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四川大学生物与医药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和(851)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参考书目为:1.郑昌琼《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先介绍一下英语无非几大模块: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如果你把阅读搞“好”了,其他的都不成问题而“好”的定义,不是简简单单的把题做对,“好”的定义有很多方面,下面的内容我会说。
其次是作文,我们都知道考研英语作文有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
就英语一来说,大作文通常(是通常哈)是图画作文,小作文是一封信。
而作文是有模板的,模板不是最后简简单单的别人总结的东西,模板是要靠自己的积累,积累,量变后的质变。
今年我在考场上用20分钟的时间把我自己总结的模板稍作修改,工工整整的默写了下来,那感觉真的很爽。
最后对于完形、新题型、翻译来说,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这些自然也不成问题。
下面我将从几个时间段和模块来说一下我自己英语复习的方法。
用书: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木糖英语真题解析Part 1:考研准备–7月初打基础打基础打基础无论你现在几月份,只要你开始准备考研你就必须要学英语了,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英语应该都知道,英语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提高的科目,英语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需要长期的量变才能发生质变。
1、阅读:以前看过一篇经验贴,有一句话记忆犹新:阅读生万物。
对的,阅读搞“好”了,完型,新题型,翻译,甚至作文都不成问题。
下面我将详细的说一下我是怎么研究阅读的:暑假之前,我只研究了1998–2004的阅读,这七年的阅读用来打基础。
1998-2001年阅读是每年五篇,之后都是四篇。
一天一篇总共32篇,做了两遍。
步骤如下:Step1单词短语先把一篇阅读里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然后找一个本子,把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全都记下来(只要第一眼看过去不熟悉的我就记下来)。
Step2全篇翻译阅读单词整理完以后我就开始全文翻译阅读了。
我也看过很多经验贴,很多人都是只翻译的长难句,而我的建议是打基础的这段时间应该要全文翻译。
因为看似简单的句子,其实大多时候我们并不懂,而且全文翻译对于后面的翻译题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翻译题并不是只有长难句,往往越短的句子越难翻。
Part2 7月初–9月初暑假期间这段时间可是黄金时期,不用上课,有大把的时间去学习,一定要好好把握哦。
翻译我是听了网课,暑假我听了做题方法,然后就是一天翻译2-3个真题的句子,两天就能翻译完一年的真题,我先是不看答案,自己去翻译;然后看着真题,一点点的去研究;最后就是听讲题视频。
这样下来一天我大概用半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
我也忘记了大概是多久翻译完的,这个你可以看看视频。
Part3 9月–11月中旬1、阅读①9月–10月中旬:近十年阅读开始第二遍过程跟第一遍差不多,不同的是一天研究两篇,翻译全文变成翻译长难句,重心在分析题目方面。
关于做题的技巧什么的,后面我还会讲。
②10月中旬-11月中旬这一个半月的时间我是把近十年的阅读又重复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单词短语没什么大问题了,重点是分析题目。
3、单词从9月份开始我的单词记忆还是真题+单词书+app 就不详细的说了。
4、完型新题型我是十月份开始一天一篇交叉的做的。
对于完型来说很多人说平均分都是2/3分,但是我觉得最近几年的完型真的很简单,不用特意去准备,前期短语搭配背好了,这个时期完型做的真的很顺利。
Part4 11月中旬–12月中旬1、阅读2、近三年的真题,12篇阅读,按照上面的方法分析。
第一遍(20天,12月初就能结束)方法还是做题,分析题目;单词短语句子:没有一个不明白的单词,没有一个读不懂的句子。
这个时候已经背了将近20年的单词短语了,两本单词书,几千个单词,所以再看这些真题里的单词就简单多了,背起来也没有那么费劲,更不用花太多时间,阅读翻译的话我就只翻译得我不太懂的句子和长难句,第二天早上还是全文口译。
第二遍(10天12月15左右结束的)继续做题分析题目,记忆单词短语长难句。
第三遍(4天)一天一年把这四年的真题阅读又完完整整的做了一遍。
专业课复习关于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4月初-6月末如果是跨专业的话,再如果学校给出的参考教材比较多的话,专业课一定要在四月份就开始复习。
如果非跨专业或者复习参考书的科目比较少,那么六月初甚至是七月份开始是比较合适的时间了。
另外,如果是非跨专业应该在大学期间学过相似的知识点,那么这个时候就回忆一下大学所学的知识,例如这样的知识点都是比较简单的:(1)生物医用材料的定义: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特种功能,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检查、治疗疾病等医疗、保健领域,而对人体组织、血液不致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
起步很早,进入20世纪,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使其发展迅速,近20年,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飞速发展并成为21世纪国际经济的支柱之一。
(2)无机生物材料的种类、特点、应用:分类: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
特点: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金属毒性,耐生理腐蚀性,力学性能(足够的强度与塑性,适宜的弹性模里,力学相容性、金属与骨的界面结合问题(活化后可改善),耐磨性,易加工成型性能。
