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道路硬化工程项目(K0+000~K0+750)施工总结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施工总结由我公司承建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道路硬化工程项目,在业主、设计及监理单位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本公司全体参加人员的努力,终于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务,交出了一条优质的公路,并为完善XX县农村公路网,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和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将本合同段的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1、路线起讫点XX县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路段位于XXxxx组范围内。
起点(K0+000)起于XX县XXxxx,止点(K0+750)止于XXxxx移民小组安置点接头处,路线全长750米,路面沿老路改建铺筑。
此项目原有水凝混凝土路面宽3.8米,按原铺筑路面宽度3.8米顺接,本段设计采用3.8米的路面宽满铺,根据老百姓的要求,增加一段长32米宽3.8米老路未完善路段和长30米宽4.2米的移民安置点场地路。
路面结构设计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行车道路面总厚度35cm,面层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垫层15cm厚级配碎石。
2、技术标准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参照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云南省)》(JTD/T B01-2009)。
设计标准按单车道农村基本级公路,路基宽3.8米,路面宽为3.8米。
线路主要控制指标如下:(1)、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2)、路面宽度:3.8米(3)、平曲线最小半径:15米(4)、平曲线加宽:Ⅰ类半加宽(5)、最大纵坡: 11.265%(6)、最小坡长:43米(7)、竖曲线最小半径:300米(8)、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3、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等条件(1)、地理位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道路硬化工程位于XX县南部,介于S218线XXXX水电站和XXXX处,海拔623米,距离县城80公里。
本路段起点接XXxxx。
(2)、地形、地貌境内经济作物资源丰富,初步形成传统种养业和以橡胶、紫胶、芭蕉、热区河谷经济等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格局。
但因受交通、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3)、地质土壤为发育在玄武岩上的山地黄壤土层,厚度为80-100厘米,肥力较好,但呈酸性,PH值为5.1—5.5,有机质为1—4%。
全线经调查未发现有岩溶、洼地、溶洞等可能对路基、人工构筑物有不良影响的地质情况,据当地养护部门反映路面雨季时有集水现象,无严重不良地质现象,路基稳定性较好。
(4)、水文XXXX水电站位于云南省XXXX地区XX县(左岸)与XXXXXXXXX治县(右岸)的界河XXX河段上,是XXX干流河上规划的第五座梯级电站。
电站装机容量285 MW,正常蓄水位522.00m,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消力池、电站进水口、引水管道、地面厂房和下游河道护岸工程等。
坝体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525.000m,最大坝高95m。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二、工程完成情况1、本合同段工期为80天,计划开工日期为XXX年9月10日至XXX年11月15日,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如下:(1)、路基土石方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从XXX年9月10日开工至XXX年9月15日完工,为期 6日历天。
(2)、砌筑防护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从XXX年9月11日开工至XXX年10月8日完工,为期 28日历天。
(3)、路面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从XXX年10月6日开工至XXX年10月31日完工,为期 26日历天。
(4)、交通安全设施计划施工工期从XXX年11月1日开工至XXX年11月10日完工,为期 10日历天。
2、在业主、监理的监督、指导下,我项目部严格按计划工期组织施工,故路基、路面工程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为达到预先制定的工期目标,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下措施:(1)、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我项目部根据全面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管理程序,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应用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程序进行动态控制,使PDCA循环不断进行,每循环一次,则实现一定的计划目标,解决实际问题,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2)、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机构,实行项目经理部、工程队、班组三级管理体系。
选派指挥能力强、决策水平高、富有开拓精神和管理经验的干部进入各级管理层。
配备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技术干部。
调集足够的具有丰富经验,有良好社会信誉和施工业绩、能征善战的机械土石方、路面工程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施工机械投入本工程建设。
队伍进场后,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人员,顺序安排施工。
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需要随时补充劳力、设备,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强化物资供应系统,确保物资质量优良,供应渠道畅通,做到预先订货,及时采购,准时供应,确保工程实施。
(4)、合理运筹资金,加强调控能力,确保工程正常运转,保证重点和关键工程正常施工,满足建设单位工期要求。
(5)、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合理工艺流程,缩短工期。
(6)、根据当地气候、地质、水文特点,合理安排施工,提高排除干扰、协同作战能力,从而确保总工期。
