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英国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英国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2.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获得荣誉、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夫人的爱情而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
斗争。

题材来源可分为三个系统:一是不列颠系统;二是拜占庭系统;三是古代系统,即模仿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作品的叙事诗,亚瑟与圆
桌骑士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材。

4.“温柔的新体”:温柔的新体诗是对普罗旺斯抒情诗、西西里爱情诗传统的继承和突破,它抒发了对崇高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
人爱恋的女子的热烈赞美。

《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
主要创作成果。

5.《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象他作为一名活人对冥府一死人的王国进行了一次幻游。

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原名《喜剧》,薄伽丘
在《但丁传》中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给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称谓,中译本通称《神曲》。

6.彼特拉克:被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学者,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抒情诗集《歌集》,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和幸福观,
采用十四行诗体,并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用意大利语写作,使诗歌更接近现实生活,这些新特点对后世欧洲诗歌的形式及内容
产生了很大影响。

8.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线索,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
主人公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各种恶作剧,表达了作者的消极反抗情绪。

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9.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打着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进行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代表人物彼特拉克、拉伯雷、薄伽丘。

12.“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这个
主张在16世纪已有人提出,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发展的更加明确:须
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之中进行,在一
个地点进行。

拉辛将“三一律”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三一律”虽然使剧情集中,但更多的是束缚。

13.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西班牙文,指的是“一颗不
圆的珍珠”。

随后这个词的含义几经变化,后世把16世纪的建筑成
为具有巴洛克风格的造型艺术,巴洛克文学的风格与此相仿,因而
得名,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愁。

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
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14.清教徒文学:17世纪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
出色,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清教徒反对国教铺张豪华的
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提倡节俭,在清教旗帜下,
掀起了反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他们以《圣经》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清教徒文学。

15.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
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实
质是为推翻封建统治的政治革命做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17.墓园诗派:是英国伤感主义在诗歌领域里的代表。

由格雷的《墓园挽歌》得名。

其特点是他们抒发神秘而忧伤的情感,常以死
亡和墓地为吟咏的对象,基调是抑郁伤感的。

20.湖畔派:“湖畔派”诗人由歌颂法国大革命到产生抵触情绪,蛰居到英国西北湖区,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湖畔派三诗人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这三位诗人对大自然
的歌咏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
治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

简答及论述
1.希腊神话特点:
③哲理性强极强,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其主要成就
1)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又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的文学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3)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又称“古典时期”,这时期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4)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3、《荷马史诗》认识价值
②价值观念:英雄、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众神、哲学观与人文精神,悲剧意识。

4、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魅力)
①布局严格,取材精妙。

“一个人的一个行动”;“穿插与追叙”,“主线与副线”
②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多方面”“烘云托月法的运用”
③语言自然质朴,优美生动,新颖奇特的比喻,更是史诗一大突出的艺术特点。

5、《美狄亚》的思想内容
全剧通过一个血腥的复仇事件,描写了一出动人的家庭悲剧,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表现了剧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歌颂了主人公为争夺平等权利的反抗斗争精神,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衰落时期社会道德沦丧,妇女遭受压迫的生活现实。

6、为什么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伊利亚特》的主题
首先,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和核心英雄人物,其行为推动史诗进程与发展。

其次,阿基琉斯身上出现古希腊个人本位主义的价值观念;再次,阿基琉斯身上体现出古希腊人身上淳朴的哲学观念和萌芽的人文意识。

最后,阿基琉斯还反映出古希腊人与命运冲突的主题。

7、论述:为什么说希腊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传统的萌芽阶

古希腊研究专家安·邦纳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

首先,希腊哲学思想中,确立起了“人是万物尺度”的重要
观念,希腊文化强调人的个体价值,强调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主
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基本欲望,这是
古希腊文学与文化人文传统之根本。

其次,古希腊文学善于表现人
的自由意志和命运之间的冲突,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个体生命力以及
这种生命力与命运惩罚之间的矛盾构成,即典型的希腊式悲剧精神。

再次,古希腊文学与文化大胆表现了人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快乐之源,追逐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个体生命价值与自由意志的另一
种展现方式。

最后,古希腊文学与文化表现出典型的“神—原欲—人”的三位一体框架,是典型的自然原欲文化形态。

8、为什么说中世纪文学也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交融的
产物
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但是也看到,在基督教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
位的意识形态过程中,它与世俗文化之间形成了两种交融关系。


是基督文化在对古希腊以来的世俗文化精神大肆排斥和毁灭的同时,又将某些世俗文化材料和艺术手法等,经过改造,纳入到了基督教
文化体系之中。

二是在中世纪出现的很多世俗作品里,都包含着宗
教性的内容,有些作品的宗教性很强烈。

9、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文学的思想特点
第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第二、在各种文化交融中,特别是在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世纪文学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第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相关主题