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50篇

初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50篇

初中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1)《孔子语录》1、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3、《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或,。

4、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5、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6、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8、《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9、《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10、《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11、《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

12、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13、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14、《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应该:,?15、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1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1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18、《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9、《论语十则》中,表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20、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

(1)《孔子语录》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6、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人不知而不愠。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鱼我所欲也》1、用比喻来提出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

,。

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3、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4、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

5、含有“不苟且偷生,而要视死如归”的句子:,,;,,。

6、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7、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8、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9、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10、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11、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鱼我所欲也》答案: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1、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

3、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

5、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或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6、选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

7、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只有这样才能:,。

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8、选文中用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六个人物及事例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4)《曹刿论战》1、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或原因是:,,。

3、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借此取信于民的理由是:,,。

5、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6、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7、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8、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

9、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

,,。

10、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11、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12、为什么齐人三鼓而进军?,。

,,。

1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多因素中,取得人民的拥护最为重要,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这与孟子的看法是一致的。

(4)《曹刿论战》答案: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公将战,曹刿请见。

8、十年春,齐师伐我。

9、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1、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2、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3、文中写邹忌相貌美的句子是:,。

4、文中写邹忌有的句子是:,,;,。

5、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

6、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7、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

8、邹忌是从“,,”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

9、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10、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最后邹忌得出结论:,。

11、间接描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5)《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7、群臣进谏,。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9、虽欲言,无可进者10、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6)《出师表》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哪两句一致?,。

5、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

6、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②,,,;③,。

7、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9、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10、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11、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12、哪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13、严明赏罚的句子是:,,,。

14、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在接近文章结尾处,也规劝他应该自行谋划,, ,深追先帝遗诏。

15、《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形势,指出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句子是:,,。

指出有利的主观条件的句子是:,。

16、《出师表》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名利禄(或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17、《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8、《出师表》中总结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一句话是:,,;,,。

19、《出师表》中指出出师北伐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20、《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

(6)《出师表》答案: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不宜妄自菲薄。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①诚宜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7、亲贤臣,远小人。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5、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