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地位: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_______________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
(3)作用:广大农奴获得____________,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农民_______________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2、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___________在土地上。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民____________得一干二净。
(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2)思想基础:借助____________,化解改革阻力
(3)组织基础:成立各层次的________________,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4)个人力量:亚历山大二世汲取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二、“二一九法令”
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___________,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
(1)农奴可得一块_______,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___________。
课堂研讨
一、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意义。
三、分析分析“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
备注
学后反思
课堂检测——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姓名:
1、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下列材料: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课外作业——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姓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
课题: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二一九法令”关于废除农奴制和强化对农民的管理的改革措施。
2.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课前预习
一、改革的酝酿
1、目的:为了化解____________,重振大国威望
2、准备:
(1)历史基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均颁布过改革法令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份地须_____________,未付清赎金前,农民须给地主服劳役,缴代役金;
3、组织上:加强_________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4、时限安排:赎买前另设____年的过渡期。
三、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_______________的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他们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
①上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材料二:1861年“解放”法令载:“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的一份文件中称:“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