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授课时间:2003年3月5日第1,2节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节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第三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授课目的:1.了解我国道路发展状况2.了解《公路技术标准》基础知识;掌握公路等级划分依据与方法重点:1。
公路发展规划2.公路分级与主要技术标准难点: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第一讲:2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它把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在广大人民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业(产业之一)→交通运输网(构成)→公路运输(方式之一,网)1.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现代交通组成)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所组成。
这些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上各具特点。
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
陆路运输特点:运输量大;迅速;但需转运(二次、三次),装卸费用较高;属线性运输,因受铁路轨道控制高速铁路:轮轨磁悬浮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特点: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
单车运量小;可实现库——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属于平面服务;即可承担直达运输,又可承担其他运输方式的转运任务。
高速公路集装箱运输终端运输水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特点:利用天然水运资源,只需加以整治,即可使用;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省、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方式:内河海洋(近海、远洋)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特点:速度最快;费用最高;舒适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特点:专业性强(专用);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损耗少,安全性好2.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公路运输可以深入到城市、工厂、矿山、村庄,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避免中转重复装卸,批量不受限制,时间不受约束,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最活跃的一种运输方式。
公路(Highway):是指连接城市之间的道路。
城市道路(Urban road):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它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城市交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设施,是城市总平面布置的骨架。
道路勘测设计:highway survey and design第二节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一、道路发展史古代: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有了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修驰道,颁布“车同轨”法令,使得道路建设得到一个较大的发展。
近代:本世纪初(1902年)汽车输入我国,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
从1906年在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开始建设。
到1949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有8.1万公里。
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国防,国家对公路建设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来,公路建设迅速发展,197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88万公里1994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万公里,并实现了县县通公路,97%的乡及78%的村通了汽车。
公路的技术标准也有明显提高,1994年底达到等级的公路有84万公里,截止到1995年底通车里程已达2141公里。
在此期间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航测遥感,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己转化为生产力,基本上改变了公路建设的落后面貌。
1999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33.6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1万公里。
2000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40.2698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6314公里。
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结果表明,到2000年12月31日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67.98万公里。
除港、澳、台地区外,到2001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5.8万公里。
1990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到2001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超过加拿大(1.9万公里)、仅次于美国(8.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
2002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52万公里,2002全年新建高速公路5583km。
全国形成了贯通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到2001年底,全国99.3%的乡镇通了公路,91.8%的行政村百姓出门有公路走,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1和1.0个百分点。
全国公路路网结构改善,好路越来越多。
到2001年底,全国有路面公路里程达到154.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1%;路面铺有沥青、水泥的等级公路达到133.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8.7%。
拥有二车道及以上的宽阔好路有22多万公里。
第二次公路普查信息发布网站/21世纪公路网/中国公路网/时代公路网/最新普查结果证实,到200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万公里,超过了加拿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全国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通了高速公路。
从1988年我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起,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仅用了10多年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才能走过的进程,书写出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
普查显示,到2001年底,我国共有公路桥梁28.4万座,其中特大型桥梁1580座。
目前,长江上已修建有公路桥45座,黄河上有68座。
以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虎门大桥等为代表的一批特大桥相继通车,标志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第一次全国公路普查在1979年。
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在22年时间里,我国新修了82万公里公路,占现有公路总里程的近一半。
我国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结果经审定,到2000年12月31日,全国公路总里程为168万公里(不含村道),其中国道11.9万公里、省道21.2万公里、县道46.2万公里、乡道80.1万公里、专用公路8.6万公里。
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6万公里、一级公路2.5万公里、二级公路17.8万公里、三级公路30.5万公里、四级公路79.1万公里、等外公路36.4万公里。
在公路总里程中,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78.3%,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为13.1%。
按照路面等级分:高级路面里程24.1万公里、次高级路面里程41.2万公里、中级路面里程44.2万公里、低级路面里程43.1万公里、无路面里程15.4万公里。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38.9%。
全国共有公路桥梁27.9万座,1031.2万延米,其中特大桥1457座,131.7万延米;公路隧道1684处,62.8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5处,5.4万延米。
全国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为17.5公里,乡镇公路通达率为99.2%,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90.8%。
二、道路现状评价上述资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与国内其他工业相比,仍相当滞后,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公路运输的要求。
归纳起来,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数量少。
用两个指标表达:(1)公路通车总里程:目前通车里程虽己达175.8万公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较大。
如美国为630万公里,日本140万公里,印度160万公里。
高速公路总量也明显偏少,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高速公路里程已达8.8万公里和1.9万公里,法国国土仅为中国的十七分之一,高速公路里程已达9000公里;日本国土很小,而高速公路已达近7000公里。
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不少差距。
从高速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看也比较偏低,中国仅为0.82%,而发达国家已达1.5%左右,如加拿大为1.88%,德国已达1.72%,美国为1.37%,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高速公路发展也很快。
(2)公路密度:即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
从总体上讲,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密度偏低。
美国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67公里,英国为160公里,法国为147公里,日本为303公里,印度为61公里,而我国只有17.5公里。
每万人拥有公路长度,美国为242公里,英国为63公里,法国为140公里,日本为91.5公里,印度为22公里,而我国只有11公里。
2.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路面质量差、标准低。
在通车里程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公路总里程的13.1%多,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78.3%,还有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等外公路36.4万公里,占22%左右。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38.9%。
无路面里程15.4万公里,占9%,有的公路防护设施不全,抗灾能力很差,据统计每年水毁就达几个亿。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跟不上交通量发展的速度。
据统计:我国干线公路有50%的路段,其交通量都在2000辆/昼夜以上,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这就是说,有50%的现有干道需要改造成二级以上的公路。
而现有的10.8万公里的国道网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30%。
因此加快公路建设是当务之急。
3.发展不平衡。
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
到2000年底全国仍有353个乡(0.8%),6.9万个村(9.2%)不通公路。
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
上海95.4km,天津85.1km,北京81.0km,海南61km,广东58km,江苏56.6km。
10km以下的省有5个,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省13.8km,排位倒数六。
4.通行能力低。
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形成。
5.服务水平低。
公路运输服务不满足要求。
三、发展规划1.发展方向(1)提高等级与加大密度并举。
新建公路,沟通断头路。
(未来10年计划新建3万公里)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旧路技术改造:直接改造:二级公路以下公路可直接改建为二级或一级公路新建复线:二级公路改造,增设高速公路复线(2)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大型车、小型车发展,控制中型车(3)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
(4)管理信息化发展。
2.发展规划(1)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3.5万公里)1990~2020年,总长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2003年,完成“两纵两横”;2020年,完成“五纵七横”。
为发展我国公路、水路交通,交通部在“七五”期末制订了交通发展长远规划。
即在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的交通运输业总方针指导下,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网”的方针,从“八五”开始用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支持系统的“三主一支持”交通长远规划。
“三主一支持”中的公路主骨架即国道主干线系统,它是国道网中由专供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和原汽车专用一、二级公路为主组成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