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孔子游春

23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教材分析《孔子游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游记。

它生动地描绘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八自然。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两个成语造句。

3.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体会第二自然段关于春天美丽景色的描写,并能有感情诵读。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关于水的意味深长的话的道理。

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月22日(45)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请文章层次,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文中所写春天的美景。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文中所写春天的美景。

一、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导入:谁说说孔子是怎样一个人?你知道他的那些事情?2,补充并揭题:孔子很会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关系非常融洽,常常抓住身边的一些寻常事物来教育弟子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便是这么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孔子游春了解孔子吗?说一说你对孔子的了解。

(孔子的弟子过三千。

孔子是战国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小结:是呀,两千年了,孔子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润泽着我们的心灵。

杜甫曾经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所以我们把孔子称为孔圣人。

读课题。

再慢一点,你就会和孔子一起走进春天!就让我们趁着这大好的春光,一起穿越时空,跟随孔子和他的弟子,一同去泗水湖畔游春吧!课文讲的是孔子作为大教育家表现出来的学识和风范(设计意图:介绍孔子,将学生引入课本,激发兴趣,走近人物,从而为阅读垫定基础)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2.师:同学们已经按要求预习了课文,老师请同学们用接力的方式读课文,听的同学要仔细,看有没有读准音、读通顺句子。

3.检查自学效果投示生字词:“泗水飘逸……”(泗、凿平舌音)(澜、茵前鼻音)4.引导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我们已经读过,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

)三、紧扣重点,学习第一二段1.提出自学要求: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文中那些地方文字优美,写得特别精彩?或者能让你有所思,有所启发的地方呢?请速读课文,找找是哪几个自然段。

2.过渡导学:孔子听说泗水涨春潮,便带领弟子们到河边游玩,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春天。

出示课文插图3.教师引导投示:“阳光普照着大地……”4.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省略号什么意思?5.指导:在每个人心中,母亲是最慈爱,也最美丽,作者如此描写春天,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春天的景色真实太美丽了,你能好好读一读吗?学生个别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展示泗水春景图)孔子为什么要到泗水河边游春。

(写泗水的诗句)看图再说一说你的感受。

课文中又是如何描写泗水浓浓的春色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读课文第二节。

哪些词句对你有感触,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交流。

4、指名交流。

带着感情读好句子。

小结:朗读时,我们抓住了关键词去读句子,会将文读得更深,更透彻,最重要的是还能读出不同的感悟来。

所以,老师建议大家以后也以这么去读。

句尾的感叹号,你体会到什么?她是指谁呢?你能将这个字替成“母亲”读一读吗?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是诗一样的比喻,改成诗句朗读。

学生讨论学习:⑴自由朗读,感受一下春之美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认为作者是分几层意思写出春之美的?⑶学生议论:第一层(1-2)第二层(3-4)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

学生:还有许多美的景色感情朗读:指名齐读,试背。

(设计意图:合理地分配教学课时,抓住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句子引导学生好好朗读在读中体会语言的巧妙用法,领略春天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春天之情。

)四、布置作业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3. 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完成作业是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最直接且有效地途径。

)第二课时4月22日(46)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感受孔子与弟子间浓浓的师生情谊。

教学重难点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感受孔子与弟子间浓浓的师生情谊。

一、复习1.默写一组词语: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课文中有许多四字的词语,我们来默写一下:桃红柳绿、绿草如茵、司空见惯、意味深长、情不自禁、手舞足蹈2.你能用一个或者几个词语说一说与课文有联系的内容吗?3.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赏景论水言志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师相机板书:(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言志)春天到了,老师知道大家最向往的就是春游了。

这不,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孔子也正带着他的弟子们去春游了。

今天我们就跟着他们一起去春游。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以一起春游导入新课学习,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的情绪障碍。

)二、精读课文:1.自由轻读课文,来到泗水河边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指名学生朗读句子,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指名学生读词语,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能否说一首这样的诗句?这一段话中作者把大自然说成是什么?哪句话点明了读句子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吗?(说明了大自然无私奉献的精神)(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你能否将最后一句话的标点再补充几个,用——是她——的形式来说(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设计意图:欣赏、感受都是手段,朗读训练才是目的。

这样处理是为了学生表情朗读、体会景物之美作准备,并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

)导入:还有什么地方体现了孔子有智慧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自由读,分别抓住孔子对水的四个特点来理解,贯穿全文思考: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出示相应的句子朗读、理解有关重点的词语(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水的哪几个特点?板书……(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那你觉得能合理的补充那些特点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你还能仿照句子的样子进行补充吗?出示练习格式:水——它好像——学生口头练习然后出示已经写好的句子,学生朗读(4)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吗?(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

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满了智慧。

)现在你知道孔子为什么要说这番话的用意了吗?(教育他的弟子也要做真君子,具有君子的品性)(1)水的“德行”抓住“奔流不息”感受水的不知疲倦。

“哺育”感受它具有母亲的无私奉献的品质,“一切生灵”感受他胸怀博大、一视同仁。

(2)水的“情义”抓住“流必向下”感受水不为自己对世间万物有着卓越贡献而骄傲自满;从“和顺温柔”体会到水的温和善良。

抓住“或方或长”这个词语看出水一直在改变自己,适应别人,可见它为人着想,真是有情有义!(3)水的“志向”抓住“从无惧色”感受水的英勇无畏。

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4)水的“教化”从“荡涤”体会到水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得非常干净;还事物本来之洁净。

“善施教化”告诉我们水特别善于教育别人。

从“万物”感受水平等地对待每一种事物。

6、拓展:水还有哪些特点?(心地善良、胸怀宽广)7、小结: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大教育家,或许这就是原因所在了,这么些司空见惯的流水经孔子的一番议论,竟成了真君子,这可真称得上是一番宏论了。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你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福同享”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设想一下,孔子为什么这样做?(颜回、子路的志向表明了他们是一个真君子,孔子很满意。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感受“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的含义。

师: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更是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

此时此刻,同样的春景,师生的内心却发生了变化。

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相互交融,在孔子和弟子们看来:“泗水河畔春意更浓了”。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设计意图: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三、小结:读了课文你对课文的题目有什么新的认识?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孔子的什么名言?指名学生说后,出示孔子名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设计意图: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有学习的能力,有所收获。

)四、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言论。

3.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教学板书:12孔子游春赏景论水言志教学反思:在体悟孔子关于水的论述,读懂句子,生发感受,悟懂水的“真君子”形象,以及这段话中孔子众多的寄托一个环节中,原本是想引导学生从孔子论水中体会孔子的智慧,结果学生还联系“水”说到了孔子的君子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