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

生物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

生物苏教版最新版八年级下复习要点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 A(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无性生殖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B(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

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A(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珠被————种皮果实子房胚珠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A (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力、水力、人和动物、自身力量几种方式。

其中,豌豆种子靠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风力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人和动物传播,睡莲靠水力传播。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B8.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实例 A(1)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如:蚕、蚊子、苍蝇、蜜蜂等都进行完全变态发育。

消灭豆天蛾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2)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如:蝗虫、蟋蟀、蟑螂、蝼蛄等都属于这种发育。

它与家蚕的生殖发育相比,少了蛹时期。

9.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B(1)两栖类概念:幼体在水中生活,用腮呼吸;成体在潮湿陆地上生活,有时下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2)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

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发育。

如:蟾蜍、蝾螈、大鲵也属于这类。

青蛙的受精方式和发育类型分别是体外受精和变态发育。

两栖类是鱼类往两栖类过渡的中间阶段。

11.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B(1)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过程。

(2)鸟类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鸟卵的最初发育是在雌鸟体内开始的,鸟卵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胚胎就暂停发育。

(3)鸟卵的结构:①卵壳②卵壳膜③气室④卵白⑤胚盘⑥卵黄膜⑦卵带⑧卵黄胚胎发育的部位:⑤胚盘;蛋在孵化过程中,主要营养来自于⑧卵黄;水分主要来自于④卵白;空气主要来自于③气室。

12.常见的早成鸟和完成鸟的实例 A(1)雏鸟分为早成鸟、晚成鸟。

鸡、鸭和大雁属于早成鸟,家鸽、燕子、麻雀属于晚成鸟。

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1)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它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鼠细胞核移植实验说明了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2)多利羊的实例:《指导书》P34:24 例如:A羊取细胞核,B羊取去核卵细胞,融合在一起,植入到C羊子宫里,产出多利羊,多利羊的性状与 A 羊一致,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产生多利羊的生殖方式叫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3)生物学家发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还成对的存在。

例如人体细胞中有23 对染色体。

生殖细胞中(如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是单条存在的。

2.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A (1)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它有蛋白质和DNA 组成,其中最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是双螺旋结构。

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

3.遗传性状的概念 A(1)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遗传性状。

4.生物相对性状的实例 A(1)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如长头发和短头发是一对相对性状,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有豌豆的皱粒和圆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等。

(2)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

5.基因控制生物的的性状 C(1)基因图谱分析:《指导书》P35:26将图中内容用箭头连接起来,并在图中(1)(2)(3)后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1)生殖细胞的基因型;(2)受精卵的基因型;(3)子女的基因型②在图下的四个括号中分别填上相应的性状。

(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③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时应如何配对?(用序号表示,如①②。

)①③;①④;②③;②④6.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 B(1)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2)男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的写法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女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的写法22对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男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XY ,女性性染色体的表示方式XX 。

男性的精子中含性染色体的类型X 或Y ,女性的卵细胞中含性染色体的类型X 。

7.性别决定的方式 B8.遗传病与近亲结婚 B(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

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和色盲属于遗传病,艾滋病不属于遗传病。

(2)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的祖先,因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此,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就远远高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

(3)何为近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9.优生优育的措施 A(1)优生优育的措施:3点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10.生物变异概念 A(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11.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 B (1)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种。

其中,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例如人类的镰刀型贫血症,如人种的不同等;不可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没有改变,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12.生物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B(1)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的意义:3点①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②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③使生物不断进化发展。

第9单元生物技术第二十三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A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常见的发酵产品与相应的微生物:酒酿----酵母菌,酸奶---乳酸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酵母菌,果酒变酸-乳酸菌2.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A(1)化工产品:如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2)医药产品:如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等(3)食品和饮料:如酱制品、酒类、饮料等3.食品腐败的原因B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引起。

4.适当的保存食品的方法A(选择、判断)食品保存的原理: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方法―传统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利用溶菌酶第二十四章现代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B基因工程: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转基因动植物: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

P12图21-2 :转基因抗虫烟草培养示意图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杀虫毒素基因转入普通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从而培育出有抗虫特性的烟草新品种。

2.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C细胞工程: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

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无性生殖)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大题)(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2)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 一模一样。

(3)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4)多利羊与以往的克隆动物的最大区别是它的细胞核来源于高度分化了的体细胞-乳腺细胞,而不是早期的胚胎细胞。

3.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A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A(1)转基因食品(2)克隆人(理论可行,但是实际有争议)(3)生物武器第10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十五章疾病和免疫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 A(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性和流行性性。

(2)常见的传染病:疾病类型常见的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肺结核、麻疹、腮腺炎、非典、百日咳、脑膜炎等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肝、蟯虫病血液传染病乙肝、疟疾、流行性乙脑炎、丝虫病、艾滋病等体表传染病破伤风、沙眼、狂犬病、血吸虫病、淋病等遗传病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智障、先天性唇裂、先天性聋哑、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A(1)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包括空气、饮用水、食物和接触等,称为传播途径,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措施 A(1)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传染病在发病前就有了传染性;发病初期,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传染性最强。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B (1)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2)在主动脉的基部,有两条动脉贴在心脏的外面,这两条动脉叫做冠状动脉。

它为心脏的肌肉带来氧气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

(3)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官腔变窄等,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这种病变叫做冠心病,如果心脏暂时性缺血可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就是心绞痛,如果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就会引起心肌梗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凡是有心绞痛的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药品。

(5)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有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预防的方法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防治意识等。

常见的癌症和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B(1)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在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肺癌,在农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胃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