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三大航天中心与世界九大

中国三大航天中心与世界九大

我国三大航天中心一、中国航天业的背景知识:世界最大的商用卫星制造国是美国,美国客户一直是卫星发射市场上的主角,美国参加卫星发射市场竞争,“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对华政策上的考虑,有可能使中国长征火箭“巧媳妇无米下炊”。

日本苦心经营的H-2火箭一直发展不顺利,直到最近改进型H-2A火箭发射成功才扭转了这一局面。

目前日本急欲借助联盟这个大平台重振日本航天业。

因受地理条件限制,日本火箭发射地点一直不理想。

而阿丽亚娜空间公司所属的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佳发射地点。

据悉,与世界上其他发射地相比,在那里发射,卫星飞行可平均节省20%的能量,大大延长了卫星的寿命。

因此日本很有可能借联盟之机与欧洲商讨租用发射地一事。

从发射火星探测器、发展载人航天、发展超高速航天器、参与国际空间站到发射侦察朝鲜和亚太地区的卫星以及参加卫星发射联盟,一个航天技术发达的日本已迅速呈现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前。

中国有被挤出国际市场之忧!上世纪90年代,中国火箭曾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先后有6种长征火箭发射过20多颗外国卫星。

然而,目前长征火箭在国际市场面临困境。

上个世纪末已有美欧中俄乌,本世纪将有日本和印度进入市场,此次又有美日欧成立发射联盟,加上美国政府有意限制我国火箭发射美国卫星,如果中国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可能会被边缘化,乃至挤出国际市场。

有专家认为,航天事业的商用化和市场化过程起始于60年代末,今后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在这个趋势面前,中国应有相应的规划和措施。

俄罗斯、日本与美国和欧洲进行广泛的合作是值得借鉴的。

中国也可以与俄罗斯、乌克兰进行更广泛的商业性合作。

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较为发达,近来探月和载人航天技术受到欧洲极大关注,可以借此扩大与欧洲的合作,并建立一些类似美俄、美日欧的合作关系,尤其应该多注重商业方面的考虑。

航天发射场一般应选择在人烟稀少、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水源、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载人航天发射场除应具有这些条件外,还必须更多考虑人的安全,如雷电天气要少,有较好的空中和地面电磁环境;在火箭发射方向的沿途,近百千米内最好没有高山密林和较密集的居民点等。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业将迎来崭新的一页.航天发射场一般应选择在人烟稀少、地势开阔、交通方便、水源、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载人航天发射场除应具有这些条件外,还必须更多考虑人的安全,如雷电天气要少,有较好的空中和地面电磁环境;在火箭发射方向的沿途,近百千米内最好没有高山密林和较密集的居民点等。

我国的酒泉发射场是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它本是我国三大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中心之一,拥有先进、完善的发射设施。

为了适应载人飞船的发射,不仅新建、改建了测试厂房、发射塔架,而且采用了先进的发射技术,例如火箭在垂直状态下进行总装和测试、火箭连同飞船在垂直状态下整体运输以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技术。

“神舟号”飞船两次发射工作的顺利进行证明,这些发射新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城北60公里的峡谷中,其总部位于距发射场65公里处的西昌市内,发射台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2度、北纬28.2度。

西昌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该地区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

该发射中心位于成都至昆明的铁路干线(成昆线)和四川至云南的公路线上,西昌市距离成都535公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一条专用铁路支线和公路支线与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连接。

公路有8米宽,是水泥路面铺就的。

西昌机场位于西昌市北郊,距离市中心和发射中心分别为13.5 公里和50公里。

该机场的跑道长3600米,能够起降C-130、安124和波音747等大型飞机。

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都分散在峡谷之中的不同区域。

76米高的发射塔架和300多米高的避雷塔,巍峨的耸立于峡谷的底端。

这里是一个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的半封闭小盆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

