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井工程施工方法

打井工程施工方法

水源井工程一、施工准备(一)选择钻机根据施工条件和地下水开采情况,选择水源井QZ200型钻机进行水源井的施工。

根据项目区地质特点,选择反循环的钻进方式。

(二)设计井孔位置井位应选择距电线远些、避开地下通信电缆、构筑物及地下一切设施。

与地面重要建筑物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遵守有关施工现场的规。

(三)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的安装安装必须基础坚定、安装平稳、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得移位。

(四)开挖泥浆池和沉砂池,容积必须满足施工储浆和沉砂的要求。

(五)购置施工所需的管材,砾料及其他物料,必须按设计要求在开钻前准备好,并及时运到现场。

(六)要准备好充足的水源,保证施工用水。

二、施工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一)钻进采用低度粘土造浆钻进,以避免孔内塌方,井孔应符合《机井技术规范》的要求。

井身直径不得小于设计井径;护壁使用的泥浆应满足钻进不同岩层适用的性能指标要求;冲洗介质必须做到保证井壁稳定、减少对含水层渗透性和水质的影响、提高钻进效率,黏土配制的泥浆达不到要求,可在搅拌时加碱(Na2CO3)处理。

井孔必须保证井管的安装,井管必须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工作。

顶角倾斜不得超过2度,方位角不能突变。

井管应坐落牢固,防止下沉。

采用填砾过滤器的管井,设置扶正器,确保井管位置正确。

回填砾石采用直接投入法。

砾石滤层的高度要使含水层通连以增加出水量,并超过含水层5米。

封闭可采用黏土球、块,特殊情况可用混凝土封闭。

(二)取样记录要做好钻井记录,记录取样至少每层一个,含水层1—2米、粘土层3—5米、变层处各采记一个,下管后出井孔结构图。

(三)安装措施及下管方法井管接管采用焊接方法,悬吊方法下管,下管前要校正孔径,实测孔深。

(四)砾料砾料采用φ5—15毫米的卵石,填砾四周要均匀,围填高度根据井的含水层深度确定,填至含水层上部5-10米处。

(五)封井止水材料采用粘土球和黄粘土球封在砾料上部至地面。

(六)洗井洗井必须在下管、填砾、封井后立即进行。

抽水试验的出水量不小于生产出水量的75%,同时做好水位恢复时间间隔等观测工作。

洗井设备采用10立方米空压机以同心式方法洗井,测出涌水量、水位降深、单位涌水量。

单位涌水量大于50吨/小时·米,井动水位12米,并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做好水质、水位恢复时间间隔等观测工作。

(七)管井验收管井竣工后应在现场按下列质量标准验收:单位出水量与设计值基本相符;井水粗砂含量小于1/5万、中砂含量小于1/2万、细砂含量小于1/1万;井内沉淀物的高度不得大于井深的5/千;井身直径不小于设计直径,井深偏差不超过设计井深的±2/千;井管位于井的中心,上口保持水平;过滤器安装偏差,上下不超过300mm。

按照设计和当地动水位较深的情况,农村供水采用深井潜水泵。

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钻孔质量控制井孔应符合《机井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安装及下管质量控制下井管前应校正孔径、孔深和测斜。

井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孔深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孔深的±2/1000;孔斜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井管应无残缺、断裂和弯曲等缺陷。

过滤器安装偏差,上下不超过30㎝。

允许一次下管长度满足《机井技术规范》要求。

采用填砾过滤器的管井,设置扶正器,确保井管位置正确。

(三)滤料质量控制填料应连续均匀速度适宜,及时测量填砾高度,核对数量,所填砾时留样备查。

如发现滤料填入数量和高度同计划量有出入较大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记录填入的结果。

五、施工机械配置及劳动力组合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于所采用的施工方法,经过劳动强度分析计算,确定出采用以下的施工机械配置。

