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总工程师办公室各岗位职责介绍总工程师办公室各岗位职责介绍发布日期:2007-2-9 18:03:00 点击次数:13671、主任岗位职责:(1)负责总工办的全面工作;(2)负责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文件、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3)负责设计合同管理工作;(4)负责公路建设科技和技术管理工作;(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副主任岗位职责:(1)协助主任做好相关工作;(2)负责工程变更的设计审查;(3)负责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文物保护等工作;(4)负责公路建设定额管理、标准化工作;(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副主任(兼收费养护管理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1)协助主任做好相关工作;(2)负责公路收费、养护、路政、监控管理工作;(3)负责组织实施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4)负责公路养护管理及公路绿化工作;组织实施年度检查、验收、评定工作;(5)组织、监督、检查和指导局属各路政大队的路政管理工作;(6)组织、监督、检查和指导局属监控、收费的管理工作;(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4、设计和工程变更审查岗位职责:(1)承办预可、工可、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招标文件审查工作;(2)参与设计招、投标工作;(3)承办设计合同执行的组织协调工作;(4)承办设计验收工作;(5)承办工程变更的设计审查工作;(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5、科技管理岗位职责:(1)承办局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监督实施、推荐评选等工作;(2)承办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推广工作;(3)承办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4)参与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6、环境保护、水保岗位职责:(1)承办建设项目环境监督、监测、评价工作;(2)承办建设项目文物保护工作;(3)承办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承办建设项目水资源保护工作;(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7、文书管理岗位职责:(1)承办文件、资料收发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8、收费养护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收费、养护、路政、监控管理工作。
1)、副主任岗位职责:(1)协助主任做好相关工作;(2)负责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支出预算的编报工作及通行费收入报表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3)负责协调收费公路的规划、收费研究工作;(4)负责车辆通行费优惠的管理工作;(5)指导、监督局管收费公路的收费、稽查管理工作;(6)制定局养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7)负责年度检查、验收、评定工作;(8)负责公路营运养护信息、数据的采集、保存、归档及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9)负责局及所属各单位通讯、监控设施的巡视、安装、调试和维护管理工作;(10)制定路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公路路政案件的调查、处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工作;(11)负责抓好路政执法队伍的建设;治理所辖公路的“三乱”现象;(12)负责做好收费、养护、路政、监控人员技术培训工作;(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收费管理岗位职责:(1)承办收费公路通行费征收工作的管理、稽查工作;(2)参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政策性调整的调研、测算工作;(3)承办收费公路通行费征收票据的有关业务和管理工作;(4)承办收费公路通行费征收工作中统一帐册、报表的印制、供应和发放工作;(5)承办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报表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6)承办收费公路收费许可证的年度审验和换证工作;(7)承办群众举报收费公路问题的调查、落实、答复工作;(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养护管理岗位职责:(1)承办制定公路养护管理、考评各项规章制度;(2)承办公路养护年度检查、验收、评定工作;(3)编制公路灾害应急预案;承办公路绿化、公路防汛、防雪保交通和其他灾害预防的检查及公路水毁等自然灾害抢险与修复工程管理工作;(4)负责所辖公路路况、交通量、经济调查和登记工作;(5)参与养护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4)、路政管理岗位职责:(1)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局属各路政大队的日常工作;(2)承办路政案件查处和审核报批平交道口及需要组织专家评审的行政许可案件;(3)监督检查车辆超限超载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4)承办各类法律事务协调工作;(5)承办路政案件档案、资料管理和路政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6)承办路政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5)、监控管理(1)承办制定机电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的制度、计划,并督促、检查、落实;(2)承办收集、统计、分析和整理各路段数据信息,并做好对信息数据的保存和归档工作;(3)督促、落实各路段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维修工作及机电系统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4)收集局属各单位机电系统巡视记录、故障分析、排除记录情况并作出分析材料和存档;(5)督促、检查局属各单位机电系统季度设备维护并做好不定期对系统运行状况抽查;(6)承办检查局属各单位备品备件采购、库存情篇二:项目总工程师岗位职责项目总工程师岗位职责1、对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在本职范围内,对技术和质量有权作出决定和处理,并接受上级总工程师的业务领导。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法规和部颁的现行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局、公司的施工技术、试验、测量仪器管理办法;执行局《项目管理手册》中规定的技术、质量职责和有关要求;贯彻执行承包合同中业主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等文件,并监督实施执行情况。
