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园林工程有益于优化城市环境,为生活注入自然的芬芳。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从全过程入手,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开始,明确每一个流程的关键点,本文详细针对质量管理与控制做出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标签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包括,项目规划,园林工程造价编制,项目投标,与招标方签订协议,组织施工队伍进行筹备,拟定园林施工全过程的工艺技术经济预算,管理园林施工技术以及项目施工控制相关图表文件。

园林工程施工控制需要充分结合项目经济效益,协助建设单位解决园林施工技术难题,并且针对施工人员、设备、园艺材料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指挥调度施工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以及最后进行竣工结算审查等。

根据当前城市现状以及市场情况进行工程招标,建设单位与招标方签订合同,选择施工方。

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园林经营全过程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对园林项目工程施工全过程都起到了有效保障。

一、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园林工程施工位置通常会选择在天然或人工绿地上,主要以地面作业为主,少量园艺材料需要进行低空安装,大型施工设备应用相对较少,施工危险性不高。

但是,园林工程必须结合多种专业知识来完善项目施工,对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有:园林工程基础知识、营林基本要点、园林建筑、植物与生态、给排水设计、园林供电照明、喷泉、城市绿化、艺术设计等。

优秀的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当涵盖园林项目施工全过程,保证园林施工组织设计执行的全面性,利用园林工程经验来协调各个专业技术人员相互之间的合作,并且针对园林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施工工艺。

一般来讲,园林项目施工现场活动面积比较广,工期比一般建筑工程略长,强调各专业施工交叉的协同性,需要将各专业领域技术人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园林项目施工的基本要求,而这项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困难,以往建设单位需要耗费大量资源来完成交叉施工技术,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园林工程提供了科学的施工顺序,具有深刻内涵,根据不同园林工程施工条件,尽可能为施工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按照实际发展需要来分配各项生产要素,选择并决定最适合该项目的施工方案,对工程设计图纸的可行性与经济效果做出评价,整理以往园林施工所积累的技術文件,将建设单位资源有效利用,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控制方法,充分结合园林项目特点,从技术角度以及经济角度展开全方位分析,最后出具操作性、可行性、科学性最高的施工方案,将施工技术、专业技术、社会期望、法律规范、经济性五个要点结合在一起。

二、园林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想要做好园林施工控制,组织设计的编制必不可少。

把时间、技术、空间三
要素紧密结合,将这三者形成密切配合是组织设计编制的先决条件。

在园林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周密安排工人与物料的使用,分析出施工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规划和掌握园林整体布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向,以抓好阶段性建设为手段实现全过程控制,调度施工现场和项目后勤日常工作,维持项目施工持续进行。

此外,组织设计编制要充分考虑到专业技术在项目实施后的运用,将园林项目需求的专业技术合理部署到各环节中,建设单位需要指派造价工程师或者委托给专业工程造价管理中介机构,严格监控施工的工程量以及施工技术动态变化。

建设单位需要具备园林施工技术全过程管理水平以及能力,在编制组织设计的相关工作中努力寻找最为设施的施工方案,从经济角度出发,保证项目利润稳定。

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需要针对施工方案进行全面优化。

与此同时,要保证施工进展以及工序衔接,时间这一要素对园林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合理分配利用工期时间,需要在设计中将施工顺序安排得当,形成良好的组织工作。

最后,空间要素强调的是项目所要参照的施工总平面图,起重包括现场面积、施工区域结构、施工安全、消防基建、电力交通等诸多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的问题,这关乎着园林项目整体实施,并且符合竣工验收标准。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参照下图来进行具体细节安排,根据实际需求来组织施工设计。

三、园林施工质量控制
(一)园林养护人员
作为园林植物维护工作的执行者,养护人员素质需要得到培养。

养活人员专业素质会直接对植物生长状况形成影响,虽然园林养护工作操作难度并不高,基本内容只有灌溉、修建、除草、施肥等,但是部分养护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当中不重视细节,给园林整体生态埋下了隐患,无法使植物获得最佳生长状态。

虽然园林养护基础工作难度并不高,但许多其他情况的处理则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比如园林虫害预防,这需要园林养护人员细心观察,通过自身专业经验,对害虫种类进行准确判断,进行选用最为恰当的科学方法来保护植物。

(二)注重环境的保护
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环境保护这一前提下进行,保证城市稀缺土地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并存是园林工程施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避免生态结构受到人类活动而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城市周遭的河流山林以及其他自然景观要合理维护,最大程度上降低土地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盲目利用,将战略眼光投向长远发展,充分结合当地自然景观,维持生态系统循环,避免过多引进外来园艺种类,要凸显地区特色,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土生灌木草本以及花种乔木,尽量激活和焕发当地植被岩石生机,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园林工程造价,还能够让乡土文化与园林艺术紧密集合,建议工程设计要着重选择适宜园林环境的苗木和植物,不可过多取代原生态结构,设计工作要在园林地貌上多下功夫,让各类草本树木有机结合,大面积铺设种植草坪的方式不可取,一来不能体现地区特色,二来大面积铺设草坪会加速土生植被损坏。

总体设计预案要首先考虑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勿因资源有限而投入过多植物材料,因为过于密集的植物会引发通风性及透光性不符合标准,导致植株在生存中竞争
光照、养分、水分,不但缩减了园林植物的生机,更可能引发虫害。

园林工程需要大量专业园艺技术辅助,在设计中必须掌握植物种类的种植间距,在满足城市绿化视觉享受的同时兼顾园林长远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园林形成循环发展,减低园林养护费用以及工作量,想要完成优秀的园林工程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单单具备基础理论知识难以满足要求,还需要大量园林建设实践经验,如果建设单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可以考虑针对目标工程引进相关技术人员,将当地土壤气候当做参考,具体安排植物种植密度。

有了专业人员为工程设计提供意见,那么园林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性便很可能上升一个层次,与此同时工程设计人员也应当强化自身素质,多吸收一些先进的园林工程设计经验。

(三)环境质量与施工质量同步进行
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工程目标,把发展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对园林工程施工程序进行优化,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

各级省市都具有一套属于该地区的生活习惯以及历史面貌,随着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在物质需求不断侵袭人们心灵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传承开始呈现岌岌可危的趋势,城市钢筋水泥森林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品味,而园林工程恰恰是传统文化最好的发扬者与继承人,园林工程施工必须充分考量当地历史底蕴,发掘市民的审美以及风俗习惯,将人文关怀与环境特色落实到施工细节,形成独特的园林生态体系。

四、结语:
园林施工组织设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

应当结合工程特点与现场条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将环境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引入新工艺、新设备与新技术,为城市努力创造一片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徐丽芳.浅谈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现代园艺. 2011(09).
[2]季琴,陈妹仔,许伟平.园林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J].今日科苑. 2011(06).
[3]赵刚,谭月明.浅谈园林施工放线[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