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SD301技术标准和规格书

KSD301技术标准和规格书

3.3 通断温度差 range of content open and closed temperature 在温控器上设定在某一温度值时,自动接通与断开电路之间的温度值之差。
3.4 工作温度 working temperature
在温控器上设定温度为某一温度值时,温度上升触点断开或接通或温度下降触点 接通或断开,控制温度值。
2、 绝缘电阻 100MΩ以上 9.12 单 件 跌 落
3、 电气强度按规定值
10.14 10.15
1、 温度变化对试验初始值:
100℃以下为±5℃,100℃以上为±5%℃
9.13 耐 久 性 2、绝缘电阻 100MΩ以上
10.16
3、耐电气强度按规定值进行
4、机能以上无永久性损坏
9.14 机 械 强 度 接线端子无破损及使用上有碍的弯曲
表1
在不同工作电压所要求的尺寸 mm
所考虑 的距离
清洁
≤50V
>50V ≤130V
>130V ≤250V
爬电距
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 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

0.5
0.5
2.0
1.5
2.0
2.0
正常
2
1.5
3.0
2.5
4.0
3.0
脏的
3
2.5
4.5
3.5
6.0
4.0
7 材料
7.1 非带电的导电金属的材料应为铝合金不锈钢,黄铜、铍青铜或类似的牢固不易腐蚀的材料,对 铁、钢等有色金属材料应进行电镀。
在试验结果不发生异议的情况下,按周围温度 5℃-35℃;相对湿度 45%-85%,电源接近在
正弦波的交流电的条件试验亦可。
10.2 温度特性试验要求
10.2.1 将试验产品装夹在专用测温夹具上放进测温区域内,产品温场内通风良好,受热均匀,温
度升至平衡后开始测试。
10.2.2 测试时,在KSD系列温度测试仪上设定产品的动作温度下限、动作温度下限、复位温度
将被测件按额定电压,最大工作电流(偏差±5%),对温控器以升、降温进行触点开闭动作 试验,最大频率 6 次/min,开、闭周期自动,每开闭一次作为一个周期,记录周期次数,不 发生因电弧引起的极间短路及对带电件短路,然后检查性能。自动复位的应符合被授权认可 的安规要求的电压值、电流值、寿命周期(如:UL,100,000 次),用户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10.17 机械强度试验
上限、复位温度下限、升温速率、降温速率等测试参数,启动测试键,仪器自动按预先设
定的程序运行,在动作温度下限值再低 5℃,开始温度平衡后以小于 1℃/min 的升温速率对
检测炉内的温控器进行加温,要确保测温炉鼓风机工作进行空气搅伴,使温度分布均匀,
测试夹具上的温度传感器尽可能靠近被测产品。测试复位温度时,在炉温降至复位温度上
该系列温控器适用于装在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交流额定电压不大于 250V;额定电流不大于 10A;
交流额定电压不大于 125V;额定电流不大于 16A 的温度控制器具.
2 引用标准
GB/T14536.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自动控制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14536.10-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自动控制器 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 JB/T3751-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双金属温度控制器 Idt IEC730-1:2008 UL873
限值再高 5℃时保温,温度平衡后再以 1℃/min 的降温速率降温。
10.2.3 测温仪上被测产品通过的电流最大值不大于 10mA 并应有通断显示装置。 10.2.4 仪表精度
出厂检验 0.3 级,型式试验 0.3 级,温度特性测试仪仪表 0.3 级 10.2.5 各系列产品各规格具体温度特性值在出厂检验细则中规定。 10.3 温度特性试验装置
对端子(片状)轴向慢慢加下表所示的拉力及推力各 1 次,保持 1s,然后再用 10N 的推压 力分别在端子外端部与轴向垂直的各个方向加力持续 5s,符合性能要求。
表3
端子尺寸 AxB
4.8x0.5
4.8x0.8
6.3x0.8
轴向力 N
50
10.18 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 按 GB/T14536.1-1993 第 21 章规定进行。
新东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301 系列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
技术标准暨规格书
文件编号;KSD-WI-04 版本 A 2012-4-25
301 系列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
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KSD301 系列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的各项要求 作为本公司对该系列产品设计、出厂、使用和验收的依据.
4 分类及型号
4.1 分类
温控器按照动作速度分:代号“S”表示瞬动即突跳式;代号“M”表示慢动式。按
温度方式分:代号“T”表示可调式,代号“D”表示固定式。
4.2 型号:
产品型号按以下顺序表示 K S D 301 / □ □ □
4.3 温度Leabharlann 格/ □□□□□动作温度范围标称值: 3 位数字+通断方式+1 位数范围绝对值
9 性能
温控器应根据第 10 章进行所有规定试验,来检查是否符合表 2 规定
表2

