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洁教育进校园的必要性

廉洁教育进校园的必要性

廉洁教育进校园的必要性2010-10-14 05:17:00来源: 湖北日报(武汉)跟贴1 条手机看新闻廉政文化进校园是一项播种廉洁种子的工程。

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对于该不该让廉政文化进学校,见仁见智,颇多争议。

有人认为,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反腐对象是权力阶层、尤其是领导干部,与未成年人没有关系,“大人生病,小孩吃药”,是本末倒置,完全不对路;有人担心,廉政文化进校园是讲形式走过场,不仅干扰正常教学秩序,还会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有人认为,让学生接受警示教育,过早接触社会阴暗面,是“未识芳草,先尝毒草”;还有人认为,现在接受廉洁教育很成功的未成年人,很难确保长大后手握权力时不会腐败变质。

针对以上观点,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学校开展廉政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应对消极腐朽文化的需要文化和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表现为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

社会风气不正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很多人把请客、送礼、拉关系看作是一种能力,被企业美其名曰“攻关”;孩子们把公车接送看作一种荣耀。

现行制度在执行中往往容易受“潜规则”影响而走样变形,其深层原因就是制度层面下潜在的“游戏规则”。

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干部时常会被孤立,一些“反腐斗士”会被周围人所不容。

原因就是这些人触犯了某些权势阶层的利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与已经形成的腐败氛围、腐朽文化格格不入,这些人的自律行为破坏了某种游戏规则,触犯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腐朽文化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

说起贪官和腐败,人人痛恨,一旦面对贪腐机会时,一些人难保不被绊倒。

痛恨腐败,却又享受腐败;咒骂贪官,却又羡慕贪官。

这种不良文化甚至波及到下一代。

国际反腐理论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从社会心理和文化上,把腐败看作是一种可以容忍甚至令人羡慕的行为。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一名演员塑造一个廉政典型对观众内心产生的冲击力可能是久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校园廉政文化的建构者是教师和学生,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确立“廉洁”和“廉耻”感,抵制腐败现象,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抢占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阵地”,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

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当前腐败问题层出不穷,无不与廉政文化氛围有关。

学校是小社会,同样存在腐败问题,腐败问题如今已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

逐渐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党政界限,向医疗、学术团体、城管、消防、司法、商业、教育等行业和职业滋生与蔓延,在有些地方愈演愈烈。

今年5月曝光的广东英德市原教育局长收取校服供应商贿款窝案中,自首后涉嫌收受“劳务费”的校长多达98名,全市几乎所有中小学校长涉案。

虽然只有一名校长受贿几万元被起诉,其余校长因数额不大,未达到起刑标准,被免予起诉,这起发生在教育界的腐败窝案,令人无比震惊和愤慨。

过去学校普遍很穷,用一分钱都要上级拨款,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享有社会“净土”美誉和“清水衙门”印象。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两个家庭六个大人共同关心一个独生子女求学局面的出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卖方市场”久盛不衰,学校越来越有钱,被人们称为“不冒烟的工厂”。

逐利使一些意志薄弱的教育工作者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一些中小学校长涉嫌受贿犯罪,昔日的光荣园丁沦为今日的阶下囚。

一些中小学名校借招生之机,大肆收取择校费,不仅明收,还有“暗收”。

一些学校利用每年庞大的建设费和维修费,在基建维修中明里暗里行贿受贿。

在物质采购方面进行钱权交易、甚至让“黑心棉”一类有害物品流入校园。

在办学过程搞“学钱”“学权”交易。

利用各种名目乱收费,其花样令人瞠目结舌。

校园里出现的这样那样的腐败问题,给青少年造成的负面效应是直接的,影响是恶劣的。

所以,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反腐败斗争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

廉政文化进校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身上存在“建设型”或“破坏型”双向发展的可能性,要想青少年朝着“建设型”方向健康成长,具有廉洁理念和抵抗腐败的免疫力,将来做个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好公民,必须通过廉洁教育进校园,在长期的参与和教育中,将廉洁理念渗透到学生心田,让廉洁成为青少年的一种内在需求,成为一种人生精神。

人的廉洁素养并非与生俱来。

古代思想家墨子说:“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

”就说是人生下来就像洁白无瑕的丝,染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同样道理,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思想将决定人生的走向。

一个人小时候的品德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一旦健康的理念扎根在心灵深处,成为个人行动的指南,公正、公平、自律、守纪、诚信、正义等方面的廉洁理念,将会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若干年后无论从政、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将对其行为模式影响至深,以致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有了廉洁的青少年,才有未来的廉洁管理者和廉洁的社会。

