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模板

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模板

金洲国际B栋工程B2、B3栋转换层模板支撑及混凝土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兴义市金洲国际居住小区B栋,位于兴义市机场大道侧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5666.7m2,其中地下部分1678.8 m2,地上部分33987.9m2。

结构类型: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32层。

建筑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0 年。

该工程B-2、B-3栋转换层梁板面结构标高均为-0.450米,层高为4.8m,为梁式转换层。

支撑高度 4.8米,支撑立杆直接支撑在地下室底板上。

梁截面尺寸分别为500x 800~1100X 1800,根据其荷载和支撑设计,将该转换层的梁分为四类分别进行支撑。

(详情见梁分类表),转换层板厚200mm,剪力墙及柱混凝土标号C45,梁板混凝土标号C50。

梁截面尺寸统计表本工程最大梁截面1100X1800,集中线荷载63.16KN/m,属于建设部()87号和254号文件规定的需单独编制方案并需专家论证的高大模板范围。

二、施工平面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图一)。

三、施工要求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的刚度、稳定性。

四、技术保证条件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本《专项施工方案》第二章编制依据一、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工程测量规程》(DBJ01-21-95)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1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01- )16、《大致积砼施工技术规范》( GB50496- )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8、《施工手册》( 第四版)19、建质( ) 87 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建质( ) 254 号文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二、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1、建筑设计施工图纸2、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纸3、金洲国际居住小区B 栋施工组织设计4、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洽商、设计变更通知单5、贵州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三章施工计划一、施工部署该转换层分为B2, B3 两个独立区段, 由于现场劳动力与机具的限制,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两个区域依次进行。

超大梁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 每次浇筑厚度400mm 左右, 由于转换层受力情况比较复杂, 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留下冷缝。

如需设置施工缝, 报请设计院、甲方及监理同意确定位置。

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按总进度计划要求进行控制,该转换层施工周期控制在40日历天内。

详见《转换层施工进度计划表》三、材料与设备需用量计划(一)支撑系统的选择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决定本工程的高支模板体系的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支撑系统的材料选用:1、钢管:1)材质:采用Q235钢,每批钢管进场时,若对质量不明或有怀疑时,应将进场钢管抽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承重杆件的钢材,还应满足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要求。

2)规格: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用于立杆、水平杆、斜杆和剪刀撑的钢管长度应为4~6m,其重量在25kg 以内,适合工人操作。

3)钢管质量检查要求4)钢管应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2、扣件: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 —8的规定,扣件的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所采用的材料符合GB200—79中Q235钢的规定,螺纹均要符合GB196 —81的规定,垫圈则要符合GB96 —76 的规定,扣件不应有裂纹、气孔,也不应有疏松、砂眼或其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应使其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

扣件质量应按下表检查扣件质量检查表注:钢管及扣件除有相应的材质合格证明外还需抽样送检,必须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

3、木材(1)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2) 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

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

(3) 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规定, 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4) 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 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它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5) 当采用不常见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要求进行设计。

对速生林材, 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6) 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的标准进行。

(7) 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 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 不应大于15%;2) 板材和规格材, 不应大于20%;3)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 不应大于18%;4) 连接件, 不应大于15%。

4、胶合模板(1) 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 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 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

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8mm,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 70006的规定。

(2) 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 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 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 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 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 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二)模板的选择本工程梁、楼板、柱及剪力墙模板均选用18mm厚胶合板。

(三)混凝土选择:本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至施工现场。

(四)材料与设备计划表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一、模板施工方案( 一) 、模板施工技术参数1、模板支撑材料的选用梁、板模板: 18mm 厚胶合板木方:x 100X 50 (后面计算取X 90 X 45)钢管:© 48 X 3.5钢管(后面计算取© 48 X 3) 扣件:旋转扣件、十字扣件、对接扣件可调托座对拉螺杆:© 142、模板支撑系统参数设计( 1) 楼板模板, 板厚200mm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80;采用的钢管(mm):①48X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 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 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详见图二。

( 2) 梁模板根据梁的截面将梁划分为以下3个档分别进行支撑系统设计及计算。

第一类梁( 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 0.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立杆步距h(m): 1.50;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4.80; 梁两侧立杆间距(m): 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4;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详见图三。

第二类梁( 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 0.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立杆步距h(m): 1.50;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 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4.80; 梁两侧立杆间距(m): 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2;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详见图四。

第三类梁( 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 a(m): 0.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立杆步距h(m): 1.50; 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 b(m): 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4.80; 梁两侧立杆间距(m): 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1;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0;详见图五。

( 二) 、工艺流程施工工序: 测放轴线及标高、根据轴线弹出柱梁边线、安装柱墙模板及搭设钢管架、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及楼板模板、加固模板、检查验收。

( 三) 、施工方法1、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按模板施工技术参数实施。

2、满堂模板支撑系统剪刀撑的设置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 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夹角宜为45°〜60°。

详见图六、七。

3、铺梁底模时, 跨度大于4 米的梁应按规范要求起拱。

具体起搭高度为梁跨度的 1 ~3%0。

4、混凝土浇筑前,在支模架立杆保险扣下口处100mm用红色油漆标注, 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进行观察, 发现下滑、偏移等情况立即汇报项目部, 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全部撤离或采取加固措施。

5、木工应配合钢筋工施工, 在梁钢筋未绑扎完毕并验收前, 不得安装梁侧模板; 梁钢筋验收后, 进行梁侧模及板底模安装。

6、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cm;( 2)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