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学摸底测试卷(部编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学摸底测试卷(部编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学摸底测试卷(部编版)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1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月(zh èn ɡ) 占据.(j ū) B.僻.静(b ì) 彻.底(ch è) C.徘徊.(hu ái) 明媚.(m èi) D.剥削.(xi āo) 清脆.(cu ì)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惶 蟋蟀 恐具 凄凉B.幼稚 革命 猜想 意义C.领域 牺牲 严峻 匪徒D.栅栏 控制 送葬 饺子 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的一年开始了,万象更新....,每个人都有一个新希望。

B.站在讲台上,他拿腔作势地学老师讲课,乐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C.今天是周末,妈妈难得抽出空带我去看模型展览,令我喜出望外....。

D.“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真是见微知著....啊! 4.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热水) B.走.马观花(慢走) C.不以为然.(正确) D.过犹不及.(达到)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要注意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的行为。

B.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让“书香满城”成为我市的名片。

D.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6.关于课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巴金的《北京的春节》一文,独特在选材与详略的处理,让人印象深刻。

B.《十六年前的回忆》用倒叙反复强调父亲的忌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C.《匆匆》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D.《竹石》与《石灰吟》都是托物言志的诗,所托之物与表达志向是一样的。

7.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河边的杨柳就像一个正在梳理着自己长发的小姑娘。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句中两个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C.“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与“答应别人的事非做到不可吗?”意思一样。

D.“即使一阵阵寒意袭来,但是我的心里感到无比温暖”,句中关联词语运用恰当。

二、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8分)1.于谦借石灰抒写志向的诗句是“ , ”。

2.树欲静而风不止,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14分)海 中 救 援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SOS 的信号。

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

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

当他们精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

16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

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

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

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

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

”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

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

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

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1.对第2自然段“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表现了救援工作的困难。

B.有利于突出汉斯的可贵精神。

C.反映母亲担心的原因。

D.环境描写,从侧面衬托了海浪的凶猛。

2.第4自然段中,最能突出汉斯参加救援态度坚决的词是 。

(2分) 3.文中画线句子中“我们的角色”是指 。

(2分)4.“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母亲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

(3分)5.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试着评价文中汉斯的行为。

(4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11分)【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次论坛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会议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

会议将推动经济全球发展,将在文化品牌、生态旅游、交通运输、电子商务、工业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双赢局面,互惠沿线各国。

【材料二】两位热心网友,针对手机中的三条信息(如图),进行了“眉山与一带一路”的主题探讨。

①眉山建成“半小时经济圈”。

距成都仅60千米;形成陆、水、空立体交通网。

②打造出化工、制造、农产品、加工等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

这些特色,优势突出,已走向世界。

③外地人大多知道苏东坡,可我们还没有打好他的牌子;知道黑龙滩、瓦屋山的也不少,可我们还是没有打好这张牌。

甲:眉山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占有优势,真不错。

乙:是啊,除了交通外,今年我们又建成了5个百亿产业,3个百亿园区,这是哪方面的优势呢?甲: 。

乙:你说得真好。

但我市还有一些牌子没有打好,让眉山人担忧呢。

甲: 、,这两方面的牌子没有打好,我们该怎么办呢?乙:我建议, 。

1.依据材料一,请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出这次高峰论坛的主要信息。

(3分)2.根据材料二,在横线上补充情境对话。

(8分)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16分)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的小河上。

突然,前面,小河的拐弯处,黑黢(qū)黢的峰峦下面,闪出一点火光。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③“啊,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船夫扭头来朝身后的火光看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俯身划桨。

“还远哩!”④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闪烁。

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⑤在如磐的黑夜里,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

眼见火光渐渐临近,似乎只要再挥两三桨,行程就结束了……其实却还远着呢!⑥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

峡谷两岸的峭壁,迎面驶来,又依次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耀着,闪闪发亮,令人神往,召你前行,——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⑦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

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闪耀的火光,似乎近在眼前,不止使我一人心驰神往,也召唤着夜行者奋勇前进。

但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奔流,奔流,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

因此,必须加劲划桨……⑧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标题: (2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分)3.看到火光,“我”的反应是,船夫的反应是,文中“火光”象征着。

(3分)4.读第⑥自然段“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有同学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李红却不这样认为,她在文章旁边写了个批注,她可能会怎么写?(4分)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分)六、习作表达。

(2+28=30分)◆按要求,完成习作练习。

1.李红读了上文深有感触,准备写读后感,她围绕选项( )谈感受最合适。

A.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夜,迎来光明。

B.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C.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上帝关上一扇窗,定会打开另一扇窗。

2.请根据选项,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一、1.C 2.A 3.D 4.B 5.D 6.C 7.B二、1.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子欲养而亲不待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三、1.D 2.应声而出3.自愿去救他人,例行自己责任的人4.母亲担心汉斯的安危,急切地盼望儿子快点回来5.示例:汉斯是一个有责任心,无私无畏的人,他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四、1.影响巨大达成共识推动经济2.示例:特色产业优势啊,打好了地方牌,眉山就有希望了。

文化品牌(东坡文化) 生态旅游对外做好宣传,对内搞好旅游环境建设,让眉山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五、1.火光2.一个夜晚,我在西伯利亚一条小河上航行,看到河面上有火光,看似很近,却很远。

3.高兴无动于衷成功与光明4.示例:火光看着很近,但实际依然很远,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困难挫折,成功的路途十分艰辛,我们必须磨炼自己,不断努力奋斗,勇敢地面对挫折,那么离成功就不远了。

5.示例:成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奋斗,不怕困难,最终会实现梦想。

六、1.A2.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