(7)、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规范组织施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针对技术和质量问题,全面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三检”制度,杜绝质量事故,避免工程返工,保证各项工程、各个工序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8)、实行目标管理,奖罚分明。
使工程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切实制定各个阶段的生产计划和保证完成措施,使职工明确目标,提高积极性,并且定期考核评比,及时进行奖罚。
对第一期计划未完成项目,在安排第二期计划时及时调整,不拖至下一期计划,确保阶段工期,从而保证总工期。
(9)、搞好经济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以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定额为依据,开展承包制,使企业效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健全制度,使分配与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挂钩,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确保工期。
三、工程管理1、施工准备1)、积极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备齐施工文件、图纸及各种工程用表格。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设计文件,深刻领会设计意图。
2)、根据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配足、配齐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试、检仪器。
各种检验测量设备进场后均需进行鉴定,校正无误后使用,机械设备认真进行维修和养护。
3)、对参加本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参战人员的业务素质。
4)、做好物资供应的调查、评价与控制物资的进货检验和试验,确保材料供应及时、质量优良。
5)、安排各施工队进行场地建设,安排工地试验室建设,安排临时住房、水、电的供应及堆料场、拌合场的搭设,尽快搞好三通一平工作。
根据施工计划,选定合格材料,并着手备料工作。
2、施工组织(1)、路基土石方工程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逐级开挖,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边坡开挖时,做到随挖随刷,控制好施工放样的准确度,刷坡采用人工为主,挖掘机、推土机协助的方法,做好临时排水工程,保证边坡稳定。
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土质情况,遇到土质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土质合格的运往路堤填筑,不适宜材料则运往弃土场废弃。
2)、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前,首先进行清除表土施工,清表后基底应平整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压实。
路基填筑采用工艺法控制施工,开始填筑前首先进行试验路段的填筑试验,通过试验路段获取路基填筑施工现场控制相关数据和施工组织、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试验检测、工艺控制等质量控制数据,用以指导路基填筑施工。
按照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控制相关数据分层进行填筑,每填筑一层经自检、现场监理抽检符合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确保路堤填筑质量。
(2)、砌筑防护工程砌筑防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尺寸现场测量放样,砌体基础承载力与埋置深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砂浆符合强度标准,砌筑砂浆饱满,上下层石块相互嵌紧,内外层交丁相错,整体稳定。
各结构表面平整、顶面顺直、外形美观,防护砌筑与路基边坡联结顺畅牢固。
墙背上填土按路基规范分层填筑透水性材料,防止产生边坡泡水挤胀砌体,以及砌体背后被淘空现象。
(3)、路面工程1)、级配碎石基层:施工采用拌和厂拌和、自卸汽车运输,装载机摊铺、找平。
碾压时,先以压路机静压,然后再振动压实,碾压方向与路基中心线平行,不设超高段由边至中,超高段由内向外,依次均匀碾压,碾压过程中辅以人工找平,按试验段取得的压实方法及遍数碾压至达到规定压实度。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经自检、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
2)、水泥砼面层A、对砼路面的集料、水泥等材料进行相应的材料试验及配合比设计后,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复的砼设计配合比。
根据试验合格后的标准进行各材料的储备。
B、在路面基层经检验合格签证后即可进行砼面层施工,在基层顶上支立分板钢模,检查其宽度、设计标高及中线偏差、平顺程度是否符合规范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调整。
砼混合料由厂拌,自卸车运输至现场喂料。
人工摊铺、平板及全深度插入振捣器捣固,然后进行提浆,使其表面提浆调匀,并采用刮尺、刮板、抹刀等在纵横两个方向进行精平饰面,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表面砂浆厚度均匀为止。
混凝土面板凝固后,采用覆盖砂洒水的方式进行养生。
根据设计砼板块长度划分,待砼结硬后,适时进行横向缩缝、胀缝的切缝。
待砼面板养生期满后,应及时填封接缝。
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并与缝壁粘结好,不开裂、不渗水。
(4)、单柱式标志根据设计图纸,以道路中心线为横向控制线,采用经伟仪、钢卷尺及其它必要工具准确测距定出标志基础横向位置。
基础开挖后进行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要用振动棒振捣均匀、密实。
基础混凝土浇注七天后,可以开始安装立柱和标志板。
标志的立柱和板面采用人工一次性安装。
3、质量管理与控制(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建立相应的质检制度,使每个项目、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质量负责人和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以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项目经理为项目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设质检室,实行项目部、施工队、施工班组三级质量控制,严格把好质量关。
(2)、建立健全内部检查制度,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立足自检自控,杜绝质量事故及隐患的发生,确保创优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