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七年级教案1.神奇的海洋生物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海洋中的食物链。
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1.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海洋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海洋生物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的海洋各种生物。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师生共欣赏一段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里出现了什么声音?声音来自于哪里?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洋灾害种类。
1.图片欣赏。
教师介绍一些海洋生物(名字、特征、习性)(播放课件)。
➢这是凶猛无比的鲨鱼,号称“海中霸王”。
鲨鱼虽然凶猛,面目可憎,但全身都是宝,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聪明灵巧的海豚也来了,它可是鲸类王国中最大的家族。
2.知识探究。
通过欣赏真实的海洋世界,我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海洋生物朋友。
可是,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播放课件【知识窗】)小结: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2.了解释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活动重难点:了解各种海底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海底地形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海底地形资料。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播放陆地的各种地形。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陆地上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各种各样的地形,那么神秘的海底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的足迹,去探寻海底的秘密。
二、初识海底地形。
1.要利用开发海洋,就需要了解海洋,尤其是海底的地形。
2.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个小研究员,要逐个探究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图片,看看这些图片里向我们讲述了那些地形。
3.从图片中,你知道有哪几种海洋地形?(相机板书:大陆架、大陆坡、海岭、海沟、洋盆。
)4.海洋的地形和陆地的差不多,人们是怎样了解海底的地形的呢?同学们注意到了吗,书上关于科学家利用回波探测仪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获取海洋数据和资料。
使用了“资料卡”的形式,大家想想用资料卡的形式有什么好处呢?三、感知海底地形(一)海岸1.海岸线(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
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
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究海洋灾害的规律,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灾难的发生,增强面对突发灾害的应对与自救能力。
活动重难点:1.通过自主探究,形成海洋灾害是有规律的认识。
2.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日本2011年3月11日海啸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的海洋灾害的文本资料。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是啊,因为大海是美丽壮观的,但是,大海有时候又是变幻莫测的,请看——(播放日本海啸的视频资料并讲解)。
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2.小结:大海也有可怕的时候,就像发出阵阵咆哮(板书:大海的咆哮)给人类带来灾害,称为“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日益严重,也给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
如何有效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
(设计意图:以震撼的画面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学生了解研究海洋灾害。
)二、案例传真,认识海洋灾害种类。
1.要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就需要了解海洋灾害。
同学们想了解海洋灾害的哪些知识呢?(生回答,师相机板书:种类、规律、防护措施)2.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个小研究员,要逐个探究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出的案例,看看这些案例里面有没有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3.从这几个案例中,你知道有哪几种海洋灾害?(相机板书:海啸、海冰、台风、风暴潮。
)这些都是常见的海洋灾害,除了书上给出的这几种,同学们还收集到其他种类海洋灾害的案例吗?(学生读案例,师相机补充板书: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4.海洋灾害的种类还真不少。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书上关于浙江省象山县风暴潮的记录,使用了“资料卡”的形式,大家想想用资料卡的形式有什么好处呢?5.请同位合作选择书上的或自己收集的一个案例做成资料卡吧。
三、探究天地1.通过整理资料做资料卡,我们更清楚地感受到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我们更想了解海洋灾害的发生有没有规律可循?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分成小组研究课前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从中寻找到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整理分析资料,寻找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吧。
学生自由合作,分组分析资料。
(教师巡视并适时评价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海洋灾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海洋灾害的发生规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出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树立海洋灾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意识。
)4.蓝色诗卷活动目标:1.学生感受大海的美,让学生用诗的形式把美的感受表达出来,达到景色美与语言美的统一。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大海美的熏陶。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活动重难点: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大海美的熏陶。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大海的诗歌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大海的诗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ppt出示:大海之歌。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3.教师谈话:人类与大海息息相关,人们热爱大海、赞美大海,让我们走进蓝色诗海,领略与海有关的诗歌吧。
二、诗海泛舟(一)古韵1.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泛舟”中的2首诗歌。
2.分小组感情诵读这2首诗。
3.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4.小结:古人很早就开始描写大海了,大海有广阔的胸怀,致千里,纳百川,在诗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大海的博大,也从中体会到人们对大海的热爱。
5.拓展活动:你还知道哪些与海有关的诗词?(学生交流相关资料)(二)新篇1.教师出示共同阅读“诗海泛舟”新篇中的2首诗歌。
2.分小组感情诵读这2首诗。
3.组内学习《海》《波浪与海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4.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5.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6.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7.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从诗歌中得到收获。
三、妙笔生花1.把自己想对大海说的话写成一首小诗或一段散文,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3.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四、活动总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小结:从这些大海的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大海的博大,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多读与海洋有关的作品《山海经》《白鲸》《金银岛》《冰岛渔夫》5.海洋的节日活动目标:1.了解海洋节、沙滩文化节等海洋节庆活动。
2.知道海洋节日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3.感受海洋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重难点:感受海洋节日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及海洋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田横祭海、海洋节等视频图文资料学生准备:青岛海洋节、沙滩文化节及我国其他地区的海洋节相关资料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青岛田横祭海节视频资料。
2.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3.教师谈话:田横祭海节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沿海地区许多地方都有祭海这个古老的节日。
4.补充其他地区祭海节资料。
5.小结:祭海节被誉为蔚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还有哪些与海洋有关的节日呢?我们一起探究吧。
二、探究海洋的节日(一)丰富多彩的海洋节1.青岛海洋节掠影(1)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青岛海洋节的图片、视频等。
(2)学生看后谈感受。
(3)学生交流自己参加海洋节的所见、所闻、所感。
2.补充介绍青岛海洋节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其创始、发展及产生的效应,深刻感受海洋节的意义和价值。
3.小结:“拥抱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
“青岛海洋节”这一蓝色的节日犹如一道文化盛宴,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也给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4.拓展活动:除了海洋节,青岛还有哪些海洋节庆活动?我国还有哪些地区也举办过海洋节?(学生交流相关资料或者是自己的亲身体验等)(二)异彩纷呈的沙滩文化节1.出示沙雕图片,学生赏析:你知道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吗?我们去沙滩文化节看看吧。
2.交流大连沙滩文化节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感受到:(1)活动内容的丰富,包括沙雕大赛、艺术表演、体育比赛等。
(2)活动价值:弘扬沙滩文化、丰富人们生活、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3.我们青岛也有沙滩文化节,你了解吗?(学生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让参加过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4.相约金沙滩(1)视频:感受金沙滩的迷人风光。
(2)呈现金沙滩举办的各种活动的图片,并补充下列资料:从1998年开始举办“金沙滩文化旅游节”,先后承办“国际沙滩音乐节”、“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颁奖典礼”、“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金沙滩国际沙滩足球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5.探究其他地方的沙滩文化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异彩纷呈的沙滩文化节,充分认识这些活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6.蛟龙入海活动目标:1.了解蛟龙号深潜器。
2.知道海洋深潜的历史与发展。
3.感受祖国的强大与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重难点:了解蛟龙号深潜器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蛟龙号深潜视频图文资料学生准备:搜集潜水器的相关资料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蛟龙号潜水器进行深潜试验视频资料。
2.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3.教师谈话:大海深处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海底到底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蛟龙号到海底去探秘吧。
二、蛟龙号揭秘(一)走近蛟龙号技术指标●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二)蛟龙号挑战深海1.从2009年8月开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先后组织开展1000米级和3000米级海试工作。
2010年5月31日-7月1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中取得巨大成功,共完成17次下潜,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并创造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零3分的记录,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
2.2010年8月,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标志着我国继美、法、俄、日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