生物医用无机非金属材料: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在制备过程会引入有害的杂质元。
素,需严格控制。
可降解材料要考虑降解产物的影响。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消毒灭菌性能;较难成型加工;力学性能:脆性较大。
这个阶段,首要任务就是看教材,其次就是做课后题。
看教材的过程中可以配套看一些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资源一般在网上都有,根据老师的讲解适当的添加笔记。
笔记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对教材思路的一个总结,也可以是老师上课的扩展内容,不过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不要盲目的记笔记,这样的基础课程一般都是针对大学生开的课程,知识点非常全,但是有一些是考试大纲中所没有的,因此一定要根据大纲来复习。
我在第一遍做笔记的时候都是直接写在书上,第一遍是非常仔细的,这样可以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也方便及时查看。
看一章书后,做一章课后题。
做课后题的时候就需要准备一个笔记本了,做题目的过程中依旧不要看书看答案,检验自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另外,对于大题这种主观题一定不要犯懒,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一遍,这样的记忆更加深刻。
强化阶段:7月初-9月末这个阶段要进行第二遍阅读教材并且做第二遍课后题。
再搭配研教新版的习题,这个习题分章节进行,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版习题,感觉很好,知识点很全。
如果认为看一遍书就能记住所有东西那就太天真。
看完一遍书一定会觉得自己啥也没记住,只是大概对书本有些印象。
在第二遍阅读教材的过程之中,阅读速度可以适当加快,留出一定的时间做笔记。
而这次做笔记就可以不用像第一遍那么仔细了,也不用把所有的都记下来,而是把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按照逻辑整理出一个框架图、同时也要把书上的重要内容自己亲自默写两三遍加深记忆,并且做一些标注和解释,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做课后题时依旧要注意,不能看书不能看笔记自己独立完成。
做题后及时总结,该有的一定要有,例如我在总结生物医用材料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情况时采用导图的形式,可以比较直观的记忆知识点:冲刺阶段:10月初-12月考研前这个阶段要进行的是第三次的教材复习了。
这一次的复习着重点就要放在记忆上面了。
通过前面的复习,相信在记忆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了,当然记忆也是有技巧的,不能死记硬背,注意抓关键词,把内容串起来去记忆,这样记忆更加深刻。
做题也不需要死记硬背,非要跟标准答案一样,有些题目是需要有自己的理解的,所以要有自己的记忆方法,我通常会理解着去记。
专业课最后阶段一定要重视院校真题。
一般专业课的难度不会太大,基本把教材吃透就行。
对于一些理论性的题就真的是要背下来了,不过也不需要死记硬背,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复述即可,平时对于比较难记忆的知识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来进行辅助记忆。
题型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题了,大题的分值比较大,答题内容多,一定要引起重视。
首先应该把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掌握好。
比如说在这个科目中经常会让你举例子来说明某个定义,这时候你不仅仅要记住理解其定义,还要多总结一些相关的例子来说明,例如题目问:公共课的学习过程中也是这样,需要明确知识点与考题之间的联系,做一道题就要彻底清楚其背后隐藏的知识点,对专业课与公共课真题中的概念原理切忌一知半解,例如《木糖英语真题手册》中明明解释了“charge”有六七个含义,通过一道题知道了其中一个含义后以为自己明白了,再考新题就要吃亏,要牢记的还有很多。
政治也是这个道理,对《政治新时器》中的重难点要一番下苦功夫研究透彻,对大型的知识框架要一清二楚,尤其对相似相近的原理要知根知底,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以上就是专业课与公共课的任务计划安排,自己做的计划也要符合自己的进度和性格,没必要学习别人大中午困得不行还在背书,计划也不需要确切到每一天的几点,因为计划中还有变化,很多时候学习不能教条,要根据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状态来安排,有的同学能学一遍就会就没必要学第二。
再有就是一定要按照计划执行,一旦没有按照计划执行,就需要调整计划,还会影响进度,带来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经常这样会带给自己很多没有必要的压力,我的学姐也告诉我可以自己准备一个小本本,写上每天需要做什么,不必具体到时间,然后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要做出标记,没有完成要想办法补上,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一天做了什么,每完成什么。
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考研的心态,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重要。
考研过程中真的有很多事情会影响你的心态,比如大到生病,小到一道本应做对的题做错,甚至是什么都不想做就想单纯的休息。
要记住所有的事情总会解决,在考研期间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考研重要,考研要永远摆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