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文明县城活动上领导讲话与创建文明城市动员会领导讲话汇编

创建文明县城活动上领导讲话与创建文明城市动员会领导讲话汇编

创建文明县城活动上领导讲话与创建文明城市动员会领导讲话汇编创建文明县城活动上领导讲话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对我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广泛动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奋力争创省级文明县城。

刚才,王立、刘华同志分别宣读了关于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指挥部的通知,后面,省文明办白主任和市委刘部长还将作重要讲话。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先讲三点意见,请大家连同白主任和刘部长讲话精神,一并抓好落实。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文明县城是一个地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是县城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县城居民整体素质、文明水平的体现。

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是县委、县政府着眼全局,顺应时代潮流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审慎决策。

全县上下务必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的内在要求。

文明县城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了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县城被誉为“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集中体现城市管理能力、县域综合实力和持续发展潜力的名片。

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这种竞争,已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一种环境、文化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一种文明的竞争。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地方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有助于我县优化发展环境,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提升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二,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构建和谐幸福的内在要求。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辐射力强,其具体的量化指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也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幸福的内在要求。

创建工作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

通过创建工作,将使我们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群众生活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将更充分地享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

第三,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巩固扩大双创成果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我们的县城已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的对外开放形象大为改观,知名度大为提高。

去年,我们又启动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可以说,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我们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利用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契机,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提高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水平,积极打造文明幸福的新。

总之,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目的是要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创优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吸引外来投资、推动突破发展。

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集中精力,积极参与,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圆满成功。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高效推进《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基本指标的测评项目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八个方面,工作面广量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以有效地措施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规范行政管理,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一要严格执行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和理论研讨活动,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加强对党员干部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干部素质。

二要严格执行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决策责任制、决策过错追究等工作制度,确保科学民主决策。

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基层事务和财务公开制度,打造公开透明、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

三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社会公众监督,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推动党政机关勤政高效,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二)强化协调监督,着力打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

突出抓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法律援助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人民调解网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形式,规范调解程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要建立农民工、妇女儿童、智障残疾、老龄贫穷等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协调机制,设立畅通的维权举报处理机制,确保弱势群体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要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积极推进社区居委会民主建设,推行居委会、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的工作制度,形成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

(三)强化市场引导,着力打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一要积极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完善信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政府信用度;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经常性地开展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广大群众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要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引导企业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二要积极构建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健全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市场公平、公正。

三要积极构建“窗口”行业优质服务体系。

创建办、县纪委监察局要加大对“窗口”行业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力度,不断提高行业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强化文化引领,着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多渠道广泛开展道德实践、形势政策、国情县情、法律知识、公民道德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二要以双普双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活动为重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办学水平。

三要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投入,加快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四要经常性举办全县科普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全县科普志愿活动,加大科普知识宣传,推进科学普及,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五要充分利用市民文明学校、社区居民学校等阵地,大力加强市民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六要深入开展“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引导广大群众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五)加强行业监管,着力打造文明干净的社会环境。

一要开展网吧整治,认真执行网吧管理制度,建立网吧管理工作协调机制,严厉查处网吧违法行为。

二要有效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对电信企业和网络服务企业的管理,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网络监督,普及绿色上网,净化网络环境。

三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节目审查和广告开播审查制度,及时清理含有不良内容及提供不良服务的各类短信、声讯服务和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净化声频荧屏。

四要加大对图书、电子、音像等出版物以及印刷企业的管理,全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净化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

五要积极鼓励扶持县内文化工作者,积极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少儿歌曲、音乐、舞蹈、动漫、出版物,积极宣传推介优秀少儿精神文化产品,为未成年人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一要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开放带动、城镇带动、旅游带动、产业带动“五大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全民招商和全民创业,做大现代农业、做强循环工业、做活旅游三产,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夯实城市文明的物质基础。

二要加快以“四条大道”、“四大片区”开发为重点的城市改造工程,以水电气热供应为重点的公益设施配套工程,以城市道路和主街道为重点的绿化亮化覆盖工程,以县河、鹦鹉沟河、富家沟河为重点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要全力整治公共场所秩序,强化交通秩序管理、严厉打击车辆乱停乱放,做好城市市场建设和划行规市工作,积极落实经营门店门前“四包”责任制,巩固创卫成果,防止“四乱”反弹,保持城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四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功能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七)加强社会管理,着力打造安全祥和的治安环境。

一要严格食品药品监管。

广泛开展药品、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居民辨别水平。

严格实施食品、药品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

二要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诚信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建立社会性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告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并实行突发公共事件领导问责制,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大公共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构建街面、社区和单位内部防控网络,加大刑事犯罪案件打击力度,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大力提升全县群众安全感。

(八)加强生态保护,着力打造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要加强生态保护。

以创建省级生态县为契机,加大县城绿化力度,深入开展以山体造绿、园林修绿、见缝插绿、规模建绿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建设,力争到年底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达到37.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0.5平方米。

二要做好污水废弃物处理。

完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系统,稳步推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加大投入,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使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

三要加大耕地、林地保护,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数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单位建设用地GDP增幅高于城市GDP增幅。

三、强化领导,夯实责任,确保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目标如期实现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协同作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强化创建责任。

创建文明县城,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既是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共同义务。

为了进一步强化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印发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