廉政文化进校园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一方针,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廉政文化进校园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判断是非能力较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易受腐朽现象的侵蚀,不良意识一旦形成,很难纠正。

一些青少年受不良文化影响,读书的目的就是期望做大官、发大财,享受生活,于是,贪图安逸、追求奢侈、攀比名牌,以至凌强欺弱,贿选作弊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2006年,一名来自武汉的女博士生在香港行贿某副教授,企图用一万元钱去换考题和答案,最终被该副教授举报到廉政公署,被判监禁六个月。

这个案例显示香港市民有强烈的反腐意识,社会有严密的法律制度,这也是内地目前所欠缺的,亟待加强。

只有从小加强对青少年公正廉洁、无私奉献等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打好根基,防微杜渐,才能培养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建设贡献才智的合格人才,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必须在青少年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

学校进行廉政文化教育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丰富的原则,运用符合青少年特点、青少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来开展,贯穿于教学活动,不给学生增添额外的课业负担。

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不应让阴暗的东西占据和影响他们的心灵,要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增强抵御拜金主义、物欲主义、享乐主义的能力,增强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学好本领,健康成材,报效父母,报效祖国。

(作者单位:省文化厅)活动的内容是: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信念教育;以诚信、正直、节俭、负责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道德教育;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教育;从青少年抓起,重点培养遵纪守法意识的法制意识教育。

活动推行“五个结合”的教育方法: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不额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把廉洁教育要求自然渗透于学校德育之中;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在学科学习中有意识地挖掘、渗透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开展校园廉洁教育活动;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与学校党建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把廉洁教育要求渗透到学校党建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和师生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等等。

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小公民(25中2010年秋季学期九年级廉洁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廉洁教育读本初中版》二、设计意图:倡导一种新颖的廉政文化,以人本化、规范化、实效性来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让廉政文化从小根植于学生们的心中。

三、教学目标:1、通过选取的事迹,使初中生树立勤俭朴素、遵守纪律、明辨是非的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

2、使他们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从小培养学生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古今人物,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廉洁就在我身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廉”“廉”可以组成那些词。

(廉洁、廉耻、清廉、廉明、廉正)你知道廉是什么意思吗?从古至今,有不少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大大书写了这个“廉”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二、明理故事一:《两袖清风的于谦》。

1、读一读,找找看,故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于谦两袖清风?(“一身布衣,两袖清风”)2、你对于谦还有哪些了解?(石灰吟)3、学生读一读,4.问:《石灰吟》这首诗抒发了于谦怎样的一种情怀?5.这首《石灰吟》更是于谦一生的写照,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来表明他为国尽忠、不畏权贵的品格和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

6、小结:于谦是古代历史上廉洁为公的一个杰出代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像于谦这样廉洁自律的人,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

故事二:《毛泽东不搞特殊》1、找找毛泽东不搞特殊的句子。

2、想想毛泽东为什么不搞特殊。

3、事虽小,但小中见大,主席那光辉的形象就在这一碗白米干饭中熠熠生辉。

难怪有一首诗这么写道:4、推倒三山兴伟业,流传四卷铸雄魂。

清廉自律高风范,长使人民感念深(大屏幕出示),学生读。

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人民永远感念他。

5、像毛泽东这样不搞特殊、廉洁自律的领导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清正廉洁、心中装着国家、装着人民。

比如我们这本书上的:——、——、——、6像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很多,人民铭记着他们、赞颂着他们。

正所谓:为民着想、民恒爱之。

课前,我们同学通过查资料、一定了解了不少廉洁自律的人和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出示:(课件)三、导行(一)说说我最欣赏、敬佩的一个人、一件事、一首古诗、一句格言。

(播放荷花的课件)要求:人: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事:用一两句话介绍。

诗:背一背格言:诵一诵小结:他们有的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有的一心为民,不计报酬,有的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忠于职守、执法严明,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生活的引路人。

(二)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这里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播放课件)1、看了这个故事后,你想说点什么呢?2、贪污腐败给国家造成了损失,同时也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了无穷的痛苦,贪污腐败害人害己。

3、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朋友,遇到这样的爸爸,你会怎么做呢?4、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廉洁自律与我们每个少年儿童有着密切关系,我们要时刻给爸爸妈妈提个醒,让爸爸妈妈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让自己的家庭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幸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