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
姓名:部门: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天3分,共45分)
1.《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
方面的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B )。
A.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有效实施。
B.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2.非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B)人时,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
全管理人员。
A. 50
B. 100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B)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
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A. 治疗
B.排查治理
C.整改
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C )。
A.劳动用工情况
B.安全技术措施
C.事故应急措施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A ),并监督,教育
从业人员按规定佩戴使用。
A.劳动防护用品
B.工作场所
C.安全帽
6.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以下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C)。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7.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单位或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C).
A.应急管理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 C 应急救援人员
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A)。
A.检查
B.检测
C.养护
10.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 C )必须对发包或出租的项目,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A.承包单位
B.承租单位
C.发包的生产经营单位
1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收处分之日起,(B)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五
B.三 C 一
12.“三项岗位”人员是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A).
A. 特种作业人员
B.班组长
C.安全管理领导
13.在生产劳动过程,(A)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病危害因素。
A.作业环境
B.卫生环境
C.高温环境
14.从业人员有权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B )、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起诉
B.检举
C.仲裁
1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D)后撤离现场。
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二.填空题。
(每天5分,共25分)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予其撤职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安全生产检查有定期安全生产检查法、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法、
季节性和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法、专项(业)安全生产检查法、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法、职工代表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法等六种类型。
3.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的“三个必须”是指: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4.灭火的基本方法是:冷却灭火法、窒息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
5.有限空间作业常见安全事故一般是指:中毒窒息事故、爆炸火灾事故、
淹溺事故、坍塌掩埋事故。
三.问答题。
(共30分)
1.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中对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出了哪几方面的重要规定?(10分)
答:
1.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3.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
4.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5.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6.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
7.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制度。
8.执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9.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10.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2.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有哪些?(10分)
答: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危险性分析情况。
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落实措施。
5.有明确的、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应急能力相适应。
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
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指的是什么?(10分)
答: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核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
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放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严禁无防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部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