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睿分享九型人格中的2号性格——给予者困境他们喜欢与人相处。
他们要知道自己是否受欢迎。
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好感。
羹磅被爱,被保护,并成为他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2号性格者在童年时代通过满足他人的愿望来获得爱和安全感。
为了寻求他人的认可,他们建立了一套灵敏的雷达系统,能够迅速探测到他喜好。
给予者说,他们调整自己的感情去适应他人,够确保自己更受欢迎了。
他们还说,他们甚至会强迫自己改变习惯,被迫放弃自己的需要,以换来他人的关爱。
给予者从小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确信: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获得他人的认可。
他们把人际关系视作维持生;生存的最重要条件。
这样的观念让2号性格者总是不自觉地改变自己。
迎合他人。
他们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才能获得欢迎。
这种迎合有时也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因为他们的内心并不情愿牺牲自己的真搴需要。
2号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所展示的只是他人想看的,而并非真正的自己。
正因为如此,2号也会时常感到自己是在愚弄他人。
2号性格者觉得自己拥有多个不同的自我,为了满足那些重要人物,他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些不同的自我有时也会让他们产生混乱和困惑。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呢?你所看到的不过是我的一个个方面,你真认识我吗?在两性关系中,2号性格者尤其倾向于为了追求强势伴侣而改变自己。
他们可以完全放弃自己过去的生活和兴趣爱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伴侣所期望的形象—卜。
但是当他们为了讨好对方而改变时,他们自己又会产生一种失去自己,但是当他在两性关系的初期,2号会为了讨好对方而按照他或她的方式生活。
但是到了关系发展的后期,他们就会感到自己被对方的意愿所控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愿望,想要从中解脱出来,重获自由。
所以当关系发展成熟后,,他们经常会歇斯底里地突然发怒,因为在求爱阶段被遗忘的自我又开始浮现出来。
一方面要改变自己来不断满足对方,另一方面又想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2号性格者往往会陷入这样的矛盾冲突中。
由于给予者总是在压制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别人的需求,所以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伴侣,或者处于强势的人,产生强烈依赖感,以平衡内心的失落。
与权力的联系能够保证他们的生存,还能让他们维持给予者的形象。
2号性格者认为,他们改变自己,实际上是一种给予和付出,所以他们必须赢得他人的爱,才能让他们自身的需求物化。
他们与他人保持关系的方式不是通过强权或者公然威压,而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或者给予的帮助。
如果结果并非他们所愿,他们的需求没有被物化,他们就会抱怨,因为给予没有得到回报,这让他们心里十分不平衡。
抱怨也是为了让人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牺牲。
2号性格者相信,他人需要他们的理解,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需要他们的帮助。
如果他们付出的努力没有被发现或认可,他们会感到遭受了打击。
他们的价值似乎完全取决于别人的看法。
只要有人轻轻拍一下他们的肩膀,对他们点点头,他们立刻就会觉得自己很重要:“他们没我可不行。
”一旦某个重要人物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他们立刻就会觉得地位不保:“怎么办?我得让刃。
2号性格者可以成为很好的帮手和意见给予者。
但是如果他们出色的支没有得到回报,他们很可能变成幕后的权力操纵者。
2号性格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争取得到他人支持,避免被他人反对。
★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骄傲。
“他们没我不行。
”★对自己能满足他人的需要感到骄傲。
“我不需要任何人,但是他们都需要我。
”★对自己为了满足他人而扮演的多个角色感到困惑。
“我的每个朋友对我的看法都不同。
”“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对自己的需求感到困惑。
“我能够变成你期望的样子,但我对你的真实感觉是什么呢?”★把性吸引力当成一种获得认可的保证。
“我并不想和你发生关系,但我知道你很想。
”★对“成功的男人”或“出色的女人”十分依恋。
★渴望获得自由。
感到自己被他人的需求所控制。
★当自己的真实需要与为了满足他人而扮演的角色发生,中突时,会变得歇斯底里,爱发脾气。
★能够体察他人的感情,或者强迫自己改变以确保获得他人的爱。
张高睿分享2号性格家庭背景2号性格者在孩童时期很讨人喜欢,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让他人高兴。
他们能迅速发现自己身上吸引他人的地方,不仅如此,他们还能针对不同的成年人,做出不同的表演。
他们是惹人爱的孩子,而且知道如何让这种喜爱源源不斷地涌向他们。
我的父亲和家人不是很亲近,这更加激发了我吸引他注意的欲望,因为我的兄弟姐妹都不擅长这一点。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体温计,总是在测量他的性情。
我记得我放学回家后,总会跑到他的书房门口,偷偷地扒着门往里看,看看他的脾气如何,这样我就知道晚上该如何表现了。
这就好像是在决定当天晚上我该选择哪一种性格,只要我找到了合适的性格,我总能让他高兴。
后来在接受心理治疗时,我给每一种性格都起了名字,我还清楚地记得每一种性格所产生的感觉。
我最喜欢扮演的性格角色是“公主”。
她很甜。
当我扮演“公主”时,我会津津有味地给父亲讲述我当天做的每一件事情。