项目


设定精度 温

9.1
度 特

通断 温度差
1、瞬动式应优选为(5-25)℃、 (10-40)℃、(20-50)℃
2、可按用户要求设定。
9.2 接 触 电 阻 ≤50mΩ(初始值) 9.3 绝 缘 电 阻 ≥100MΩ(常态) 9.4 电 气 强 度 耐规定电压无闪络,无击穿 9.5 泄 漏 电 流 ≤0.5mA 9.6 耐 低 温 1、 温度变化允许对试验初始值在 100℃以 9.7 耐 高 温 下为±3℃,100℃以上为±3%℃ 9.8 耐 冷 热 冲 击 2、绝缘电阻 100MΩ以上
10.17
耐 热 耐 燃 、 查 GB/T14536.1 中第 21 章 9.15
耐 漏 电 起 痕 选用 21.1、21.2、21.3 所有条款
10.18
10 试验
10.1 试验条件
a 周围温度应在 20±5℃
b 相对湿度应为 60%-70%
c 电源应为额定电压及额定频率 50HZ,60HZ 的正弦波电源。
2
标志
3 工作温度特性 4 接触电阻 5 绝缘电阻 6 电气强度
表4
技术要求(条)
试验方法(条)
AQL 不合格类别
测温仪内介质为空气,根据需要,也可为油或水等。 10.4 工作温度特性 10.4.1 按用户的要求,确定温控器的动作温度和复位温度的精度和通断温度范围。 10.4.2 测温时用测试夹具上的热电偶,测试温控器的第 2、3、4 次触点接通和断开时的温度,各
次断开温度与标称断开温度之差的最大值即为动作温度精度,取三次接通温度和三次断开 温度之差的最大绝对值,即为通断动作温度范围。 10.5 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试验是在温控器接通状态下,用伏安法测量两端子间的接触电阻,应符合 9.3 条要 求。 10.6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试验是用 DC 500V 绝缘电阻表加额定电压 DC 500V,在以下部位测定。应符合 9.3 条要求。 a 带电金属部件(如连接片)与非带电金属部件之间。 b 同极端子间(断开状态) 10.7 电气强度 加以接连正弦波的 50 HZ 试验电压 1500V,连续试验 1min,在对判断不生疑的情况下,把试验 电压加至 1800V(1.2 倍),时间 1S 亦可,应无闪络与击穿,电气强度检验部位与 10.5 相同。 10.8 泄漏电流 温控器通以 1.06 倍额定电压和最大工作电流,测量其泄漏电流,取其最大值作为测量值。 10.9 耐低温 在温控器放置在-20℃恒温箱中,在温度稳定后保温 1h,取出放置 2h,然后做 10.10 条试验。 10.10 耐高温 将温控器放置在最大工作温度 1.05Tmax 的恒温箱中,在温度稳定后保持 1h,取出放置 2h 后 进行 10.11 条试验。 10.11 耐冷热冲击 把试样放在-20℃±3℃的恒温箱中 0.5h,再放置在最高工作温度 1.05Tmax±3℃恒温箱内
试验方法(条)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9.9 耐 潮 湿 3、电气强度按规定值 9.10 耐 盐 雾 不得出现用布擦不掉的锈蚀
10.12 10.13
9.11 单 件 振 动 1、 温度变化对试验初始值在 100℃以下为 ± 3℃,100℃以上为±3%℃
7.2 绝缘材料性能应满足耐漏电起痕与此类似坚固吸潮性低,耐热、耐电弧性的材料,并应是阻燃 性的。
8 标志
温控器上应有符合如下要求的标记。 8.1 企业商标、产品型号; 8.2 温度规格(包括:动作温度标称值、动作与复位温度的温度差、常闭点、常开点等)唯一性识
别标识; 8.3 被授权认可的安规标记; 8.4 可按客户要求选择性打印相应被授权认可的电压、电流值或生产批次识别码等; 8.5 标记应打应在产品的外表面可见的位置,经久耐用,清晰易辨;
3 术语
3.1 温控器(thermostat) 是一种动作可以限温的温度敏感控制器,在正常工作期间,通过自动接通(或人工手动接通), 保持器具温度在某一个范围之间的双金属温度控制器。
3.2 设定温度 setting temperature 在温控器上设定的温度目标值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温度升或降至目标值时触点自动断开或接通。
5 外观
5.1 外部尺寸及表示内容应符合有效版本的产品图纸要求。 5.2 外观应加工良好,以及产品性能、商品价值所不允许的伤痕、裂纹、变形、毛刺等缺陷。
6 结构
6.1 与供电路连接的端子,结构应牢靠不松动、不破损。 6.2 开闭温度动作过程中,各部件不得发生松动。不因其动作而偏位或脱落。 6.3 触点的结构不因其开闭时的电弧而发生极间短路或引起其它部件产生电弧。 6.4 带电部件相互之间或带电部件与不带电金属部件之间,在使用状态下,不允许发生松动。 6.5 在可能接地金属中,当触点开闭时电弧有可能到达的部份,采用有耐电弧电气绝缘材料。 6.6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小于表 1 中相应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