼东西存在的地方。
身体微小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微小,怕也是他总把身体躲在不被人看到的角落。
父爱亦如此,默默躲藏。
在我们村里,人们总以为男孩可以传承香火,而女儿呢?养大嫁人是白养。
我们的家里亦不过如此。
弟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
爸爸经常外出打工,在家里基本都是一言不发,我也很少跟爸爸说话。
初二的上期,开家长会。
那天,爸爸也刚好回家,半年不见的他,似乎又苍老了许多。
我冷冷地看他一眼,说:‚下午家长会,你能来吗?‛他似乎有些诧异,家长会我没让他去过。
他点点头。
‚爸,你回来了。
‛弟弟一声大叫,打破了父女俩尴尬的气氛。
‚下午家长会,老师让你去!‛他说:‚我去你姐的班,我答应她了。
‛弟弟有一脸的不高兴,午饭都不怎么吃。
爸爸就给我说:‚我先到弟弟的班里看一下,就去你班里。
‛我一下感觉到,我没有希望了。
班会开始的时候,我更加清楚,爸爸不过是搪塞一下我罢了,他不会到我的班里了。
班会开始后,尽管我不停向教室的各处张望,但是我知道不会有结果的。
后来我干脆不再张望。
回到家里,我没有去责问爸爸,其实我都没怎么看他。
第二天去上学的路上,好朋友琪琪对我说:‚昨天伯伯还特意穿了新衣裳哩。
‛我不解的问:‚你在哪里看到他?‛‚就在教室的角里。
‛放学后我特意走过去,看着爸爸,问:‚你昨天开班会咋躲在角里呢?‛他低下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站着,轻声说:‚我不是去的晚了吗?‛后来,我会偶尔凝望教室的角落处,似乎那里仍有爸爸的存在,有淡淡的暖意流进我的心里。
角落里的东西,或者太微小吧,用心才能感到宝贵。
这里也有乐趣窗外,落日的余晖懒懒散散地洒在地上的每个角落,金黄的光芒像丰收的麦穗压在我的心头,闷闷沉沉的,让我喘不过气来。
‚数学两张试卷,物理两张试卷,还有化学一张卷子,语文还有……‛我默默细数着自己的家庭作业,时不时还听到旁边同学低声的咒骂。
是啊,又一个‚充实‛的周末,‚哎!……‛无奈的一声长叹。
自从进入中考的备考阶段,我的生活再没有‚乐趣‛二字。
背着沉重的书包,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下周的考试。
每天回家,都要经过一座小桥,桥下有流水,水不算清澈,浑浑浊浊的,但每当我放学经过这里,会有一道夕阳照在上面,河面会倒映出绯红的颜色,也算别有一番景致。
下班高峰期,路上的行人车辆往来匆匆,一阵喧嚣。
但走到小桥下面的广场时,车辆的喧嚣总能被一阵热闹的音乐压制。
傍晚了,这里的‚夜生活‛准时又开始了。
平时走得快,经过这里时,总是两耳不闻,双眼不看的,今天不知怎的,被音乐吸引过来后,竟放慢脚步,驻足观赏起来。
小广场不是很大,被一些休息的长椅围成一个圈,每个休息长椅后面有一个小花坛,花坛中种着一些植物和小花,暖暖的夕阳洒在上面,颜色比白天略显昏暗。
但这个意境和这里人物的活动确实格格不入的。
这里聚集着一批年纪稍大的‚舞者‛,他们站成一个三排的方阵,方阵的最前面会有一个领舞的老师,这个老师穿着专业的舞蹈服,动作非常的规范到位,合着动感的音乐节奏,全身上下散发着活力,与头上的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方阵中的其他老人也都情绪饱满,节奏感极强。
当然,也有技术稍差一些的:一个大概六十几岁的老爷爷,站在队伍的最后一排,好像是刚来的,因为舞步不是很熟悉,眼睛不时看着左右的舞伴,跟在节奏之后也跳得有模有样,但是总是慢半拍,惹得旁边的老人一阵阵的笑声。
慢慢的,我被这里的气氛感染了。
心情也慢慢从浮躁变得淡定。
和老人比一比,我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比他们更有张扬活力的资本和条件,却每天因为学习的负担而自怨自艾,忽视了拼搏生活中的乐趣,变得悲观消极。
天色渐晚,夕阳依旧,暖暖的光洒在老人们的脸上,映照出生活的激情和活力,我在这里,也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语文课上听雨时,也是我头脑最清晰的时刻,同时也是最能让我心事如潮的时刻。
——题记又是夏雨倾盆的时节,总喜欢隔窗听雨。
从前不懂得聆听,是因为不曾懂得语文之美,而今,在语文课上,我将词赋诗曲如雨般聆听。
语文课不只有写作、词语的解释,更有一种情怀,一种情结,一种精神的升华。
我喜欢把上语文课比作听雨,是因为语文如雨一般能够荡涤人心。
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如万马奔腾般的雨声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颗炽热的心。
听!‚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和煦春风般的雨声。
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如尘咏悲叹般的雨声。
听!‚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如悠悠羌管般的雨声。
听!‚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愁池‛,如绝尘回响般的雨声……真像雨声啊,在语文课上词赋诗曲如雨般成了修饰感情、寄托心声的使者,让他俘获人的内心,肆意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