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金森药物ppt课件
抗帕金森药物
9
肌强直
铅管样强直:关节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 始终保持一致
齿轮样强直:肌张力增高的同时合并由震颤
抗帕金森药物
10
运动迟缓
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 主动运动迟缓
运动起动及执行困难
面部表情呆滞-“面具 脸”
精细动作困难-“小写 征”
抗帕金森药物
11
姿势步态异常
姿势平衡障碍 慌张步态等
用法:50-100mg,2-3次/天(末次应在下午4时前服用)
药代动力学: 2~4h达峰浓度, t1/2为11~15h,2~3天 达稳态浓度,可通过胎盘屏障,经肾排泄,少量由乳 汁排泄
应用:少动、强直、震颤、伴异动症患者,短效。
禁忌症:肾功能不全、癫痫、严重胃溃疡、孕妇慎用, 哺乳期妇女禁用。
抗帕金森药物
21
复方左旋多巴(L-DA)
初始剂量:62.5--125mg,2-3次/天,根据病情 渐增剂量至疗效满意和不出现副作用,餐前1 小时或餐后1.5小时服药。
禁忌症:消化道溃疡者慎用,狭角型青光眼、 严重的内分泌、肾脏、肝脏和心脏病患者,精 神病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精神 症状、症状波动和异动症(运动障碍)-- 3-5 年蜜月期后易出现
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金刚烷胺、抗胆碱药、单胺氧化酶 可加强抗胆碱作用,并可发生麻痹
抑制药帕吉林及丙卡巴肼
性肠梗阻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可导致高血压
制酸药、吸附性止泻剂
可减弱苯海索的效应
氯丙嗪
使苯海索代谢加快,血药浓度降低
强心苷类
可使苯海索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 长, 吸收增加,易于中毒
抗帕金森药物
18
金刚烷胺
药理作用:促进纹状体DA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神经细 胞对DA的再摄取,并有抗乙酰胆碱作用。
抗帕金森药物
22
复方左旋多巴(L-DA)
并发症
精神症状 异动症
症状波动 开-关现象
抑郁、焦虑、幻觉、躁狂、精神错乱和意识模糊 异常不自主运动,如:颤搐、点头、急跳等,被 认为与纹状体多巴胺过多有关
不良反应:眩晕、失眠和神经质,恶心、呕吐、厌食、 口干、便秘。偶见抑郁、焦虑、幻觉、精神错乱、共 济失调、头痛。一般耐受性较好
抗帕金森药物
19
金刚烷胺
药物相互作用
乙醇
使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其他抗帕金森病药、抗胆碱 药、抗组胺药、吩噻嗪类或 三环类抗抑郁药
中枢神经兴奋药
可使抗胆碱反应加强
可加强中枢神经的兴奋,严 重者可引起惊厥或心律失常
泄,可由乳汁分泌
应用:对震颤有效,对运动迟缓和肌强直没有明显的 疗效,无震颤的患者一般不用
禁忌症:老年患者慎用,狭角型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 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常见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和排尿困难, 长期应用可出现嗜睡、抑郁、记忆力下降、幻觉。
抗帕金森药物
17
抗胆碱能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乙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
是左旋多巴,快速撤药会导致帕金森病撤药恶 性综合症)
抗帕金森药物
15
主要治疗药物
11
抗胆碱能药物
2
金刚烷胺
2
3
复方左旋多巴(L-DA)
3
4
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
6
4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
6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抗帕金森药物
16
抗胆碱能药物
苯海索片 药理作用:选择性阻断纹状体的胆碱能神经通路 用法:1-2mg,3次/天(1~2mg/日起始,每3~5日增加2mg ) 药代动力学:1h起效,作用持续6~12小时,经肾排
年龄老化:30岁以后,黑质DA能神经元、酪 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活 力、纹状体 DA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 少。生理性DA能神经元退变不足以致病,年 龄老化只是发病促发因素
抗帕金森药物
5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增加 遗传易感性, 在环境、衰 老相互作用 下,通过氧 化应激、线 粒体功能衰 竭、兴奋性 氨基酸毒性 作用等
细胞凋亡、 黑质DA 神经元 大量变 性死亡
抗帕金森药物
PD
6
临床表现
起病隐袭,缓慢进展 症状常从一侧上肢开始,呈“N”字形进展
一侧上肢 对侧上肢
同侧下肢
对侧下肢
抗帕金森药物
7
临床表现
临床四大主征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姿势步态异常
抗帕金森药物
8
静止性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 多由一侧开始 呈”搓丸样”, 频率为4-6次/秒 静止时出现 精神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 睡眠时消失
抗帕金森药物
20
复方左旋多巴(L-DA)
1小时达峰浓度, t1/2约为45min
治疗PD的 “金标准” 。 美多芭(苄丝肼左旋多巴 50/200)标准片
息宁(卡比多巴左旋多巴 50/200)控释片
4-6小时内释放出有效成分
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 可使L-DA用量减少80%
减少DA的外周作用 (胃肠道、心血管)
常用抗帕金森病药物
曹洋
抗帕金森药物
1
阿里
保罗二世
邓小平
巴 金 抗帕金森药物
陈景2润
帕金森病概况
帕金森病原名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 经系统变性疾病
1817年英国医生 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第 一次描述了这种疾病,以后这种病就被正式命名为帕金 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 高
抗帕金森药物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帕金森病(PD)以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能神经 元变性缺失而导致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系统不平
病因及发病机制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等工业化 学品
遗传因素:绝大多数为散发性,约10%的患者 有家族史(尤其是<40岁发病的早发性PD)
抗帕金森药物
12
其他症状
抑郁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睡眠异常 疼痛 便秘
尿意迟缓 体位性低血压 脂溢 多汗 睑痉挛 视幻觉
抗帕金森药物
13
治疗原则
综合治疗
药药药药药药物物物物物物治治治治治治疗疗疗疗疗疗 手手手术术术治治治疗疗疗 康康复复治治疗疗
心心理理治治疗疗及及护护理理
抗帕金森药物
主主主主主要要要要要手手手手手段段段段段 补补补补充充充充手手手手段段段段
14
用药原则
目标: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坚持剂量滴定,最小剂量、最佳效果 个体化用药:(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情况、
经济能力等) 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撤药原则:缓慢撤退,逐步减量至停药(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