3、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和掌握具体技术细节,参加设计技术交底,主持图纸会审签认,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核对,如有出入应按规定及时上报监理。
4、协助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审核、改进等各项工作,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对项目经理负责。
5、在项目经理主持下,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报批;组织各部门进行质量过程识别、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出质量控制关键点、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组织编制施工技术工艺组织措施、质量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和作业指导书等,并在施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技术、质量、安全、环保交底,指导各部门和技术人员贯彻实施。
6、督促指导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
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督促指导工程部门做好技术、质量、安全、环保二级交底工作。
7、领导试验检测和测量放样及计量工作,确保测量、试验数据准确;负责对试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技术问题时的决策或报告。
8、主持制订本项目有关的科研课题和“四新”推广项目,并组织实施;组织成立项目qc 攻关小组并开展攻关活动。
9、定期组织工程质量检查,负责技术质量事故和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以及审核签发变更设计报告。
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生产中存在的事故隐患,从技术上提出意见和解决方案。
10、主持交竣工技术文件资料的编制、分类和汇总,参加交竣工验收;组织做好施工技术总结,督促技术人员撰写专题论文和施工工法,并负责审核、修改、签认后向上级推荐、申报。
11、主持对项目技术人员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12、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对本单位的安全环保问题负技术责任。
13、熟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4、编制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要把安全技术措施及环境保护措施贯穿到设计、方案的各个环节中。
15、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及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做好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16、主持各种安全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篇三:总工程师岗位职责总工程师岗位职责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本标段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并负全面技术责任。
2、协助项目经理贯彻执行项目部质量方针和安全、质量、环境目标,负责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行。
3、负责制定项目部的实施性施组、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创优规划。
对本标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负技术指导责任。
4、负责制定项目内控标准,组织编制施工方案,组织项目技术课题的攻关。
5、负责组织实施技术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计划、质量标准;负责推广“四新”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工程实际组织开展qc活动。
6、组织项目部定期对分包单位进行贯标检查,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参加监理组织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7、负责与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8、组织工程部各主管工程师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施工调查、设计图纸会审、现场核对、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方案的研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组织变更设计,及其重大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查,参加业主或监理单位、集团公司指挥部组织的工作例会。
9、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资金因素、工程水文地质因素、气象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其它难以预料的因素。
其中人的因素影响最多也最严重,从产生的根源来看,有来源于开发商及上级主管机构的;有来源于设计单位的;有来源于承包商(分包商)及上级主管机构的;有来源于材料设备供应商的;有来源于监理单位的;有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的;也有来源于社会和各种自然条件的。
现将这些因素归纳如下:一.来源于开发商的因素1.提供勘察资料不准确,特别是地质资料错误或遗漏而引起的未能预料的技术障碍。
2.提供的控制性坐标点、高程点资料不准确或错误。
3.临时供水、供电工程相关手续办理和实施不及时,供应量不足。
4.办理临时占道、施工占地手续不及时。
5.地上、地下构筑物及各种管线搬迁工作拖延不能及时向承包商移交施工场地。
6.施工场地内树木的移植、更新、砍伐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7.提供的图纸不及时、不配套。
8.开发商依据市场变化及经营需要修改、调整设计。
例如:调整产品定位、调整使用功能、调整使用标准、甚至改变使用要求。
9.为了满足购房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修改设计。
10.因市政配套、公共设施配套条件的变化而修改设计。
11.因采用不成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或技术方案不当而修改设计。
12.承包合同中未涉及问题的谈判。
例如:材料替代、施工过程中指定分包商等。
13.承包合同内容、条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谈判。
例如:增加或减少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工程内容、分部分项工程的抢工、材料设备供应方式及供应价格的变化等。
14.合同纠纷引起的仲裁或诉讼。
15.开发商负责供应的材料、设备供货不及时,数量、型号、技术参数与实际所需不符,货物产品质量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