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编制: 张金海 审核: 吴诗发 审定: 官仁先 批准: 王勇明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精细化工白炭黑普通离心泵的基本要求,设备完好标准、维护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检验、检修周期及内容、试车及验收、安全注意事项。

本规程是普通离心泵的机械检修,不包括电气的维护检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总则
3.1设备结构简介
IJ泵系单级离心泵,其主要零部件有:泵体、泵盖、叶轮、悬架部件、中间支架、轴、联轴器等,结构为后开门式,即泵体不动,叶轮从后泵盖处取出,设置中间联轴器。

详细见结构简图。

3.2设备的技术性能(见表一)
4设备完好的标准
4.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4.1.1设备零件的材料、几何尺寸、加工精度及动平衡精度符合要求。

4.1.2轴、叶轮、锁紧螺母、密封、轴套、轴承等主要零件没有影响运行的缺陷,各部件装配要求,符合设备要求和检修质量标准。

4.1.3泵的基础稳固、阀门、管道、支架等安装合理且无异常振动。

4.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能达到名牌设计能力,符合使用要求。

4.2.1泵的流量、杨程达到名牌要求能满足生产需要。

4.2.2轴承润滑良好,油温、油质正常。

4.2.3设备性能良好,运行平衡且无杂音。

4.3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要求。

4.3.1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安装等技术文件及档案资料齐全。

4.3.2设备的检修记录、事故、故障修理记录、调试、润滑记录等资料齐全。

4.3.3设备的结构图、主零部件及易损件图纸齐全。

4.4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符合工作要求。

4.4.1设备、管道及其周围环境整洁,无油污、灰尘、垃圾和积水,必要的标志、编号齐全,照明良好。

4.4.2设备外观无龟裂、无红袍。

4.4.3设备无跑、冒、滴、漏现象。

4.4.4设备维护所需的专用工器具、防护器材、安全设施摆放位置适当整齐。

5设备的维护
5.1日常维护
5.1.1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按时填写运行、巡检记录,做到准确、齐全、整洁。

5.1.2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化、机、电、仪各自的职责和有关维护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对有运行隐患的部位要加强检查,不能立即处理的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未处理完的缺陷应记在运行记录本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5.1.3检查设备运行的声音、振动、运行电流、出口压力等是否正常。

5.1.4检查轴承温度、油位及密封泄漏状况等。

5.2定期维护
5.2.1定期检查轴承箱内的油质,新泵运行3000小时后应换油,以后每运转1500小时换油,换油时,应遵守三级过滤。

5.2.2定期对电气进行绝缘性能测定,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5.2.3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诊断和分析。

5.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般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二)
6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6.1检修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定。

6.2检修内容
6.2.1中修
a)消除泵的跑、冒、滴、漏。

b)检查或更新轴承。

c)检查或更换密封。

6.2.2大修
d)包括所有中修内容。

e)检查轴的磨损或弯曲状况。

f)检查或更换泵的叶轮。

7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7.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7.1.1根据泵的运行情况及故障特征,确定检修内容及项目,作好备品备件的准备工作。

7.1.2检修前必须对参检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使之熟悉所承担的检修内容,各项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

7.1.3检修前必须完成工器具、专用工具及起吊机具的准备和检验工作。

7.1.4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将设备停车,并使其符合检修条件。

再由工艺技术负责人停电,
物料的排放及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经检查无误后,才能交付检修。

7.2泵的检修
7.2.1拆卸程序与装配程序
g)拆卸泵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和防护罩。

h)拆除泵的进出物料管和阀。

i)拆卸悬架部件和前后轴承,小心取出密封环和轴套。

j)拆卸后泵壳。

k)拆卸密封环和叶轮。

l)拆卸填料密封部件,抽出轴。

m)拆卸中间支架。

n)组装程序原则上与拆卸程序相反。

7.2.2轴、叶轮的检查
a)检查轴颈表面,叶轮与轴配合表面等有无磨损拉毛等损伤。

若表面拉毛轻微时,用金
相砂纸打磨予以消除。

b)轴上的螺纹应无毛刺、裂纹、断牙等缺陷。

c)检查叶轮表面有无磨损,若叶轮有严重损伤,应采用必要的手段修复。

d)检查叶轮上的密封环,有无划伤、磨损、拉毛等缺陷,必要时予更换。

7.2.3壳体的检查
a)检查壳体内部的衬套及密封环,清洗泵壳及其流道,干净无异物。

b)检查壳体无冲蚀、裂纹等缺陷。

7.2.4密封性能的检查
a)检查填料密封材料和压盖,有必要时更换填料,清理填料腔。

b)检查O型密封圈,有无划伤、磨损、变形,有必要时予以更换。

7.2.5轴承及轴承座的检查
a)滚珠轴承的滚珠表面应无划痕、凹坑、剥落等缺陷,保持架应完好,无损伤及变形。

b)轴承座内表面应无磨损、碰伤等缺陷,必须清洗干净,确保内部整洁,油路畅通无阻
7.2.6间隙的检查及调整
a)装完泵叶轮后,测量叶轮与泵后壳的间隙为0.5—1.0mm。

b)叶轮直径尺寸(见表3)
8试车与验收
8.1试车准备工作
8.1.1检修工作结束,确认完成检修任务。

检修质量符合技术要求,设备卫生、照明良好。

8.1.2电机单体试车,确认转向正确、运行无问题后方可连上联轴器。

8.1.3轴承按规定型号加油到位。

8.2试车
8.2.1盘车,打开泵的进料阀、排出泵内气体。

8.2.2启动后,按泵的性能曲线,调整出口阀的开度,直到参数符合要求为止。

8.2.3检查泵体运行的杂音、振动、轴承温度以及运行电流有无异常,经过4小时运行后经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即可停泵,交付使用。

8.2.4验收
8.2.5达检修任务书要求。

8.2.6泵试车正常,各项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要求。

8.2.7运行平稳、正常,密封无泄漏。

9安全注意事项
9.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9.1.1在设备维护期间需加润滑油时,必须遵守三级过滤要求,使用油品的型号和质量应符合要求。

9.1.2进行设备维护工作时,必须注意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9.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9.2.1音乐会检修前必须由工艺确认泵体排放合格之后,检修方可进行。

9.2.2一切检修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工厂的生产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修前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2.3检修中必须高度注意安全,做到四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