有时候我还会假装告诉他,在学校里我感觉也像公主一样,虽然他不在我身边,但是我表现得很勇敢,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国王的女儿,我就这样顺便恭维了他。
还有些2号性格者表示,他们对于他人的需求特别敏感,这主要是因为从小他们就要给予父母情感上的支持。
我是一个很会帮忙的孩子,我觉得我的家人能力都不强,他们需要我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我通过照顾我的父母,让他们变得更强大,才能好好地照顾我。
我让他们去参加教堂在星期日举办的宗教活动,因为我觉得这样能让他们变得更强,而且他们还能知道,我是教堂的星期日培训班中最出色的学生,这会让他们对生活更有信心。
在我长大后,我也曾经好几次把自己交付给某个男人,为了让他照顾我而主动服务于他。
我会努力工作挣钱,然后把钱给他,让他来照顾我们的生活,就好像他在支付我的生活费。
尊样的话,我就觉得是他在照顾我,就会有一种被爱的感觉,虽然实际上我还是自己在照顾自己。
还有一种典型的童年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2号能够发现让自己变成他人的必需品,并被他人关爱的多种可能,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吸引力从我的童年完全是一种三角关系。
我的父亲非常慷慨,而且十分风趣,但是我的母亲却正好相反。
所以我总是把母亲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第二位。
我知道只要和母亲相处好了,我就能从勺夕那里得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
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十分奇妙。
他希望能够控制我,而我呢,像舞截然不同的做法:要么努力迎合他,把自己打扮成乖乖女讨他喜欢,要么彻房违背他的意愿。
我不听他的话,并不是我真的想和某个他不喜欢的者真的想很晚回家,只是因为当我违背他时,他会被道给予我更多衣移,我觉得自己很重要。
张高睿分享2号性格多样的自我2号性格者说,他们对自我的夥’发他们做出最出色的表演。
他们也知道自己迎合他人是为了确保获得他人的爱。
2号性格者感觉他们把自己分成了若干份,每一份都分给了不同的朋友,但是没有人知道完整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自我改变的能力,常常会让2号觉得自己在愚弄朋友。
从自我防御的角度来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完全暴露自己而带来的风险;从他们的成长背景来看,这样做正好印证了他们童年萨的信仰:要获得爱,就必须把不被接受的方面隐藏起来。
通过改变自己弓来迎合某个朋友,这很可能让2号与自己的真实感情失去联系。
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希望上时,他们自己的感情就被遗忘了。
认同对于我来说是不需要思考的,这是一种本能需求。
我从来不会去考虑该送什么礼物给某人,我会自动地从他们身上发现线索,知道他们的需要。
i》这是我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对他人有用,那我就会感到非常不安全。
我的整个高中生活似乎都是这样度过的:早上起来,首先决定今天要扮演什么角色。
我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朋友,而且我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来对付不同的朋友,我觉得每一种方法都是我的真实表现。
但是,如果他们同时出现在一间屋子里,我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因为那样我就不知道该扮演哪一个角色。
而且如果有新成员出现的话,我会觉得自己需要改变,但是又希望其他人不会发现,我对待新成员的态度与对待他们有所不同。
上个月我度过了我的30岁生日,那次聚会对我来说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因为我的各色朋友都来了,他们除了认识我以外,没有任何共同点。
结果,一个护士和一个卖迷幻药的在厨房里大吵起来,因为他们互相都看不顺眼。
但是对我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好朋友。
2号性格者觉得每一种自我所扮演的角色尽管不同,但都是完整的。
他们在不同的朋友面前,自我表现可能截然不同,但是他们对每个朋友都是真心的,甚至是深情的。
尽管他们的确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在伪造自我,是在引诱他人进人虚假的友谊。
他们的真正问题,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从他人的正面赞赏中寻找安全感。
多种自我所导致的一个问题是,2号性格者更善于去迎合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去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童年时代,他们通过付出自我来获得安全。
当他人需要他们时,他们会产生一种骄傲感,反而不愿承认自身的需求。
因为自身的需要有可能与他人的需要是矛盾的。
满足了自身的需要,他们就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可。
于是久而久之,为了确保自己的受欢迎程度,他们的注意力被完全集中在他人身上。
我的工作是牙医助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病人们喜欢我。
如果来了新的病人,我会感到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除非我能够和他们交谈,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他们的兴趣是什么。
这就好像钓鱼一样,我最终找到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鱼饵。
只要我找到了鱼饵,我就感到安全多了,就能决定我到底是喜欢他们,还是不喜欢他们;但是在我获得认可之前,我无法说出对他们;如果是老多人,感觉就像是在做连连看的游戏,你必须找到与病人相对应的性格。
病人A意味着我是A号性格,我在谈话中要马上表观出相符的特征。
这个过程相当费劲,因为我总是希望能够有一些迹象说明我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