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图的测绘
地形信息编码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3
三、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1.城镇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50cm×50cm, 50cm×40cm 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689-593
4
2.农村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
大比例尺地籍图分幅与编号同城镇地籍图, 中比例尺地籍图按国家标准分幅与编号。
3.农村地籍图的图幅元素(中小比例尺)
➢ 大地经纬度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 图廓线长 ➢ 图幅对角线长 ➢ 图幅面积 ➢ 子午线收敛角
第八章 地籍图的测绘
1
第一节 地籍图的基本知识
一、地籍图的概念: 1、概念: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和运用专用符号表示地籍要素 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要素的图件,是地籍基础资 料之一。 2、分类: 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 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2
二、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 1.依据 • 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 • 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2.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 • 城镇地区: 1︰500 1︰1000 1︰2000 • 农村地区:1︰5000 1︰1万 1︰2.5万 1︰5万 • 农村居民地:1︰1000或 1︰2000
8
(2)地物要素 1)作为标界物的地物 2)房屋及其附属设施 3)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等 4)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 5)城镇街巷 6)主要独立地物 7)管线(电力、通讯线) 8)大面积绿化地 9)水系 10)地貌一般不表示 11)地理名称注记
9
(3)数学要素 1)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其坐标注记 2)各级控制点 3)测图比例尺
18
(2)地籍图测绘的工作内容与程序
➢ 外业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采集:地籍要素、地物要素的坐标
属性数据采集:地籍、地物要素的属性编码、线型及 连线信息
➢ 数据处理
数据传输、格式转换
对数据文件作进一步处理,检验其地物信息编码的合 法性和完整性,组成以地物号为序的新的数据文件, 并对某些规则地物进行直角化处理。
5
四、地籍图的内容
1.地籍图内容的基本要求
➢ 以地籍要素为基本内容,突出表示界址点、线 ➢ 有必要的数学要素 ➢ 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 ➢ 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
2.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
➢ 具有宗地划分或划分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和地貌 ➢ 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或划分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
对界址点数据文件作进一步处理,界址点测量的数据 结构一般采用拓朴结构,界址点信息编码亦应按此结 构的要求设计和输入。
根据新组成的数据文件,生成全部绘图坐标形成图形 数据文件。
19
➢ 图形绘制、编辑与输出
地籍图绘制:依据绘图软件绘制地籍、地物元素 编辑:平移、旋转、删除、注记、修饰等 输出:打印、建库等。
10
一、基本要求 第二节 地籍图的测制
通常地籍原图的精度包括两个方面。 1.绘制精度
图廓线、对角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的展点精度
2.基本精度 界址点、地物点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
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不大于图 上±0.3mm
宗地内外与界址边相邻的地物点,其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5mm
工地物和地貌
6
➢ 土地上的重要附着物 ➢ 地面上的管线只表示重要的,地表以下的管线不表示 ➢ 界址点、控制点等要素必须表示 ➢ 注记 ➢ 标识符
7
3.地籍图的基本内容
(1)地籍要素
1)各级行政境界 2)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 3)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 4)地籍号注记 5)宗地坐落 6)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注记 7)土地权属主名称 8)土地等级
✓ 控制点数据,如点号、类别、、坐标和高程等。
24
记录格式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1 — 记录类别
A2 — 点号
A3 — 连接点号
A4 — 线型和线序
A5 — 地形要素代码
A6 、 A7 、 A8 — 碎部点的、坐标、高程
25
9、地籍信息编码
地籍信息编码
其结构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识别码。
13
2、摄影测量测制地籍图
• 测制多用途地籍图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 • 测制农村地籍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 加密界址点坐标(农村) • 地籍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制作城镇地籍图时,通常用全站仪实测界址点坐标
测制地籍图和其他图件的作业流程
14
3、编绘法成图的作业程序
模拟地籍图编绘
• 选择合适的工作底图 • 复制二底图 • 外业调绘 • 补测(二底图上) • 转绘,制作工作底图 • 蒙透绘,制作地籍图
(二)地物测绘的一般原则
遵循相应规范 考虑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的需要
11
(三)图边测图与拼接 须测出图廓线外5~10mm 接边误差不大于规范规定点位中误差的2√2倍 (四)地籍图的检查与验收 自查 互查 上级检查 室内检查、外业巡视检查和外业仪器检查
12
二、地籍图的测制的方法
经纬仪测图 地面数字测图 摄影测量测制地籍图 编绘法成图
发送
接收
22
7 GPS RTK模式
23
8、数据记录内容和格式
记录内容 ✓ 一般数据,如测区代号、施测日期等。 ✓ 仪器数据,如仪器类型、仪器误差等。 ✓ 测站数据,如测站点号、零方向点号、仪器高、 零方向读数等。
✓ 碎部点观测数据,如点号、连接点号、连接线型、 地形要素分类码,坐标和高程(或水平角、距离、 竖直角、仪器高和目标高)等。
15
数字地籍图编绘
外业调查与测量
现有地形(籍)图
数据输入
电子计算机
数字化
数据处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据文件
成果打印
绘图仪绘图
屏幕显示
16
4. 地面数字地籍图测绘
软件 17
(1)作业模式
全站仪+电子记录簿(如PC-E500等)+成图软件 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成图软件 全站仪+掌上电脑+成图软件 GPS—RTK接收机+成图软件
20
5. 全站仪外业数据采集作业步骤 测站设置:全站仪对中、整平、坐标输入、定向 碎部点坐标测量与草图绘制
B A
21
6. 全站仪数据通讯
(1)数据通讯 ➢ 通讯电缆接口插头 ➢ 通讯参数
入地
发送 接收
波特率、字长、奇偶检校、停止位
入地
(2)数据格式
➢ 全站仪数据格式 ➢ 绘图软件数据格式 ➢ 数据格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