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与环境》测试卷( 满分:100 分)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26 分)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 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_______________ 大.
(2) 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_______________ 高.
(3) 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______ 不同来加以辨别.
2.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
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 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
3.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_ 中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
_________ ,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 _____________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成绩,则 __________ 记录成绩较准确。
7 •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 HZI勺声音为次声波;
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HZ勺声音为超声波.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8•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
A、声波全部传入人体
B、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C声音的音调变高了D锣面停止了振动
9•听音乐时,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是......................... 【...................................................................... 】A音调B音色C节奏D响度
10.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减少声音的分散
C.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11.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
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D水、铁管、空气
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 “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 “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 “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
度
13. .........................................................................................................................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 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D. 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14 .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减小噪声、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
15 .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由于【
】
A 蝴蝶翅膀软,声音的响度太小;
B 蝴蝶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低于20次,超出人的听觉范围;
C 蝴蝶翅膀振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D 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16. 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
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17. 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
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 s(V声=340m/s) ...............................................................
【】
A.0.3
B.3.0
C.30
D.300
18.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
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C 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9. 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 【
】
B.高声喧哗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D.听不见,声音高些
A引吭高歌
三、实验题(每题9分,共18分)
20.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你所运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 。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只填代号)。
21.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_ 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四、计算与简答题。
(20 分)
22, 一个人对着深为136m的矿井下大喊一声。
(声速为340m/s)
( 1 )他经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3 分)
(2)这回声能否和原声明显地区分开?(2 分)
(3)为什么?(1 分)
23. 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36km/h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 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高崖多远?(4 分)
24某报报道“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见到星体的爆炸,感到其声震耳欲聋。
”
(1)这篇报道是真的吗?(1 分)(2)为什么?(3 分) 25.请你猜想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 ,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