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 Internet概述——操作提示网页

2.1 Internet概述——操作提示网页

1.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举世瞩目的Internet是由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网络发展和演化而成的。

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试验研究网络、学术性网络,以及商业化网络这三个历史阶段。

图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
Internet除了规模一直呈指数增长外,Internet应用领域也在走向多元化。

图Internet应用领域
2.Internet在我国的历程
进入90年代后,我国也开始投入巨资进行国内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及与Internet 的连接。

1990年,我国第一个跨园区的光纤互联计算机网络——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开始建设,该网络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园网,以及中科院在中关村地区的众多研究所通过光纤连成一体。

接着,又通过租用专线的方式建立了一条从中科院网络中心到美国的国际线路。

Internet组织把NCFC国际线路开通的时间,即1994年5月定义为中国加入Internet的时间。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大型互联网络主要有: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宽带中国China169网(网通集团)、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

3.Internet的重要组织机构
图Internet的重要组织机构
一个相当于Internet最高管理机构的组织是Internet协会(Internet Society, 简称ISOC),ISOC成立于1992年,总部设在美国。

ISOC是作为一个“全球Internet
协调与合作的国际组织”而建立的,其任务是“确保全球Internet发展的有利性和开放性,并通过领导标准、议题和培训工作来发展互联网络的相关技术。


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简称IAB。

IAB下成立了两个工作部门:Internet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简称IETF)和Internet研究任务组(Internet Research Task Force,简称IRTF)。

IETF负责Internet 中短期技术标准和协议制定,以及Internet 体系结构的确定。

IRTF负责长期的与Internet发展相关的技术研究。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InterNIC)。

该机构成立于1993年1月,主要任务是负责所有以.com、.org、.net和.edu结尾的顶级国际域名的注册与管理。

此外,.mil和.gov顶级国际域名仍然由美国政府管理,各个国家的顶级域名则由各国自己管理。

WWW协会(W3C)。

WWW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是除了ISOC以外的另一个国际性的Internet组织。

W3C的主要任务在于确定和颁布有关Web应用。

W3C目前的成员仅限于团体或组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NNIC,网址为)是成立于1997年6月的非盈利Internet管理与服务机构,行使中国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CNNIC的运行和管理工作,CNNIC在业务上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在行政上接受中国科学院领导。

CNNIC作为国家级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代表我
国各互联网络单位,与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及其它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行业务联系。

4.Internet的作用与特点
互联网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世界范围的巨大计算机网络。

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

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互联网的作用在于它是一个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简单快捷的通信与信息检索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通过使用互联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既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

Internet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被称为二十世纪末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因为Internet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开放、自由、平等、合作和免费的特性所推动的。

正是具备了这些特点,因特网才能在如此广阔的范围覆盖了全球,缩短了人们共享各种资源的时空。

图Internet主要特点
开放性:Internet是开放的,可以自由连接,而且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地理上的距离概念,任何人随时随地可加入Internet,只要遵循规定的网络协议。

同时,相对而言,在因特网上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自由,所有的信息流动都不受限制。

交互性:网络的交互性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

其一是通过网页实现实时的人机对话,这是通过在程序中预先设定访问路线超文本链接实现的。

同时设计时也可以在网页上设置通用网关程序自动采集用户数据。

其二是通过电子公告牌或电子邮件实现异步的人机对话。

这方面是因为信息在网上传输异常迅速,用户可以很快得到正确反馈。

而Internet恰好可以作为平等自由的信息沟通平台,信息的流动和交互是双向式的,信息沟通双方可以平等与另一方进行交互,及时获得所需信息。

低廉性:Internet是从学术信息交流开始,人们已经习惯于免费使用。

进入商业化之后,网络服务供应商(ISP)一般采用低价策略占领市场,使用户支付的通讯费和网络使用费等大为降低,增加了网络的吸引力。

目前,在Internet上有许多信息和资源是免费的。

平等性:Internet上的用户是“不分等级”的,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地点以公开的或匿名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身分阶层的限制。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是无中心的,传播者与受众者是处于同等地位。

所以无论是个人、企业、政府组织之间在网络这个开放性环境下也是平等的、无等级的。

共享性:网络用户在网络上可以随意调阅别人的网页或拜访电子广告牌,从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有的网页连接共享型数据库,可供查询的资料更多。

而内容提供者本意就是希望你能够随时取阅他最新的研究成果、新产品介绍、使用说明或只是一些小经验,他希望你能认同他的看法、分享他的快乐。

另外,Internet还具有技术通用性、合作性、虚拟性、个性化和全球性的特点。

Internet是一个没有中心的自主式的开放组织,Internet上的发展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和双赢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