水源井工程一、施工准备(一)选择钻机根据施工条件和地下水开采情况,选择水源井QZ200型钻机进行水源井的施工。

根据项目区地质特点,选择反循环的钻进方式。

(二)设计井孔位置井位应选择距电线远些、避开地下通信电缆、构筑物及地下一切设施。

与地面重要建筑物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遵守有关施工现场的规。

(三)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的安装安装必须基础坚定、安装平稳、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得移位。

(四)开挖泥浆池和沉砂池,容积必须满足施工储浆和沉砂的要求。

(五)购置施工所需的管材,砾料及其他物料,必须按设计要求在开钻前准备好,并及时运到现场。

(六)要准备好充足的水源,保证施工用水。

二、成井工艺(一)钻进水源井钻孔直径为550mm,一径到底。

采用低度粘土造浆钻进,以避免孔内塌方,井孔应符合《机井技术规范》的要求。

井身直径不得小于设计井径;护壁使用的泥浆应满足钻进不同岩层适用的性能指标要求;冲洗介质必须做到保证井壁稳定、减少对含水层渗透性和水质的影响、提高钻进效率,黏土配制的泥浆达不到要求,可在搅拌时加碱(Na2CO3)处理。

井孔必须保证井管的安装,井管必须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工作。

顶角倾斜不得超过2度,方位角不能突变。

井管应坐落牢固,防止下沉。

采用填砾过滤器的管井,设置扶正器,确保井管位置正确。

回填砾石采用直接投入法。

砾石滤层的高度要使含水层通连以增加出水量,并超过含水层5米。

封闭可采用黏土球、块,特殊情况可用混凝土封闭。

(二)取样记录要做好钻井记录,记录取样至少每层一个,含水层1—2米、粘土层3—5米、变层处各采记一个,下管后出井孔结构图。

(三)井管井壁管和滤水管采用钢筋砼管,井壁管外径为Ф320mm钢筋混凝土管,壁厚为35mm,滤水管长6米,孔隙率为15%,包网规格40目,包扎两层,沉淀管长2米。

井管安装方式采取托吊、焊接方式。

用外径320mm钢筋砼管,沉淀管为2m。

滤水管孔隙率15%,采用外径320mm,内径250mm,壁厚35mm,长度为6m。

(四)安装措施及下管方法井管接管采用焊接方法,悬吊方法下管,下管前要校正孔径,实测孔深。

(五)砾料砾料采用φ5—15毫米的卵石,填砾四周要均匀,围填高度根据井的含水层深度确定,填至含水层上部5-10米处。

(六)封井止水材料采用粘土球和黄粘土球封在砾料上部至地面。

(七)洗井洗井必须在下管、填砾、封井后立即进行。

抽水试验的出水量不小于生产出水量的75%,同时做好水位恢复时间间隔等观测工作。

洗井设备采用10立方米空压机以同心式方法洗井,测出涌水量、水位降深、单位涌水量。

单位涌水量大于50吨/小时·米,井动水位12米,并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做好水质、水位恢复时间间隔等观测工作。

4.2.2管井验收管井竣工后应在现场按下列质量标准验收:单位出水量与设计值基本相符;井水粗砂含量小于1/5万、中砂含量小于1/2万、细砂含量小于1/1万;井内沉淀物的高度不得大于井深的5/千;井身直径不小于设计直径,井深偏差不超过设计井深的±2/千;井管位于井的中心,上口保持水平;过滤器安装偏差,上下不超过300mm。

按照设计和当地动水位较深的情况,农村供水采用深井潜水泵。

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钻孔质量控制井孔应符合《机井技术规范》的要求。

2、安装及下管质量控制下井管前应校正孔径、孔深和测斜。

井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孔深偏差不得超过设计孔深的±2/1000;孔斜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井管应无残缺、断裂和弯曲等缺陷。

