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工培训精ppt课件

混凝土工培训精ppt课件

机矿物质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硅 灰等),一般掺加量为水泥质量的百分之五 以上。
.
6
二、各组成材料的作用
(1)水泥浆
❖ 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 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
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
(2)骨料
❖ 廉价的填充材料,节省水泥用量 ❖ 混凝土的骨架,减小收缩,抑制裂缝的扩展 ❖ 传力作用 ❖ 降低水化热
混凝土常用材料
.
1
本章重点:
1、混凝土常用材料及其作用; 2、常用水泥的种类、组成及主要特性; 3、粗、细骨料的种类及特性; 4、拌合用水的要求; 5、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种类及特性。
.
2
一、普通混凝土的组成
水泥
7~15%
水泥浆
为了改善或提高混 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

14~21%
石子
25~40%
100%体积
新拌混凝土
21~28%
骨料
凝结硬化
砂子
39~42%
60~75%
硬化混凝土
.
3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传统混凝土的4大组分:水泥、粗、细骨料、水。
.
4
外加剂(第5组分) 能使混凝土性能和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的
少量物质。掺入量不得大于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之五。
.
5
掺合料(第6组分) 在混凝土配制时,取代部分水泥的磨细无
.
17
(3)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分初凝和终凝。 初凝时间是指水泥从开始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 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开始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 ,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是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 验方法》(GB 1346—2001)规定的方法测定的。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 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5)矿物掺合料
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
➢ 粉煤灰
➢ 硅灰
➢ 矿渣
.
9
三、常用水泥
1、水泥的定义:凡细磨材料,加入适量水后可 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 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 起的细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
10
2、水泥的生产工艺(两磨一烧)
石灰石 粘土 铁粉
❖ 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能用于工程中。
.
19
(5)水泥的强度
❖ 水泥强度是表示水泥力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 标,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
❖ 根据GB/T 175—99规定,硅酸盐水泥分为 42.5、42.5R、52.5、52.5R、62.5、62.5R 等6个强度等级,各强度等级水泥在各龄期的 强度值不得低于下表中的数值。
C、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 62.5、62.5R等6个强度等级。
.
13
4、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的选择
(1)水泥品种选择 工程性质及所处的环境; 施工条件;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的1.5~2倍。 <C30(32.5) >C30(42.5) 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虽然满足强
.
18
(4)体积安定性
❖ 水泥体积安定性简称水泥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 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 当水泥浆体在硬化过程中或硬化后发生不均匀的体 积膨胀,会导致水泥石开裂、翘曲等现象,称为体 积安定性不良。
❖ 水泥安定性通常用雷式夹法测定。
❖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主要有熟料中含有 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
度要求的水泥用量少,但难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的要求,不可取。
若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满足强度要 求的水灰比会很小,其和易性难以满足施工要求,也不可取。
.
14
.
15
5、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1)密度、堆积密度、细度。
❖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约为3.10g/cm3。其松散 状态下的堆积密度为1000~1100kg/m3,紧密 堆积密度达1600kg/m3
按比例 混合磨细
生料
高温 煅烧
石膏 熟料
混 合材
混合 硅酸盐水泥 磨细
.
11
3、水泥的分类
(1)按其主要成分分为硅酸盐类水泥、铝酸盐类 水泥、硫铝酸盐类水泥和磷酸盐类水泥等。
(2)按水泥的用途和性能又可分为通用水泥(如硅 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专用水泥(如中、 低热水泥等)及特性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膨胀 水泥等)。
❖ 提供耐磨性
.7Leabharlann (3)水❖ 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两个作用 ➢供水泥的水化反应 ➢赋予混凝土的和易性
❖ 剩余水留在混凝土的孔(空)隙中 ➢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 ➢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有利 ➢对渗透性、强度和耐久性不利
.
8
(4)外加剂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 缓凝剂 ——使水泥浆凝结硬化速度减慢; ➢ 促凝剂 ——使水泥浆凝结硬化速度减慢; ➢ 减水剂——减少拌和需水量; ➢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起封闭气孔;
.
20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指标(依据GB175—99)
强度等级
42.5 42.5R 52.5 52.5R 62.5 62.5R
抗压强度(MPa)
3d
28
17.0
42.5
22.0
42.5
23
52.5
27
52.5
28
62.5
32
62.5
.
抗折强度(MPa)
❖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是影响水泥 性能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GB 175—99规定 ,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应大于300m2/kg。
.
16
(2)标准稠度用水量
为了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及体积安定性 等性能,应该使水泥净浆在一个规定的稠度 下进行,这个规定的稠度称为标准稠度。 达 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称为标准稠度用水量 ,以水与水泥质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按《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 验方法》(GB 1346—2001)规定的方法测定 。
(3)工程中“五大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 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 煤灰硅酸盐水泥。
.
12
(4)硅酸盐水泥
a、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 混合料(如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等)、适量石膏磨 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b、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混合材的称Ⅰ 型硅酸盐水泥,其代号为P·Ⅰ;在硅酸盐水泥熟料 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 矿渣混合材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其代号为P·Ⅱ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