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生物教材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讲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精练

中考生物教材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讲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精练

第二讲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一、选择题1.(2016龙东中考)下列可以看作生态系统的是( D )A.森林里所有的鸟B.河里所有的鱼C.草原上所有的动物D.一片森林2.(2016白银中考)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B )A.青草←野兔→狼B.青草→野兔→狼C.阳光→青草→野兔→狼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3.(2016泉州中考)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 A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4.(2016海南中考)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B )A.海口的万绿园B.五指山的热带雨林C.琼海的万泉河D.昌江海尾的湿地公园5.(2016烟台中考)春天来了,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它们属于( A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6.(2014合肥包河区中考)“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的说明森林具有什么作用( D )A.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C.降低噪音 D.涵养水源7.(2016鄂州中考)如图,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草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分解者D.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8.稻田中有一条食物链:稻→虫→蛙→蛇,若长期被重金属镉污染,下列最能体现该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镉积累量关系的是(注:方框大小代表镉积累量多少)( C ),A ,B ,C ,D9.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C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10.(天门中考)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D.在一段时间内,甲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11.(2016海南中考)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C.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能量和有毒物质逐级增多D.该食物网中的蛇与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12.(2014郴州中考)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

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生物甲乙丙丁铅的相对含量0.04 6.00 0.49 61.00A.乙→丙→丁→甲 B.丁→乙→丙→甲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13.(2016广东中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14.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下表为其记录的结果。

以下有关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B )生物种类小鱼小球藻蜻蜓幼虫水蚤体内食物成分蜻蜓幼虫——水蚤小球藻A.小球藻→蜻蜓幼虫→水蚤→小鱼B.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C.小球藻→水蚤→小鱼→蜻蜓幼虫D.光→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15.(2016滨州中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D.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16.(2016德州中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较少D.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17.(2016海南中考)下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B ),A ,B ,C ,D18.(2016长沙中考)右图是一食物网简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X、Y、Z都是草食性动物B.图示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构成C.从数量上分析,X+Y+Z>蝗虫D.草是生产者,其他均为消费者19.(2016黄冈中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有误的是( D )A.森林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被称为“地球之肺”B.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D.地球上的各类生态系统是独立的,彼此互不干扰的20.(2016广东中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二、非选择题21.(2016襄阳中考)“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襄阳的山水美不胜收。

如图为襄阳某林地内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非生物__部分。

(2)图中所含的食物链有__2__条。

(3)松树的生长离不开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在细胞核内遗传物质(DNA)的控制下完成的,而遗传物质的载体是__染色体__。

(4)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__水、二氧化碳__和无机盐。

(5)从获得的途径看,鸟的繁殖行为属于__先天性行为__(选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6)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鸟类特有的特征?__ACF__(填字母)A.体表覆羽B.用肺呼吸C.有气囊辅助肺呼吸D.体温恒定E.通过产卵繁殖后代F.前肢覆羽成翼G.善于飞行22.(2016滨州中考)生态农业具有“经济、环保、高效”等优点,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图是一个生态农场模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不考虑人的作用,此生态农场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__玉米__,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鸡、人、猪__。

(2)生态农场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太阳能__。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如果沿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进行传递,在消耗农作物100千焦能量时,人最多可以获得能量__10~20__千焦。

(3)此生态农场自我调节能力弱,主要原因是__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__。

(4)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玉米生活和分布的阳光、水分、土壤等因素统称为__非生物因素__。

(5)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该农场主计划种植青蒿,供药厂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直接__使用价值。

23.(2016内江中考)如图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绘制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微生物(分解者)__。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太阳__。

(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消费者是__叶蝉、蜘蛛、松毛虫__。

(4)请你数一数,图中共有__9__条食物链。

(5)请你仔细想一想,在该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__3__个营养级。

(6)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灰喜鹊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__自我调节__能力实现的。

24.(2016·襄阳中考)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有关问题:(1)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及__分解者__。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食物链和食物网__进行的。

(3)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的营养成分来自水稻种子的__胚乳__。

(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果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

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__生态平衡__中起重要作用。

(5)灌溉条件良好的地区,夏天天气越是晴好,光照越强,水稻的产量就越高;越是阴雨连绵,光照越弱,水稻的产量就越低。

根据上述事实,请你就光照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探究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__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吗?__25.(2016常州中考)20世纪对于那些美味的大型海洋鱼类,如金枪鱼和鳕鱼。

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时代。

由于过度捕捞,这些鱼类以及其他顶级捕食者的数量呈直线下降,而被金枪鱼和鳕鱼等大型鱼类捕食的小型鱼类数量如沙丁鱼和凤尾鱼,却暴涨了130%,与此同时,一些海洋藻类植物的生长情况亦不容乐观。

研究人员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办法便是减少捕捞大型鱼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海带等海藻属于__生产者__,它可以通过__光合__作用转化积累化学能,为金枪鱼、鳕鱼等__消费者__(选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写出该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藻类→沙丁鱼→金枪鱼__,许多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在该海洋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__能量__流动和__物质__循环。

(3)科学研究发现,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的__生物多样性__有关。

当海洋中的大型食肉鱼类持续被人类大量捕捞后,最终将造成海洋生态系统__不稳定__(选填“稳定”或“不稳定”),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__减少__(选填“减少”或“增加”)。

(4)资料中该海洋生态系统中大型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人类过度捕捞大量鱼类__。

提出一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__制定相关法律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等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