过滤器安装偏差,上下不超过30㎝。

允许一次下管长度满足《机井技术规范》要求。

采用填砾过滤器的管井,设置扶正器,确保井管位置正确。

3、滤料质量控制填料应连续均匀速度适宜,及时测量填砾高度,核对数量,所填砾时留样备查。

如发现滤料填入数量和高度同计划量有出入较大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记录填入的结果。

供水管道铺设一、供水管道安装工程的原则白城市洮北区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总长度为36810米,主干采用∮90、∮75PE管材,支管采用∮50PE 管材、入户采用∮20PE管材。

管网工程本着“开挖一处,铺设一处,完成一处”的原则进行施工,杜绝尾工过长的弊病。

二、管道安装施工准备1、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选定管材。

出厂前经过技术鉴定,其管材壁厚均匀,物理力学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管材连接件的选定其连接件为钢件的,焊接点牢靠,做防腐处理,出厂做压力实验并公称压力大于或等于管材的公称压力,规格见图纸并满足连接密封要求。

3、给水栓结构合理,坚固耐用密封性好,操作方便且水流阻力小并有防盗功能。

4、管材搬运时不能摔扔和剧烈撞击,不能日晒,堆放应放在温度不超过40℃的库房和棚内,不应露天存放,更不允许暴晒。

凡存在地于0℃的环境中的管材,使用前应在室温下保存一昼夜。

存放期不超过一年,距离热源不应少于1米。

5、管材的现场检查:外壁光滑、平整、内壁方平整、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及明显的波纹、凹陷、杂质、颜色不均、分解变色浅等。

同一截面的壁厚偏差不得超过14%,管材两端应与轴线垂直。

接口处插口、承口工作面不得有破损,尺寸正确,承口内径允许偏差为+0.3,-0.2毫米。

6、下管前的准备工作:(1)运管:将所需管材,管件安装要求的种类、口径运到大致相应的位置。

(2)沟边摆放:要考虑不堵塞道路,不影响沟槽安全,下管排管方便等因素;对承插式管材的承口方向应尽量和敷管前进方向一致,在坡度较大的斜坡地区,沟边摆放时承口应偏向上方,以利于装管。

在现场狭窄的地段施工,运进的管子经检查后应立即下沟槽,不允许在沟边摆放。

要防止管材自然滚入沟槽内造成事故。

(3)管材、管件、闸门的检查;管材检查如前所述;闸门要检查阀体是否完好,部件是否齐全,密封填料是否适当;启闭闸门是否开得足,关得严,同时记录启闭转数和方向。

三、管道安装工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位置,用拉线打桩的方法,确定施工路线。

在管线的转折点、出水口、闸阀等地方加桩,桩上标上开挖深度及技术要求。

管槽开挖完毕检查合格进行铺设管道。

管道安装前对管材管件进行外观检查,消除管内杂物。

先安装干道后支道,热承插方式安装,插口在上游,承口在下游。

管道中心平直,管底与槽底帖合良好。

承口内壁插口外壁均涂粘接剂,承插。

其工艺简单,连接牢固。

在出水口下1米处,应有加固措施。

(1)下管的基本要求:要保证管体平稳下到沟底,不得发生碰撞和滚落。

方法要简单、要易于操作,安全可靠。

下管步骤及条件:检查管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材进行检查,清理干净管内杂物,管材破损部分修补完善。

(2)铺管和接口1)铺管由低处向高处进行,铺设在平缓地段的承插口管道、承口一般应朝向来水方向,但在坡度地段,承口应朝上坡。

2)曲线铺设承插管时,当曲率半径较大时,可用每个接口允许偏角进行调节。

3)管道铺设或安装工作中断时,应用塞子等临时堵塞管口,不得敞口搁置。

4)铺设完毕的管道应立即将管道两侧及管上方回填且夯实。

(3)管道打压实验1)管道打压前要进行强度实验和严密性实验。

强度实验是测定管道的压力值,严密性是测定渗水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