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作业现场警示区域管理要求(试行)

施工作业现场警示区域管理要求(试行)

施工作业现场警示区域管理要求(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警示区域划分和设置的规范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要求。

第一条警示区域划分的范围
作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要求,认真对施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对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危害的施工区域,应当划分警示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1. 起重吊装作业。

2. 脚手架搭设作业。

3. 基坑开挖作业。

4. 高空孔洞和临边。

5. 生产装置用火作业现场。

6. 射线作业现场。

7. 高处设施损坏,可能发生坠落并对人员造成伤害的区域。

8.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的作业现场。

9. 其他现场需保护的重要设施或区域。

第二条警示区域划分的基本要求
1. 轮式或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应以起吊最大回旋半径确定吊装警示区域,设置红白带作为警示标志。

人工吊装搬运必须确定吊装区域,设置红白带作为警示标志。

2. 脚手架搭设时,地面必须设置专人监护,同时设置红白带作为警示标志,严禁上下或水平抛掷扣件、脚手管、脚手板。

3. 开挖的基坑一般在其四周安全距离不小于50公分处搭设栏杆作为警示区域。

对基坑围护要进行定期检查,加固。

4. 1.5mх1.5m 以下的孔洞,用坚实盖板盖住,有防止挪动、位移的措施。

1.5mх1.5m 以上的孔洞,四周设防护栏杆,中间支搭水平安全网。

高空临边处均应设置醒目的防护栏杆。

5. 基坑、孔洞和临边的防护栏杆应用脚手钢管、连接扣件进行组装搭设。

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6. 生产装置用火作业现场的警示区域的划分和管理要求按照《关于用火作业现场明示的要求》执行。

7. 射线作业前,作业单位应按检测方案规定的范围划出防护区域,拉好警戒线,同时设置明显危险标志及野外剂量声光报警仪,同时派专人警戒。

8. 高处设施发生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抢修。

修复前,必须在可能坠落区域建立警示区域,设置红白带作为警示标志。

高处严禁人员进入的区域,应在楼梯口或通道口设置栏杆作为警示标志。

9.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现场设置红白带或栏杆作为警示区域,专人看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10. 上述未尽事项按相关制度、规定、规范要求进行。

第三条警示区域管理的基本要求
1. 起重吊装、脚手架搭设、生产装置用火以及射线等作业前,应对警示区域内的无关人员进行清场后,方可进行作业。

2. 作业期间,现场安全监控人员应加强警示区域的监护,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警示区域。

相关作业或检查人员进入警示区域前,需征得现场作业负责人或HSE管理人员的许可,方可进入。

警示区域内的行动必须听从现场作业负责人或HSE管理人员的指挥。

3. 作业单位必须派人对警示区域的隔离警示措施定期检查,一旦发生移位或损坏,应及时修复,避免因警示措施不到位而发生意外事故。

4. 按照实际情况,作业单位应在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内容应简洁,有针对性,做到一目了然,真正起到警示作用。

根据道路通行和现场风险大小等情况,夜间可设置警示灯。

5. 上述未尽事项按相关制度、规定、规范要求进行。

第四条处罚
1. 警示区域未按规定设置的,扣500元/次,扣单位分0.2分。

2. 警示区域设置期间无有效管理的,扣200元/次,扣单位分0.1分。

3. 擅自进入警示区域内的,扣200元/次,扣单位分0.1分。

4. 对劝告不听进入或穿过警示区域内的,扣500元/次,
扣单位分0.2分。

5. 擅自移除,设置的警示标志的,扣1000元/次,扣单位分0.5分。

6. 违反安全生产禁令或其它规定的,按安全生产禁令或其它规定进行处理。

7. 造成后果的,另行处理。

第五条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第六条本管理要求由HSE管理处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