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及幼儿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及幼儿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及幼儿园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及幼儿园教学反思:三只猴子
活动名称
中班音乐三只猴子
活动班级
中三班
课时
一个课时
活动设计背景
猴子是孩子们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动物,也知道猴子是比较调皮的动物,猴子喜欢玩跳来跳去的游戏。

幼儿园里孩子们也喜欢玩跳蹦蹦床的游戏,但是在游戏的时候往往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的学习,让孩子在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同时用激发孩子的想象让他们知道不仅在床上可以玩跳床的游戏,还能用身体的各个部分跟着音乐表演动作。

不仅学会了歌曲,还能给孩子带来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熟悉歌词,充分感受歌曲的诙谐和幽默。

2.在倾听和做动作及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倾听和做动作的过程中初步学唱歌曲。

难点:能够正确唱准十六分节奏。

活动准备
电子琴一架、猴子PPT、多媒体设备、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出示三只猴子的PPT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三只猴子的PPT猴子图片,提问:“谁来了?”
2.这是三只很调皮的猴子,他们已经开始等不及在做游戏了,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基本部分
二、播放音乐节奏和PPT
1.教师播放电子琴的节奏,幼儿听节奏教师做动作。

2.播放PPT图片,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念歌词。

3.引导幼儿在第三段的时候跟着教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念歌词。

三、通过完整欣赏与图谱结合的方式学唱歌曲
1.老师把三只猴子玩蹦蹦床的游戏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一起听听看。

2.教师完整清唱前三段歌曲。

3.师幼一起学唱1—2遍。

4.“三只猴子都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都去哪
了?”教师出示图谱边按图谱内容边学唱最后一段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第四段。

结束部分
一、表演唱三只猴子
1.除了用脚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三只猴子跳床的游戏?
2.孩子分角色表演游戏。

3.引导幼儿用自然地、有表情的表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可以让孩子想象用各种动作表演唱歌曲。

同时也可以学习十六分的节奏,通过各种动作正确表现十六分音符。

教学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PPT的播放激发了孩子学习歌曲的欲望与兴趣,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歌唱活动中来。

在活动中,教师也能用各种情境性的语言激发孩子的歌唱兴趣。

但是在设计活动中的时候,主要考虑让孩子在轻松与愉悦的活动中学唱歌曲,所以教师加入了PPT的播放,为了初步学会完整唱这首歌,所以在整节课堂中,教师给幼儿的演唱次数多,心中的目标性过程,给孩子表现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最值得深思的问题还有,教师在这节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教给真正的音乐知识是什么?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思考与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