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分析
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 学习目标的突破; 评价目标的突破; 研究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变的突破。
(2)充分体现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培养科学素养的理念; 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
(3)有利于落实新的课程目标 (见《课程标准》)
①实验能力
A.观察能力:初步学会按观察目的和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章节 交流讨 演示 观察 探究 验证 设计 建议活动 论
(一四)活2 动体1 系 2
二
2
1
三
41
3
四
2
合计
5 3 8(5+3) 2
五
1
8 4 42
4
23(19+4)
六
七
1
52
8
15(7+8)
1
1
3(2& 15 10 2 1
16 59(43+16)
1.交流讨论(6个,均为新内容)
P8 交流物种多样性的资料; P22 谈谈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 P26 讨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P29 讨论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P70 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P121 分析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②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③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或自然、社会
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合作学习、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1)给 出 问 题 、方 法 和 结 论;
2.探究(活2)动给的几出种类问型 题 、方 法 ,不 给 结
论;
(3)只 给 问 题 ,不 给 方 法 和 结论;
P14 练习使用显微镜;
3.观P3察6 实观验察(人和15动个物,细3胞个的新基实本验结)构;
P39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P46 观察变形虫; P59 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基本组织; P62 观察解剖鸡翅; P77 观察叶片的结构; P88 观察根毛;
P96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P98 观察导管和筛管; P102 观察种子的结构; P104 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 P110 观察根尖的结构; P111 解剖观察芽的结构; P116 解剖观察花的结构。
(4)问 题 、方 法 和 结 论 都 不 给。
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致同学们”
1.简要分析
这是带有绪论性质的起始课内容,目的在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初步认识生命 科学发展的现状、前景和重要意义,使学生明 确学习生物学的目标,为全书的学习奠定良好 的心理基础。
2.教学策略
(1)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让学生通 过活动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特点
1.整体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4.多元化、多层次; 5.情感性。
(三)教材的体系
1.目标体系 2.知识体系 3.活动体系 4.图表体系 5.阅读体系 6.检测体系 7.课外活动体系
1.完成各种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课程改革的“五个突破”
(四)教学材习的方核式心的是突活破;动体系
另外,各章节中的各种活动中也有讨论。
这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 加工、运用资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表达和合作 学习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资料的 形式可以多样化;
(出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2)课前要做好分组和小组长的确定、培训工作;
(3)小组讨论时,要巡视和引导,及时表扬、鼓励讨论 得好的小组,及时反馈和矫正,发挥教师的组织、参 与、指导作用;
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思维能力。教学中要注意:
(1)课前的准备和预演;
(2)注意演示的直观性和进行观察的指导;
(3)第一个演示可用示范镜、显微投影,或改 为其他形式,如观察校园、水池、鱼缸等;
(4)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 实验,或在课下由生物小组完成后,课上由学 生来演示。
这类观察实验多数是传统的实验,主要是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能力, 以及使用观察工具、制作临时装片、解剖、绘图等技 能。教学中应注意:
(1)重视显微镜使用的训练;
(2)观察材料的事先准备、采集、培养;
(3)传统的实验要按新的课程理念来组织;
(2)做好入学前和课前的准备; (3)组织好课上的活动。
教材中都安排了每一章的教学目标和章
(二的)小结目,标在体教系师用书中安排了每一节的教学目
标,重点是知识目标,能力的、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目标需要在备课的教案中予以考虑和书 写。挖掘教材中的培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本册包括三个单元,共七章、二十节,主要以生
(4)阅读部分(P24-25、P27-28、P68-70)的组织。
P11 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
2.演示P实72验(检验9个光,合作一用个释新放内氧容气);
P74 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P83 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P84 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 P85 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 P89 观察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 P92 植物的蒸腾失水; P97 观察枝瘤。
(三物圈)为知线识索,体重系点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由于是
刚刚开始学习生物学,因此需要认识生命世界,初步 学会探索生命奥秘的基本方法,以及初步认识生物体 的结构概况,为后面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 动物、微生物等一系列知识奠定基础。
本册的节标题(三级标题)以下的四级标 题(桔红色),可做为单元知识点,其下的五级标题, 应是具体知识点(蓝色)。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层次 性鲜明。
B(.及4动)正手有确能利规力于范:培地正养绘确学图规生范的使各用种观能察力工具和各种实验器材,以
C.分析能力:能描述实验过程,说明原理,说明目的与结 论的关系
D.撰写报告的能力:能正确地填写实验报告,动手写出简 明的报告或记录
E.设计实验的能力:能模仿提出问题,确立假设,设计、 实施实验,得出结论
新世纪(版)生物学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
生物学(7~8年级)教材编写组
教材的总体介绍
(一)教材分为四册
1.七年级(上册)三个单元:认识生命;生 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七年级(下册)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3.八年级(上册)两个单元:生物圈中的动 物和微生物;生命的延续。 4.八年级(下册)三个单元:生物的演化; 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