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


•中外联合加强
•双赢的结果(以东风科技为例)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行业整合初见端倪
• 整合所面临的行政干预小于整车行业 • 今后2-3年内部分产品集中度不断增加, • 跨区域和集团联合增加 • 2005年之后行业整合进一步加快
•售后维修市场良莠不齐
•售后维修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持续的价格和利润率压力
配套 维修 出口
•零部件需求三驾马车
•零部件需求预测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有希望成为国际生产基地之一
•长期 •短期
•国内汽车市 场需求起飞
•有希望成为 国际生产基
地之一
•整车厂传递 价格压力
•原材料价格 上涨
•规模扩张的 机会
•行业结构特 征及演变
•价格和利润 率压力
•业绩出现分 化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各公司年报
•比较优势:制造业整体能力不断加强
•出口额上升,反映国际比较优势
•资料来源:CEIC
•比较优势:巨大的潜在市场
•全球汽车销量预测
•资料来源:汽车普利斯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中金公司研究部
•行业结构特征和演变
•长期 •短期
•国内汽车市 场需求起飞
•有希望成为 国际生产基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汽车消费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中国轿车消费处于起飞时期
•注:国内2001年数据;国外为1998年数据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联合国统计处国际比较项目
•汽车消费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各国国内汽车销售变动轨迹(从启动至2002年 )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选择有规模扩张潜力 的零部件企业
•净资产收益率•%
•30
•25
科 •万向钱潮
•一汽四环 •R•2• = 0.4 •上海汽车
•10
•5 •0 •-5 •-
•航天机电
•1,000
•2,000
•三环股份
•3,000
•4,000
•5,000
•-10
•销售收入(百万元)
•国 外
独立零部件企业不依 附于某一汽车集团
但其专业化大规模低 成本生产已经使其在 某些产品上拥有垄断 地位
独立零部件厂商将对 传统的整零关系形成 冲击
•独立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专业化生产,形成垄断地位
•资料来源:全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营概况产销统计,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2
•...民营企业发展尤为突出
•规模,成本, 技术是长期 生存之道
•出口增长迅速
•零部件先于整车打开出口市场
•注:2000年海关统计口径有所调整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出口优势:劳动、材料密集型产品
•表:2001年出口金额排名前十位的产品
•资料来源:全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营概况产销统计
•汽车巨头增加中国采购金额
•福特提高中国采购金额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
•投资要点
•长期 •短期
•国内汽车市 场需求起飞
•有希望成为 国际生产基
地之一
•整车厂传递 价格压力
•2003年原材 料价格上涨
•规模扩张的 机会
•行业结构特 征及演变
•价格和利润 率压力
•业绩出现分 化
•规模,成本, 技术是长期 生存之道
•受益于国产汽车热销
•零部件销售额与整车同步增长
集团重点扶持
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 性
•配套企业与车俱进(以东风汽车发动机业务为例)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产销快讯,公司数据
•整零关系逐渐市场化
整车企业加速推出新 车型,无升级和研发 能力的配套企业面临 淘汰
整车企业的全球化采 购
模块化供货令分层更 清晰
•国 内
零部件企业跨区域联 合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地之一
•整车厂传递 价格压力
•原材料价格 上涨
•规模扩张的 机会
•行业结构特 征及演变
•价格和利润 率压力
•业绩出现分 化
•规模,成本, 技术是长期 生存之道
•整车厂下属零部件企业占主导
以上汽、一汽、东风 下属零部件企业为主 导
•零部件销售收入排名前15位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
•与整车厂同步发展的配套企业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国际零部件厂商已将生产转移到中国
跨国厂商利润率不断 下降,全球销售额锐 减...
...而其在中国的业务 量剧增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比较优势:劳动力
•全球每小时人工费用比较
•资料来源:美国JohnDeer供应管理服务公司
•比较优势:劳动力
•我国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
我国部分劳动和材料 密集型产品价格具有 比较优势
•入世压力-短期内进口产品直接冲击较小
•进口零部件价格下调过程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入世压力-由整车厂传导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罗兰贝格公司
•零部件企业业绩分化,利润率下降
•规模、成本、技术-长期生存之道
•长期 •短期
•-15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加强技术进步,提高持续竞争力
注重技术开发的企业 享有高于行业的利润 率水平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投资建议和个股分析
•上市公司对比
•一汽四环(中性:1-2-1 )
• 2003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受上下游挤压而 • 下降,且规模扩张有限 • 成立合资企业, 逐渐由卡车零部件向轿车 • 零部件转移. • 短期中性, 长期推荐
私营零部件企业增长 最快
浙江零部件产业跃居 第二,私营企业功不 可没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
•外资企业技术领先,盈利能力强
主要跨国零部件厂商 已经进入中国
享有较高的利润率和 增长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
对国内企业来说,最 关键的是获得适用于 国内的先进技术
总体而言,中外联合 是双赢的。
•长期 •短期
•国内汽车市 场需求起飞
•有希望成为 国际生产基
地之一
•整车厂传递 价格压力
•原材料价格 上涨
•规模扩张的 机会
•行业结构特 征及演变
•价格和利润 率压力
•业绩出现分 化
•规模,成本, 技术是长期 生存之道
平均价格年下降3%
由于受配额限制,进 口零部件主要为高附 加值产品,短期内对 国内企业的直接冲击 不大
•国内汽车市 场需求起飞
•有希望成为 国际生产基
地之一
•整车厂传递 价格压力
•原材料价格 上涨
•规模扩张的 机会
•行业结构特 征及演变
•价格和利润 率压力
•业绩出现分 化
•规模,成本, 技术是长期 生存之道
•规模扩大是盈利增长的基本保证
规模与回报率具有一 定的相关性
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 效应最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