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作业优化设计论文
摘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多元的有效的课内外作业是个长期的课题。
要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设计与评价
传统的作业设计是题海战术——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巩固性训练等多种明目的作业,使学生变为“作业的机器人”,教师变为“批改作业匠”。
教师累,学生苦,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制。
若不纠正这种弊端跳出这个圈子就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
我们该如何设计课内外作业,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优化课内外作业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1.作业内容生活化。
生活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
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运用数学,描述生活现象。
我在布置作业时,适当补充了一些数学与生活联系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完10以内数学的认识后,我要求孩子在身边找出10样事物,能反映1—10这些数,并请父
母帮助记录下来。
一个孩子的作业这样写的:今天我在放学的路上看见1辆车,里面坐着2个人.沿着马路往前走,又看见3站车站牌.继续朝前走,看见前面有4栋房子,房子前面栽着5棵大树。
树下有6个小朋友正在玩游戏,我还看见路边有7个垃圾筒。
我家住在8号楼里,……写这样式作业学生的兴趣高,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这样不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学会了用数学思想来观察周围事物。
(2)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如在一年级“统计”的学习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我校老师的上班情况吗?是乘车、步行,还是骑车呢?我只要求他们采访10位老师,并要求制成调查统计表。
学生第一回做了“调查员”使我高兴的是,他们的成果丰富多彩,各有特点,的有画√记录;有的画○记录;有的用正字法记录;还有用自创的符号来记录。
2.作业内容童趣性。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
我设计的趣味性作业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1)绘画式作业。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数学知识。
如在学完《轴对称图形》后,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然后在班级展示台中展览。
这样的作业,激活学生原思维,使他们迸发创新的火花,将枯燥原作业变成了件件艺术品。
(2)游戏性作业。
游戏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像,可设计一些如“找门
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味原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
二、优化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操作性作业——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研究图形的位置、特征、公式计算等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涉及图形与几何的
内容时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学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可让学生亲手制作,通过亲身体验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来促进知识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形体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的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
学生在这方面的感知能力较差,造成学生对量的观念的正确建立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师光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
因此,我们需创造实践条件、提供实践途径来提高感知能力。
例如,学习了《克与千克》后,家庭作业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
”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
通过实践,学生自然对知识有所体验,促进理解。
3.调查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这类作业主要来源于例题和练习中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其他内容中的一些小调查。
小学数学中统计课程的教学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
统计观念与随机意识。
三、优化作业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不能填写单一的等级或打分,而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用赏训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
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
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例如:我有时这样批改:你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如果用漂亮的字写出来,真会让人耳目一新。
2.“等级+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
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是在激励,贵于引导,旨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原自信心.喜欢学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对这些作业呈现出这样原评价:“优+解题思路与众不同;优+奇思妙想;优+字迹工整;优+格式规范;”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较马虎,对教师发还秕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思考错在哪里。
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
总之,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多元的有效的课内外作业是个长期的课题。
要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每一个学生喜
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