塔架由11层工作平台和相对应的电缆提杆组成,同时对星箭进行吊装对接,加注燃料和垂直测试。

在点火的那一瞬间,平台自动旋转星箭分离,固定火箭的螺拴也随即启爆,火箭喷出熊熊烈焰拔地而起。

发射塔架两侧的山体内,是与场区相匹配的指挥,测试,控制以及供应水,电,气的设施。

进入火箭发射的最后半小时程序后,地面人员就全部转入山体内。

技术厂区,位于发射场区不远的山坳里。

一幢幢乳白色的高大建筑隐没于绿树深处,是卫星发射进行装配,加注,测试及火箭水平测试的地方,也是国内目前最先进,最优越的厂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广播、通信和气象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发射任务。

利用有线网络和卫星通讯网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可以提供内部和国际电话、电传及传真服务。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地区,发射场的坐标位置为东经100度、北纬41度,海拔1000米。

该地区属温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环境条件很适合卫星发射。

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线)在清水地区有一条支线直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

鼎新机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西75公里,机场跑道长4100米、宽80米,可起降C-130及波音747等大型飞机。

8米宽水泥路面的公路连接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适合卫星从机场到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的运输。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执行中轨道、低轨道及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LM-1)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LM-1、长征二号丙(LM-2C)及长征二号丁(LM-2D)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

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LM-2C火箭发射我国返回卫星的机会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FREJA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其卫星发射设施十分先进。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

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八个第一;1970年4月21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至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这里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

为中国著名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

目前,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东风水库、沙漠胡杨林等。

中心有二星级标准的东风宾馆可供游客下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距离太原市284公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间,其东部、南部和北部三面环山,西边是黄河。

由于海拔高,周围有高山阻隔,缺少海风影响及气候寒冷干燥等特点,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天时间长且寒冷,夏天时间短,年平均温度为4-10摄氏度,夏季最高温度达28摄氏度,冬季可降至零下39摄氏度。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地区的平均地面气压为850mPa,平均湿度为50-60%,年平均降水量为540毫米。

每年1月份是该地区的最冷月份,平均温度为零下12摄氏度,平均风速3米/秒。

每年7月份是最热月份,平均温度为24摄氏度,平均风速也是3米/秒。

由于地处山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空气清新无污染,居民和工业用水来自地下500米处,如矿泉水般清澈,生活环境安静祥和。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发射中心的火箭和卫星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轨道预报间等建筑具有艺术风格。

到目前为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分别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LM-4)和长征二号/ SD 运载火箭(LM-2C/SD)成功地发射了所有国产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以及美国的12颗铱星。

世界九大航天发射场【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宇航局(NASA)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成立于1964年5月,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

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作战试验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极地卫星等。

【拜科努尔发射场】位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市西南288公里处,建于1955年,是前苏联最大的导弹和各种航天飞行器发射场。

【普列谢茨克基地】位于俄罗斯白海以南300公里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建于1957年。

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甘肃酒泉以北的戈壁滩上。

主要利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大倾角、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四川省西昌市西北65公里的幽深峡谷中,专门用于发射地球静止卫星。

【种子岛航天中心】位于日本南部种子岛南端,建成于1974年。

主要用于发射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库鲁发射场】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属圭亚那中部的库鲁地区,建成于 1971年。

目前是法国唯一的航天发射场,也是欧空局(ESA)开展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

【圣马科发射场】位于肯尼亚福莫萨湾海岸约5公里的海上,正式启用于1967年,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航天发射场。

曾多次用美国的“侦察兵”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行器。

中国载人飞船将一步到位实现载人航天(多图)苏联“联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能载2~3人。

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借鉴别国的经验,我国将研制第3代飞船—多人多舱的载人飞船,一步到位实现载人航天。

今年1月10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2号”三舱式载人飞船“神舟号”试验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段组成。

无人飞船,它在太空运行了7昼夜,环绕地球108圈,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于1月16日成功返回,准确着陆。

“神舟2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表明我国已为载人飞船的上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再经过几次无人飞船试验,中国的航天员将遨游太空。

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