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不到了读后感
【篇一:《我等不到》读后感】
记得以前从未读过余秋雨先生的任何一部作品,但有在青歌赛中看见他,当时觉得他学识很渊博。
想起有段时间网络大肆流传“余秋雨去世”的新闻,有造谣的,也有辟谣的,还有“大师门”“诈捐门”等等事件,余先生真可谓进入了“秋雨时分”啊。
直到看了这本《我等不到了》为名的回忆散文,题目悲凉。
也许作者真的对文化圈无法乐观,也许受汶川地震的震撼,也许是“诈捐”事件的影响,也许是对下一时代人、事、物的悲凉,所以他等不到了。
等不到有一天,“斗士”们在进行他们的魔幻事业时,民众和传媒不在助威呐喊。
《我等不到了》用记忆文学的方式记录了作者的家庭发展过程,一个人如何度过一生,一个家庭如何支撑,一个民族如何审视,也许也是为了从一个侧面影射出社会发展的历程吧。
看完这本作者自称的“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感到一种小说的畅快与散文的优雅,真让人爽心,于是,我便又去书店阅读了一下《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书。
只觉得这么一个有思想的作家的书,只看一遍实在太少。
也不由得对这位“中国历来受诽谤最多的独立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的敬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