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管的护理

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天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

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
水声。

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患者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小编推荐:胃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肠内营养胃癌术后应用及护理
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

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

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

若有阻力不可硬冲,免得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

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

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B、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

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
免得损伤胃壁,造成黏膜损伤出血。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

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

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

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
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避免造成水电
解质紊乱。

4、胃管护理
A、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更換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

C、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免得牽扯滑脫。

D、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E、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

鼓励患者刷牙漱
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或昏迷的患者给予口腔护理。

F、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时可將病人双手做适当的约束
保护。

5、鼻饲的护理:
A、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

B、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
隔时间。

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安置好。

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C、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

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

过热
易烫伤胃壁黏膜,过凉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泄。

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D、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患者适应后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留置胃管的意事项:
1)食管手术后冲洗胃管:
用10ml注射器抽3—5ml生理盐水缓慢冲洗。

若遇有阻力,先回抽,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畅。

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2)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手术后冲洗胃管:
用5ml注射器抽1—2ml生理盐水,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再缓力冲洗胃管。

冲洗后应将冲入生理盐水抽出。

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3)结肠、直肠手术后冲洗胃管:
用5—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盐水缓力冲洗。

若冲洗不畅,可适当调整胃管位置。

4)幽门梗阻患者胃管冲洗:
需洗胃患者应遵医嘱定时给予3%盐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夹闭胃管半小时后用负压吸引将胃内容物吸出。

冲洗时若遇阻力,可稍用大力点冲,切记不可暴力冲洗。

若胃管堵塞
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胃管。

[上一页] 1 2
[
关键词: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护理
【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稀释痰液以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治疗急、慢性呼
吸道炎症。

2.解痉平喘,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用于治疗哮喘。

3.可用于吸入麻醉药以达到术前麻醉的作用。

【原理及作用机制】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

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用物准备】
1.必备物品
(1)一次性氧气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器(nebulizer)包括盛接药物的储药罐、吸入管口、雾化口含嘴三部分。

雾化器储药罐下有连接氧气导管的入口,吸入管口有两个端口,一侧可接口含嘴,一侧便于释放多余的气体。

雾化吸入器必须专人使用,常规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吸氧装置一套:氧气装置的湿化瓶内不加水。

(3)lOml注射器:用于抽吸药物。

(4)药品:按医嘱备药。

2.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1)湿化祛痰药:黏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诱发感染,常使肺功能损害加重。

湿化祛痰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湿化祛痰,溶解液化痰液,利于痰液排出。

如α-糜蛋白酶2.5~5mg加生理盐水lOml稀释后应用。

(2)支气管扩张药:能选择性激动β受体,常用于咳喘患者。

如异丙肾上腺素O.25~O.5mg加生理盐水5~lOml;O.5%舒喘灵加生理盐水lOml;地塞米松2~5mg加生理盐水5~lOml。

(3)抗生素类药:因为许多患者的咳嗽、咳痰与感染有关,故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需加入抗生素以消除炎症。

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每次5万~10万U,加生理盐水5~10ml,注意应在皮试阴性的情况下应用;庆大霉素每次4万~8万U,加生理盐水lOml;以达到控制炎症的功效。

(4)肝素:是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雾化吸入此药后,药液缓慢地释放入血,抗凝效果可持续24h,可应用于抗血栓治疗。

(5)凝血酶: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用于对结扎有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止血,它具有确切迅速的止血作用。

还可以采用喷射式雾化器把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咯血。

(6)中药。

(7)呋塞米。

(8)吸入麻醉药:利多卡因。

【操作方法】
1.按医嘱抽药液,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药物在10ml以内,注入雾化器的储药罐内。

2.将雾化器储药罐与吸入管口旋紧连接,然后下端再与氧气装置的延长导管相连,注意连接应紧密,防止漏气。

3.将洁净的口含嘴取出,与雾化器的吸入管口一端相连。

4.调节氧气装置,储药罐有雾化液气出现,下端无药液漏出,即雾化器安装完毕。

【适应证】
1.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鼻塞、打喷嚏、喉炎、咳嗽、声音嘶哑、急慢性咽炎、咽痛等。

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为主,咳黏稠脓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等。

3.术前吸入麻醉用药。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